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运营笔记

什么是活动运营?

活动运营:根据既定的目标,通过策划并执行短期活动,在一定时间段内快速提升产品相关指标的运营手段。

活动(短期营销手段)——策划+执行——指标(迅速提升)

活动运营,首先要有既定的目标,eg:

新用户的注册量、老用户的活跃度、用户的消费额等

其次,根据目标来策划活动(不能通过欺骗用户来达到目标)

活动运营的特点和价值:

效果爆发力、用户感知度、产品联接度

效果爆发力:

相比其他运营手段,活动运营效果爆发力更强

刺激大多数来自于它所营造的紧迫感

有时效性,不可持续,会合理地回落

爆发力跟活动频次相关。一个活动对用户的刺激,大多数来自于它所营造的紧迫感。eg:如果天猫的双十一天天做,用户是否还会0晨守在电脑前抢单?

如果经常打折,用户会对活动产生疲劳。这种爆发力也不是长期保持的,在活动结束后会有所回落,只要回落的幅度在合理范围内,均属于正常。

正因为活动运营有这种爆发性,所以更不能盲目的乱用。这样容易陷入唯KPI论的状态中个,只图眼前利益,不顾及长远伤害,不利于产品的健康发展。

用户感知度:

弥补互联网产品的体验不足感

更容易把信息传达给用户

用户更愿意去通过活动来感知你的产品或服务

产品联接度:

一种成熟的活动形式,可以发展成一款固定的产品(eg:微信红包,从一个活动转变为一个固定的模式)

对于产品生命力的表达,活动也可以帮忙强化(让用户觉得产品比较有活力,运营好,给安全感)

活动,也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你的品牌属性

严选给用户传达高品质的精神享受

完整的活动运营流程:

前期准备——活动策划——方案执行——复盘总结

前期准备:

目标需求分析

明确可用资源

确定活动性质与实施平台

活动策划:

创作活动主题、流程与规则

成本与风险控制

效果监测与评估

推广计划

活动方案撰写

方案执行:

活动开发

活动上线

活动推广

复盘总结:

数据统计

复盘总结

PDCA项目管理模型:

计划——执行——检查——纠正——计划

目标需求分析

指标订立:没有明确目标的活动都是耍流氓。所有活动的开展,都必须要有明确而清晰的目标,往后所有的策划和执行中的任何一项决策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走。

首先,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你快速的确定活动方向。eg:刺激消费、充值赠送、满额送赠品、提升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值、团购、减价打折、增加消费用户、有趣互动、拉新、话题讨论等。

其次,明确的目标,就是最强的“分歧终端机”。

再者,目标需要可量化。eg:

最后,我们在定目标的时候要认清短期指标和长期目的。

产品分析:

扬长避短、审时度势(小额直减——大额满减、无条件领取——有门槛、全站通用——限使用端)

用户分析:

产品用户、活动用户

竞品参考:

直接竞品

替代竞品(目标人群具有一定共性,产品目标不同,但在特定场景下对用户使用时间形成竞争的产品)

潜在竞品(目前的产品形态跟我们的产品不同,但有着同类型的用户,并且在产品布局上有着先天优势,只要增加某个功能就能切入这个市场,跟我们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需要参考竞品的内容:

了解竞品日常及特殊的活动形式

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去评价竞品活动的优势和劣势

除了自己的理性分析外,更重要的是要看市场反应

明确可用资源

让资源分配更有节奏:

提前规划活动排期、错峰安排项目、合理安排优先级

预算包含:活动奖品费用、活动执行费用、市场推广费用

预算不足时,eg:

转发抽奖、以老带新、商务合作等

预算充足时,预算充足≠多花多得,eg:

100万用户,需要消费1000万成本,ROI为10;1000万用户需要花费5000万成本,ROI为5,需要找到合理的平衡点

可以争取的推广资源:

自有资源

产品内:焦点图、开机画面、开机弹窗等硬广资源;APP_push、订阅邮件、站内信等消息提醒资源;微信微博公众号推送资源等

合作资源

付费资源:广告、公关稿件、事件营销、联合运营等

开发资源评估:

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前端开发——后端开发——活动联调——活动测试

活动性质与实施平台

活动性质:

