《不可慢待的孤独》/ 宋涵 著 /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28

[ 2017.06.02 ]

《不可慢待的孤独》

作者:宋涵著

出版社: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豆瓣评分:7.9   ★★★★

★  作者:宋涵,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财新网、网易女人和无时尚中文网等新媒体特邀专栏作家;一个研究爱的、清醒又浓情的人;关注中国女性的生活状态,提倡让女人更自由、独立、幸福的女性主义者。

О  曾经的孤独,并没有割断我和他人的感受通道。相反,那段在孤独中沉潜于内心最僻远处的经历,不知不觉中给了我敏锐、悲悯、清醒和坚定。

当一个人孤独时,他/她并不是一潭死水。如果你去仔细分析“孤独”的成分,其中有许多强烈的情绪:对理解的渴望、对自我的困惑、对意义的执着、对愚昧的愤怒、对价值的珍视、对平庸的不妥协。(P自序)

О  现在的“爱情”更像是一场对她们精神的集体催眠,是一种软性的麻醉剂,冒着粉红色的心形小气泡。

这场催眠的核心咒语是:“爱情”是你生命里唯一重要的事;有了男人的爱,你就有了一切,反之,你就毫无价值。(P016)

О  这世上有可怕的人,可怕的人也会生育。

生育不会让一个人自动变伟大或变好。

不要随意劝一个人尽孝,对天底下的一些孩来说,能逃离父母就是他们的成功和幸运。(P036)

О  衡量一段感情有多美好,不是看它开端的模样,而是看它结束的样子。(P040)

★  我觉得,一段感情会有怎么样的开始,也会有同样的结束...

О  而在她的一生中,她最不可能想要成为的女人,就是从她出生之日起就与她的生活亲密相连的女性:她的母亲。(P047)

★ 可却往往最后最像妈妈。

О  在长久的婚姻中,还能维持爱情之光的母亲太少了。(P050)

★  与其说是爱情之光,不如说是幸福之光吧。

О  纪伯伦对父母说:“你可以庇护子女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在过去停留。”(P014)

О  为了不那么孤独,她伤心地想:也许,妈妈是对的。(P056)

О  你让她们意识到了身在男权社会的痛苦,堵上了她们安分守己的后路,却不给她们指出一条新路。你们振臂一呼,让女人做自己,却没想过,整个大环境并不支持这个昂贵的代价。(P057)

О  如果她不愿意随便找个男人结婚,那么就要想一想,独自一人是否能打理好自己的生活:有健康,有朋友,有平和的心态抵御所有人的不解与攻击;她是否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愿意承担可能一辈子单身的后果;她是否有足够的金钱安排好年老的岁月。

如果她不愿意忍耐一段对女性充满偏见的婚姻,那么就要想一想,她是否依赖婚姻得到了一切生存资本,她是否可以离开婚姻而展开重新追求幸福的旅程,她是否可以摆脱“离婚女人”这个词对自身潜意识的攻击,她是否能接受社会暂时的对这个角色的不公正眼光。

这一切功课,都离不开实力和勇气。而实力和勇气,并不是天生就在那里,特别是在一个以女性的被动和柔弱为美的社会环境里。刘瑜说,怎样让年轻女孩放弃“依靠男人得到一切”的想法,意识到独立发展的重要性?好像没有什么办法,除了被命运反复羞辱。

当被命运羞辱时,有人愤怒,有人认命,而有人最终选择让自己更有力量,哪怕一点点。

如果她只愿意沉溺在愤怒和认命中。(P058)

О  父母与子女,也不过是一场偶然与偶然的相撞罢了。(P063)

★  几乎所有的感情或所有的相遇都是一场偶然,所有人也都在这场偶然当中擦出了火花跟伤痕...

О  然而,“性别”却是最常见的工具化个体的庞然道具,并与“爱情”及“婚姻”联手运作。一句“他/她终归是爱你的”,就可以抹杀一切无知与残忍,多么荒诞而悲凉。

有些人终生忙碌,却不能掩盖他们从不反思的懒惰。

千万不要任何“爱”都去信。

爱,当然是有条件的。(P079)

О  人为什么难以获得幸福?叔本华认为是人的本性使然: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这句话的魔力在于,你盯着它看很多遍,还是找不到可供反驳的漏洞。(P083)

