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努力叫白耗體力

今天做業務的 小夥伴A私信我,主要是因為業務開展不順而諮詢我建議。

他在微信裡講述自己最近一個月幾乎每天都在外跑業務,深圳、東莞、佛山、廣州等好些地方都跑了,然而他不確定這些行動是否可以理解為:他已經盡力了。在交流中他補充說明自己和搭檔是有進步的,但客戶群體仍需要沈澱,現在還不是“收網”的時候。最後表示:感覺一直在付出,卻沒有預期的效果,壓力越來越大,問我下一步如何是好。

各位讀者,你怎麼理解以上內容?我理解為他想表達自己已經東奔西跑結交人脉,然而这些人脉没能转化为客户,他歸咎於“時候未到”。因付出却不见收获,让他迷失了。

我給他的回覆是:首先,你要冷靜下來分析:1、你到底想做什麼?2、你要達到什麼目的?3、你真的理解透你正在做的事業麼?

有一種努力叫白耗體力_第1张图片

其實,這位小夥伴所陳述的情況並不是個案,近日有另外一位小夥伴B與我交流時也說最近老是到處跑,去結交人脈。我問他最近有什麼收穫,他表示收獲很大,具體表現在他跟客戶交流的話述越來越順暢了。我當時錯愕了幾秒,因為在我的理解範疇,一個業務人員站在前線,溝通的技巧是練好了才出門的,怎麼可能拿客戶(機會)去鍛鍊技巧呢?!我接著問

小夥伴B最近跑業務有什麼方向,他回答每天拜訪一個企業家,有燈飾行業的,有服裝行業的等等。當然,最後還是沒有事實上的業務達成。

那麼問題來了,有沒有發現這兩個故事的主角都在 “亂槍掃射,浪費子彈”?A是東跑西跑,沒有佔領區域意識。B是誇行業亂闖,沒有行業深耕意識。

普遍來說,剛離開校園走進社會的年輕人資源有限,知識架構有限,經驗有限。那是否需要集中資源與精力用在刀刃上呢?東奔西跑看似積極,然而會增加差旅費的負擔,時間和體力的消耗,且所收獲的資源無法串連起來。本來知識面就不足了,整天跨行業去拜訪,更是只能和客戶交流一些面上通識的事了。如果主攻一個行業,起碼對這個行業的認知會每天積累,總有一天能成為懂行的人。為何不針對自己的強項,集中在一個區域,一個領域去找到第一個認可你本人及你產品的客戶呢?

我堅信,只要服務好三個客戶,這個三個客戶就是你的樣板市場,就會為你口碑傳播。他們認可你,你就手握走進他們圈子的門票。

有一種努力叫白耗體力_第2张图片

我絕對不是業務高手,可是我相信世上万事万物存在逻辑关系。就如我剛回國那陣子對商業知識很空白,缺啥補啥。對中國企業發展史不了解就熬夜看《激盪三十年》,對商業模式概念模糊就趕緊讀什麼《藍海戰略》、《長尾理論》、《隱形冠軍戰略》,對策劃感興趣甚至跑去舊書店買了本1998年出版的《點遍中國》去了解國內第一波策劃大師何陽的緣起。說這些只想表達,當時的我雜七雜八地往籮筐裡裝,跟本串連不起來!後來在趙為民老師的指導下,我才開始有系統有方向地學習,從商業裡面營銷這個小板塊入手深挖各種案例。我一直很感恩。

分享這些身邊小故事不是要取笑誰,而是希望用文字紀錄我們職場成長的足跡。如果你在故事中看見自己的影子,莫慌,這表示你成長路上並不孤單。如果你已經有明確的方向與思路,願你把握好年富力強的時光,精彩無悔。

p.s. 那誰,你還欠我一個12點前的答覆。

你到底想做什麼?通過什麼途徑去做?最終要達到什麼效果?

2017年4月25日

小欖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一種努力叫白耗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