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慕蕤海
01
有读者问我,如果没有足够好的学历、资历和履历,再读书会很辛苦,该怎么办?每个人的生活都有每个人的难处。
实际上,人的能力可以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这就像织布的经纬线,就像人体的骨骼和肌肉,两者相辅相成,缺哪个都不行。如果能通过努力,获得资历上的“硬件”,当然锦上添花。实在不行,好好经营软实力,也很有效果。因为有一些工作,比如经商、创业等,没有这些硬件也没关系。
拥有良好的软实力,品行良好,为人真诚,相信以真心换真心,吃苦耐劳,这样的人,也很容遇到自己的贵人和恩人,让自己的人生出现转机。
之所以用“软实力”这个词,是因为这个词概括得比较全面。软实力中包括学习力、团队合作、沟通、表达等能力。这种软实力是综合的、无形的,是很难衡量的,却无时无刻不贯穿在职场中,所以千万不能忽略。
02
我是如何意识到软实力的呢?因为我吃过这方面的亏。
先从我刚工作时存在的问题说起。
首先我觉得在理解别人说话潜台词上,能力欠缺。因我觉得只要自己实心实意,对方也应该真心真意吧,所以没想过说话还有潜台词这回事。
记得做秘书时,有一次开会,要给客人倒茶,这是做人的道理,咱也懂。但是客人说:“不用倒了,马上就走。”我就死心眼地认为,真不需要倒水了,马上回到座位上坐下。但领导说:“那哪行啊!茶总要喝的。”听完,我还傻乎乎地瞅着,不知怎么办。领导给我使眼色,我才缓过神来,麻溜地去倒水。客人只是客气一下,我却当真了,连这都理解不了,觉得很尴尬啊。
还有一次领导让我们写材料。我提出建议,说公司有个项目要不要写进去,因为项目比较敏感。领导说话很艺术,七拐八拐扯到别的事上,然后他问:“大家有没有其他意见啦?”我还没得到答案,就把刚才的问题又问了一遍。领导没正面回答,又扯到别的事上。我居然问了第三遍,要不要写进去。好在别的同事看不下去了,小声补刀说:“领导的意思不已经很明显了吗?不用写。”我还挺纳闷,领导又没说不用写。
有时候,领导拒绝你都从不说“不”字的。当时,我却傻傻地听不懂。后来我懂了,当场拒绝下属会让人更没面子。下属好心好意提的建议,如果被领导一棍子拍死的话,下次下属提建议的勇气和信心都会被抹杀。领导就喜欢用艺术的方式让你悟透其中的道理。
其次,我觉得我喜欢争论,遇到观点不一致的,喜欢跟人掰扯清楚。其实倒不是说我一定要说服别人,主要是希望通过碰撞,让大家互启心智,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但出发点是好的,有时候因为不太注意场合,也不把领导当外人,碰上跟我一样不轻易认输的,争论到后来也分不出个子午卯酉,感觉很累。当时,我居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有理走遍天下啊。但估计把领导和同事都得罪了。
再者,我偶尔还喜欢发发牢骚,小和尚念经。遇到自己觉得很繁琐的工作,会一边干一边心里说,这样做有什么用,没什么意义,都是重复劳动。却忘记了,我是靠这份工作拿工资、挣吃饭的钱的。估计偶尔冒出的几句抱怨早就让别人给我带上了标签。
当然,我只是举了几个我刚参加工作时最突出的问题。当时,我觉得只要业务能力能拿得起、放得下,凭本事吃饭,不用看谁脸色,不用求谁,不是很好吗?只要我有能力,领导也不会低看我一眼。所以觉得一切只要从业务需求出发,干活努力,一定会得到认可。
但是我发现问题来了。和我同龄的人都陆续提职了,我还原地不动,我的付出并没有得到认可。那问题出在哪里了呢?我觉得不能再低头拉磨了,要抬头看看方向,看看路线。
03
我开始慢慢观察那些先提职的同龄人,开始找自己的差距,到底差在哪里。
有人把这称为情商低。但情商到底是什么,我看没几个人能说清楚。所以我就不喜欢人家总是把板子打在“情商”身上,让人听了感觉挺冤枉,挺委屈的。因为帽子实在是扣得太大了,承受不了。
后来我也看了情商的书,才发现情商的概念果然很宽泛。“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在书中提到情商有五种特征: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我对照一看,自我意识 、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这三个特征,我还都可以,主要是在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上不太理想。而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认知他人情绪上,如果连他人的所思所想都理解不了,就别谈下一步执行和处理的问题了。
我把这归结为“察言观色”的能力比较差。所以我认为经营软实力,主要应该提升“察言观色”的能力。因为只要懂得“察言观色”,就会了解江湖上的人情世故,就会理解行业、团队文化与规则,就会顺势而为,并为我所用。中国的孔子早在公元前500年就提过类似概念。《论语·颜渊》记载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翻译过来就是,仕途顺达的人,品性正直、崇尚正义、善于察言观色、谦逊谦卑。这才是治国、治家人才的软实力啊。