О  你去看那些自卑的、佝偻着精神脊椎的人,那些胆怯的、躲避着幸福的人,那些绝望的、放弃任何努力的人,都是源自于他们在毫无反抗力的时候,受到了世界的恶意与伤害。

哪怕因为最普通的求爱失败、或者错爱了一个人,就怀疑再也不会有人爱自己,于是扔掉仅有的勇气,再不去追寻;或者相信自己只能配得上坏人,心甘情愿地依附着伤害自己的人。

——这些都是人心常常做的事啊。

在跌落井底之后,人不会拍掉身上的污浊,也不会包扎疼痛的伤口,更不会锻炼力气重回光明之地,而是下意识地搬起石头,狠狠砸自己的腿,让自己再也走不出这样的境地。

人在不知不觉中,也成为了加害者的同盟。

人是一个悲哀的物种,因为他们的基因密码里,没有“自爱”的默认设置,他们好像天生就不会自爱。

他们的自爱,都来源于他人的爱,只有被真爱包围时,他们内心的“自爱”才会苏醒和启动。

如果遇到伤害,他们的认知系统,就会自动认同伤害传递的信息,形成顽强的暗示,化为第二次更旷日持久的伤害。

当别人说他/她丑,他/她就要用尽一切办法证明自己不丑;当父母忽视他/她,他/她就要拼命成为一个耀眼的人,要被父母看见和重视;当整个世界都曾苛刻地对待过他/她,他/她就会用玩世不恭的桀骜态度来表达无法爱上任何一个人的绝望。在这一切的“努力”深处,藏着惶恐和恐惧,正是他们在认同那些声音:“你就是丑”、“你就是个失败者”、“你就是没人爱”。

给自己一个温柔的拥抱,肯定自己的存在,竟是这么难。(P085)

О  活着就是要活得更智慧和更幸福。我们无法完全克服本能...可世界辽阔无常,有些路总要一个人走,在这条路上,我们可以尽量去做:少一点对自己“落井下石”,多给自己一点理解的拥抱。(P089)

О  弗洛伊德认为,人对难以承受的痛苦经历,有一种天然的逃避——不愿意想起和记得。(P099)

★  正如圣经中所说的:健忘的人有福了,因为往昔便是痛苦。

О  总之弗洛伊德让我们明白,“过去的”的并不是真的“过去了”,人们不愿意记得或不愿意提起某段经历,以至于我们的意识狡猾地把那段经历藏起来,并不代表他们就不再作用;相反,正是我们意识不到的、那些被压抑的记忆,才决定了我们的关键言行。(P099)

★  关于后半段,阿德勒心理学又有不同意见,我更倾向于他的不找归因模式。

О  本能,或者欲望,是弗洛伊德的第二个核心概念。(P100)

О  柏拉图说:只要受理性灵魂支配,你就不会被生物或情欲的直接满足所牵引。弗洛伊德却告诉我们:本能和欲望永远不会消失,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去抑制,你所能做的,不过是终于肯诚实地面对其中的一小部分。(P103)

О  弗洛伊德把“我”分成“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小人,这三个身份经常扭打在一起、撕扯个不停,弗洛伊德要做的,就是让每一个痛苦的人看见真相、看见冲突、看见过去、看见伤感、看见凶恶、看见丑态、看见欲望。任何一个“看见”都是很难的,因为我们总会扭过头去,一边逃避一边浑噩度日。

弗洛伊德对人性并不美化和乐观,所以他开出的药方只是“接纳”。(P109)

★  我所读过的所有心里学的书,开出的药房都是接纳。

О  当我看了许多阴暗脏乱的合租房,然后看到一间有落地窗、明亮又整洁的一居室,而我的工资又能承担后者时,我会发现金钱给了我扎实的尊严。这样的时刻太多了。金钱就像是《美少女战士》中的“夜礼服假面”先生,平时他静静地隐匿在银行卡里,而在尴尬紧急的关键时刻,他就会穿着体面的黑色夜礼服,嘴含玫瑰翩然而至,干净利落地击败敌人:不怀好意随时准备给你几个耳光的生活。(P111)

О  叔本华就是这样有自知之明的幸运者,他说,“如果一个人从一开始就拥有足够的财产,那就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条件,因为他能摆脱纠缠人生的匮乏和操劳。只有得到命运如此垂青和眷顾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是自己的时间和自己的力量的主宰。”(P112)

★  叔本华的爹非常有钱,在他十七岁时自杀了,留下了他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母亲约翰娜·叔本华(Johanna Schopenhauer)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与歌德等文豪有所交往,他作为一个富二代,就如他自己所说的,“受到了命运的双重馈赠,尽可以为自己的天才而生活了”,他将一生的时间都自由地交付给了他最钟情的领域:哲学。

О  “最孤独的人最亲切,受过伤的人时常笑得最灿烂。”《素媛》

★  这是一个韩国的悲剧电影,至今我也不愿去看...

人只有在大灾难面前才会出现大爱...

