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头的话:
前文说到自媒体人的工作是在雾霾里前行---没有成型的理论支持和有经验的前辈,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这么走久了,就忽然对“自我”的存在产生了怀疑:我竟然是这样的自媒体?作为一个高逼格的小编我发出了自娱自乐自问自答的提问:自媒体存在的意义和个人价值观的实现的冲突应该怎么解决?
我一直想对那些劝告我“存在即是合理”的人说一声,去你妈的。
———关于选择
大概两月前莫莉姑娘参加学校辩论赛“自媒体时代是否离真相越来越远”的时候建讨论群讨论关于新媒体的话题,有位叫做“炼牛八爷”的朋友表达了自己对于“自媒体”的见解,他表示:
所谓的“自”媒体的表述并不准确,因为业界对于“媒体”的定位有所偏颇,我以为,媒体是带有一定社会责任的媒介机构,自媒体应该是新时代下采用新工具进行信息传播的个人或者组织机构,它的“自”体现在区别于传统媒介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的自有自持,它所传达的内容是应该新闻符合客观原则的。
这样的理解是把现在很多网络营销公司和个人媒体账号排除在外的,因为这些企业和个人所进行的事业并不是传播学定义上的媒介传播。(新闻传媒学之所以成为独立学科的重要原因是它把“信息”作为自身商业行为的基础)这是我自己对于新媒体理论认知的基础(好吧,以上,部分是我个人瞎编的)。
那么,根据以上理论,通俗世界“自媒体”的准确叫法应该是“新媒体”才是。实际上这个观点并没有什么新意,毕竟,两个概念都是一样网络营销公司滥用的。
所以谈业务时候,面对比较死板的老板,我们会拼命跳着“时代在召唤”热切表达我们使用工具之新到不和我们合作就被21世界所抛弃;面对事妈型的甲方我们就会一边义正言辞地用没有效果我吃掉你们公司厕所来证明自己的原创性,而另一边掏出二手的iPhone4蹭着甲方的WiFi,借着打电话的名义,悄悄吩咐自家刚大学毕业的物理系小文案“洗稿认真点,这个爸爸逼事多”。
之前我对于新媒体的想法是所谓新媒体并不是思维的创新而是工具的创新。
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节奏中,发生变化的是基于生产力进步而制造出来的简化人们生产行为的工具,这些工具强大到每一次产品的更新都足以带来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这里,苹果公司的霸道商业模式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每次想起那该死的Itunes我就恨得咬牙切齿,它不止一次让我的电脑死机);
没有发生变化的依然是从古至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的“人性”,这是一个很玄学的词语,因为不管是你的吃喝拉撒、喜怒哀乐还是人生中每一个选择,都可以让讨厌你的人归结为一句叹息“贱人就是矫情”。
我是说,你欺骗第一个女孩子和第一百个女孩子说的“喜欢”都可以概括为一种通俗的能够很简单就容易被理解的情绪。所以,化妆品只要每天学着保健品“从五分钟到五小时”的广告模式就可以畅销,所以“女人要活的漂亮”是一句永远用不烂的sologan,“我拒绝做这样的丑逼”这样的恐吓性标语已经可以作为神文案的备选,毕竟,所有和荷尔蒙相关的聊天可以用一句“让她尖
纵观微信、微博等网媒,无论是其使用者还是受众,人们对于网媒“新”的认知在于对于新生事物的不了解,(虽然互联网概念已经发展到“下半场”但是在我大太原,不知道微信怎么用的人还是很多滴)。
这句话的深刻之处在于为新媒体的发展做出了方向性的指导意见:今天在明天就会成为昨天,新的工具总会被更新的更迭,新的思维和方法论却可以让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着超前性而容得我们短暂偷欢。这个经验主义的教学来源于对现在运营的比较成功的新媒体大号分析:无论是早晨六点老罗的叫床还是咪蒙晚上的“说了晚安我就得睡觉,你特么有超能力?”都因为霸占着一个独特的维度而可以通过保持着持续性的创新性思维输出成为流量怪兽。
新工具的诞生推动了新思想的诞生,但是思维的本身不应该依靠机器来驱动,而是基于对社会现状深刻认知后的总结判断和思考。
最近在看一本书《战略▪一部历史》(是的,两个多月了上册还没看完=。=)昨天上午看完第二章后我用手机打了几句话:由于国情和高等教育普及效果的影响,通常我们谈起“政治”这件事是令人反感的。事实上,我认为,政治并不需要时一个严肃到只要被提起来就让人联想到流血的话题,政治的解释应该是做正确的事情。
我们讨论如何做有效果的新媒体运营时候,大多数领导都会用“创新+原创”进行思维捆绑,然后让所有行业从业者一边内心一脸懵逼一边脸上做苦思冥想的表情。(这种万能的公式造句就像那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样因为无需对现实负责而不具备可操作性)。
我在想,正确的思维创新应该是首先是可以明确政治导向和逻辑方向的正确性的,政治方式的创新才是可以支持我们打开对于另一个维度的思考。
毕竟毕竟,伟大的现代学者鲁迅先生说过,这个世界上哪里有什么狗屁创新,只不过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罢了。(先生不要打我)
我以为,“知沟”的存在,是决定社会的结构的原罪。想到这句话的时候忽然有点难过,
于是乎,就这样简单地结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