所以我更喜欢用“察言观色”这个词,这个词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察言”,就是观察、理解别人的弦外之音,猜透潜台词;另一个是“观色”,就是看人脸色,察觉别人的情绪变化,这比情商的描述更直接、具体,更有针对性,也更容易改进。
所以经过综合分析后,我觉得我需要锻炼提升“察言观色”的能力。
04
会“察言观色”的人看人拿烟出来了,马上就递上打火机,并且四处帮忙找烟灰缸;看人茶水喝完了,马上就给续杯;看人家情绪不太高,就不接着说话了,不会没完没了地絮叨;有不同意见,绝不会跟领导死磕,否则把工作都能磕没了;领导的意见就是最终意见,当面千万不要反驳;领导提携,要有感恩之心,这样领导才会信任地把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我“察言观色”的能力就没这种水平,但我慢慢意识到,并逐步开始改变。我觉得这得从我的家庭环境说起。因为父母工作忙,所以我一直在外婆家长大。老年人带孩子,多少有点娇惯;父母偶尔见一面,自觉亏欠,多少有点宠溺。所以花钱、买东西这些事,根本不需要讨价还价就能获得,行就行,不行就是死活不行,更不需要我察言观色、见机行事。所以我认为这是我不会察言观色的首因,才导致我软实力的培养比一般人慢了大半拍。
而那些在艰苦环境中长大的、受过挫折、打击或是敏感的人,就很早学会了“察言观色”,还有些父母比较会“察言观色”,所以孩子早早就得到他们的密传的,也成长得比较快。
所以,我觉得从成长环境这点上,我是吃亏的。父母没有亲授我一些人生经验,我也没有锻炼“察言观色”的好环境。所以,我就不太关注别人的感受,比较自我。
05
很多人都自我,这也是独生子女80后、90后一代比较普遍的性格。很多人可能会问,我“自我”,只关注我自己,关注我自己的感受和幸福,这难道不好吗?别人的事,别人情绪好不好,别人有什么心里诉求,关我什么事?我自己的事还操心不过来,哪能管得了那么多闲事,对吧?
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有过同样的看法。但如果刚进入社会,这么认为,也无可厚非,毕竟是长期以来的习惯。学校里光顾着学习知识、技能,没关注这方面的修炼,也可以理解。但如果工作过几年,吃过了苦头,还不了解,那只能说悟性还有待提高了。所以一定要学着“察言观色”,那样才知道什么样的人容易评上优秀,容易被提拔,什么样的人容易拿高薪,才能自我诊断,对症下药,并有意识地经营、提升自己。
我开始反省,有计划地改进,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体系。
一是,会“察言观色”,不断学习。听懂领导和同事的潜台词,理解真实需求。如果他需要鼓励,那就鼓励他;如果他需要认同,就赞赏一下;如果他是拒绝,那就就坡下驴;如果是赞美自己,就学会接受;如果是吹捧自己,自己也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二是,执行力要快。组织让你干啥,你就干啥。服从,听话,不抱怨。速度要快,质量要好。组织效率高了,效益好了,自然也不会亏待你。
三是,说话沟通要慢。学会“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说话方式。就是别人提问时,先停三秒,不要急于回答。想想别人的弦外之音是什么?是愿意还是拒绝?是真客气还是假友好?听明白,想清楚了,再回答。该会心一笑的时候,不用千言万语。不走冤枉路,不干冤枉活,不说废话,该闭嘴时就闭嘴。
后来,当上主管,我给新员工讲课时,经常提“三大力”建设,就是指学习力、执行力和沟通力这三项能力。当然,这也是在我上了无数次知名讲师课程后,理论结合实践,总结的最核心的职场能力。 “察言观色”看方向,看坐标,提升学习力;执行力是行动力;沟通力可以整合团队效率。“三大力”,简洁、明了、实用。
06
有人可能会说怎么这么复杂呀!那我宁肯要高质量的独处,也不要复杂、累心的社交。当然,这也是可以的,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但如果你想在官场、职场上,尤其是在人才济济的大平台、大公司中,获得团队的认可和自己的发展,就必须要了解这些。培养自己“察言观色”的能力,弄懂人情世故,经营自己的软实力,会发现很容易融合到团队中,获得领导和同伴的认可;在管理团队时,也会凝聚团队的力量;各种晋级、晋升机会、诱人的薪水也会向你抛来橄榄枝。
当然,如果你实在不擅长又不喜欢“察言观色”,那就老老实实地打造好你的“硬件”实力,走技术型人才路线,也很好。
总之,既然身在社会,不管软硬,总要有一种拿得起、放得下。当然,潜心研究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话,“软硬兼施”也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