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哲学基础》读书笔记之八

    第七章    存在主义、现象学和教育

        存在主义和现象学是两个不同的哲学流派,但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当这两种哲学思想成为教育哲学流派时,它们的同盟关系更加紧密,一些倡导者将他们的著作称为教育的存在主义现象学。传统哲学家都在关注知识、真理和意义的本质,可是存在主义者思考的是这些问题怎样在个体经验层面上产生教育意义的,现象学家探索的重点是意识现象、教育中感知的重要性和具体个体经验中"意义"的发展。       

        从教育目的来看,存在主义者认为,以前的哲学基本上都是要人们进行抽象的玄思,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思考与生活有关的问题。一个人能够创造与自己的存在相关的观念。存在主义者坚称教育应该关注个体的人。好的教育应当强调个性。鼓励个体询问"我是谁"、"我的生活驶向何方"、"为什么我存在"这样的问题。认为教育应当培养人们对焦虑的理解力。坚称需要对生活中荒谬的一面进行认真的探索。存在主义现象学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它将可能性作为教育的目标。现象学寻求理性的理解关心的是个体如何通过感受、判断、相信、记忆和想象来接触外部世界。                 

        存在主义者思考的是知识、真理和意义的本质是怎样在个体经验层面上产生教育意义的;现象学探索的重点是意识现象、教育中感知的重要性和具体的个体经验中“意义”的发展。 在学习中,我对马丁布贝尔的著作《我和你》印象深刻,它呼吁人类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尊严,认为个体有能力将自己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并区分开来:用“我---它”的关系看待将自己之外的外部世界,看作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我---你”的关系看待同伴,一个人必须认识到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意义世界。

        在布贝尔的教育论著中,也详细论述了师生关系的本质也由“我----它”的关系构成,学生被当成物来看待。在他憧憬的教育中,尽管教师和学生有不同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种类,但是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育应该关注个体的人。这种教育将个人看作是世界中的独特存在---不仅是观念的创造者,而且还是活生生的。好的教育应该鼓励个体询问“我是谁”、“我的生活驶向何方”、“为什么我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人们必须认识到个体既是非情感性的和理性的生物,更是情感性的和非理教育者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习者构筑最好的,可能的生活世界。重点不是单单放在过去,而是要放在现在和未来的可能性上。即车姆伯林所说:“教育总是引导着行动,教育总是紧随着行动。确确实实,教育就是一种行动。”       

        现象学是研究意识的学问,它形成了两条路线,即作为哲学的现象学和作为方法的现象学。作为哲学的现象学探讨意识构成的内在机制和外在条件,而方法的现象学则关注具体的意义构建过程和内容,关注意识活动的个别实现。在课程设计方面,教育现象学鼓励不要把学生当做容器,而鼓励设计更多“做中学”、“悟中学”的学科、社会活动,帮助学生回归现实、回归生活,在劳动中、行动中,学会思考、学会选择并为此确立目标。对于教师发展,我们更应该重视依据现象学理论,思考相应的策略与方法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可以鼓励教师通过写传记、个人生活史、日记、工作札记和教学笔记等,来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揭示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群体中分享经验,然后超越自己。

          总之,本章在如何设计课程、如何激发学生成长、教师自主成长上为我们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引发了更多的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的哲学基础》读书笔记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