人只有在遇到真正挫折的时候,才真正最善良,在遇到逆境时才最慈悲。这善良,这慈悲,是对命运的妥协与无奈,也是自己唯一的出口...(P014)

О    人只有在不害怕的时候,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只要有意义的事,再晚去做都还是有意义。

希望是比恐惧更强烈的东西。

相信你的直觉。(P129)

О  美国文化是强者文化,他们影视作品里的主角,无论男女,都有强大的身心素质,他们最欣赏的爱情模式,是强者和强者的碰撞与结合。而东方文化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P135)

★  所以我才喜欢看美剧嘛,

О  是,她们不关心世界,只在乎那方寸之心。

女人需要“爱”来定义自己的独特性。(P138)

О  破坏了爱情的独特性,比破坏了爱情的完整性,令女人更难忍受。

男人通常看重归属权:只要一个女人跟了我,归属权是我,那么就天下太平了。(P139)

О  《聊斋》里的女妖们,她们虚无缥缈、来去无踪,只有在取悦男性、得到爱情时才能显出人形、有了肉身。

中国女人的情感匮乏感特别强烈,归根到底是这个国度很多女人没有被真正尊重过和爱过,就只有在余生中不断地去索取、去得到一个证明:“我是被爱的、被理解的。”

“爱出风头”的女同学,认为她们过于招摇、不够矜持和淑女。(P148)

★  可我对欲望的追求又有什么错呢?先下大火的一部剧里,曲筱绡遇上了赵启平,赵医生爱她赤裸裸的欲望...我不奢望,我知道爱情也需要运气...

О  在我所成长的环境里,女人是最瞧不起这样的“坏女人”的。(P149)

★  总有呢么一群女人,你光是穿短裙就足以惹怒她,她们在嫉妒,怨恨,凭什么我压抑了欲望获得了自制,你却能逍遥自在毫不掩饰的展露出来?!亲爱的,大部分时候,你只是做了她们想做又不敢做的事。

О  当一个人对爱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失败的几率又有多大呢(P150)

О 千百年来,女人总沿袭这样的思路:一个女人,倘若得不到异性的爱,就也得不到同性的尊重。她的价值无法自证,必须要由一个男人来证明。

世界上最糟糕的感受就是不得不怀疑之前深信不疑的东西。这大概是许多女人失恋后的感受。她们曾一度以为:只要自己做个好女孩,认真恋爱,就会收获忠贞不渝的爱情。活了二三十年,都只依赖一把标尺,有一天发现标尺错了,那么之前的整个世界也都错了,这样的当头棒喝,这样响亮的讽刺声,还真是让许多人怀疑起人生的意义呢。(P152)

О  一个女性网友留言说:“当我爱情的幻梦破灭、最绝望的时候,才发现从来没有人告诉我,结了婚当了妈的女人,在婚姻消失后是怎么活的。身边所有的女人都和我不一样,一想到我要回到以前的生活,就寒意沁骨。所幸自己爬起来了,没人可以定义我的生活,哪怕我老了。”

在一个社会环境中,情爱模式和生活方式越单一,个体的选择和突围就越艰难:她没有参照物,她身边的参照物都是自己想逃离的,她只有去原创她的人生,去探索、去试错、去跌跌撞撞。(P152)

О  第一,错爱带来的羞辱感,根源是将自我价值和一次恋爱的成败捆绑在一起,这其实毫无意义。恋爱也是试错,需要眼光和运气,一次成败与个人价值并无关联。也许身边人会这样看,也许父母会觉得“你没男人爱就是没人要”,但你既然知道了其中的集体无意识,又何必闭上眼睛参与其中呢?

第二,当爱情信仰坍塌时,与其一直痛苦地自问:“这世界欺骗了我”,“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还不如想一想:你的“信仰”经得起推敲吗?你确认你的“信仰”不是被洗脑的结果?痛彻心扉之后,是对“信仰”进行反省和修正的机会,也是认知逐渐坚挺和成熟的过程。(P153)

О  杜十娘把最经不起推敲的幻想当作了人生的支柱,无论她如何努力,有多少资本。

在恋爱中,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最好,遇到什么,就是什么,踩到泥潭就赶紧避开,碰到鲜花就多待一会儿。

一个人到年老之时,他/她或许可以做出判断:真爱存在或不存在——这其实都是对的,因为这个判断基于他/她自己的境遇和标准。 (P155)

О  你看罗素的自传,他就是天生有抑郁倾向的人,他在五岁时就觉得人生太长、太难以忍受了,但是他活了98岁,而且活得有滋有味。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就是他意识到人不应该无止境地专注于内心的忧郁,而是可以转向外部世界的求知。后来他捣鼓数学,又捣鼓哲学,还捣鼓各种社会活动,外加谈了无数次轰轰烈烈的恋爱。最后呢,他总结说:“我觉得这一生是值得活的,如果真有可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将欣然再重活一次。”(P187)

О  迷茫是因为拒绝看清眼前的真相。(P196)

О 我坚信热爱阅读和文学的人,幸福值更高。文学不是逃离现实的迷药,文学才是无限接近真实的——是让“朝菌”看见“晦朔 ”的那种真实,让“蟪蛄 ”看见“春秋 ”的那种真实;是让 “我”不再在狭窄的通道里一味愤怒与自怜,在庸常里看见大海的那种真实。 (P210)

О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生命要有一定的负重,要有一些你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要有一些麻烦和困扰,要有一些克服他们的倔强,才不会在内耗中一路枯萎下去。(P220)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可慢待的孤独》/ 宋涵 著 /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