独立线上活动:目标单一,不会涉及太多的任务指标,时间周期短,活动样式不受限制,较为灵活多变

线下活动:地面推广活动,这类活动更侧重于传统模式而非网络模式的推广,注重实际生活中面对面的沟通交流

系统性活动:形式较为固定,有统一的开发模板活动。eg:会员俱乐部

联合活动:一种是双方不存在金钱交易,纯粹的商务合作,相互借力举办活动;另一种是其中一方付费与对方合作,换取对方资源。

综合大型活动:活动本身就具有品牌影响力,并且是固定周期举办的;在活动内容方面,形式是非常丰富的,预热期到高潮节奏内容是很分明的;在制作方面,筹备时间非常长,通常是跨部门甚至跨公司合作的。

活动实施平台:

内部平台(PC、APP、M站)+外部平台(注意账号登录体系,减少用户流失,先让用户看到具体的活动内容,当用户具体操作时再让用户授权操作,起码让用户知道了活动,做了一次品牌曝光;遵守别人地盘的游戏规则;时刻记得,往自己平台导流),运营活动的多平台并行。

好的活动有什么特征

包括但不限于匹配度、易懂性、现场感、满足感、可信度、诱惑力

匹配度:

活动的策划要与产品、用户相匹配

活动的策划要紧密地围绕着目标设计

高匹配度的合作方与推广渠道

诱惑力:具备吸引人注意并认同的能力

要吸引人的注意的最基本方法是,打破常规,创造意外

制造意外,可以试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让人感到“惊讶”、让大家感到“有趣”、勾起“情感”触动、制造悬念

除了要吸引用户注意外,更重要的就是能获得认同,避免哗众取宠

易懂性:

数据研究机构国双数据中心2月1日发布报告显示:

在手机端页面,2015年用户平均停留时间161.5秒,2014年为246秒;在PC端,2015年用户平均停留时间217.6秒,2014年为333秒。

腾讯大数据在2016年发布的“移动页面用户行为报告”中指出:

功能型页面的平均停留时长17.3秒

展示型页面的平均停留时长23.9秒

两者均不超过25秒

与同事、用户、亲友沟通,看他们是否懂

可信度:

eg:百度血有病吧被“卖”、魏则西事件等

可信度可通过活动文案、交互的设计、视觉设计、规则、客服通道等来体现

现场感:

“从众”,指的是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者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即时反馈:建立在完善的交互之上

满足感:

用户从这个活动产生的满足感会跟他后续所能发挥的价值成正比。

首先,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

其次,如果你不能满足所有人,就尽量满足更重要的

活动策划的核心创作部分

活动运营人员努力不懈地生产好创意,都是为了解决这几大内容:

时间与主题、形式、规则与流程——活动策划雏形

主题与时间

节日:传统节日、新型网路节日、自造节日

热点追踪:时效性、有备而战、立场倾向、贴合产品,

还有话题延伸类活动、或通过活动反应产品特性(积分)

常见的活动形式:

让利类:通过金钱或实物相关的利益奖励来吸引用户实现你的目的,完成指标

eg:发红包、体验金、赠品搭售、折扣、满额返还、抽奖、优惠券

游戏类:通过一些互动小游戏来吸引用户关注,转化,传播

话题类:引发话题及讨论,促进活跃度同事形成传播吸引用户关注

互动类:通过建立趣味规则并提供互动平台,引发用户自行互动

流程与规则的设计原则:

参与简单,门槛不高

通俗易懂,合乎情理

单点顺畅,多点不乱

活动于规则的正确表述方式:

概述+指引+详情

概述:越简越好、文不如图、分三步走

指引:做一条称职的导盲犬

详情:完整的查询通道、规避法律风险、减少客服压力

成本管控

活动奖品成本、活动制作成本、活动推广成本,控制好总体预算不超支即可,避免奖品超发,奖品最好是分阶段派发,确认规则/数量/抽取机制,实时监测派发情况,设立报报警机制。

活动风险

执行风险、效果风险、技术风险、舆论风险、法律风险

要有风险控制意识,最好能提前预判风险,尽量规避,并做好紧急预案的计划,假如遇到突发状况,也要进行合理的危机处理。

客服备案

策划时,应该跟客服沟通好活动内容

客服的经验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策划

提前跟客服沟通好相应的话术

投放推广

我们在策划前已经对推广资源有了初步的评估,在活动主题及内容策划出来之后,可以跟市场人员详细沟通活动内容,以制定更准确的推广方案。

统计与检测

证明某项的指标提升是跟本次活动有关

对活动质量的监督/分析/总结与优化

数据的统计与检测如何规划?

实时监测,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找到问题优化活动

赛后总结,对活动每一个环节的数据进行整体统计

效果评估

首先,通过任务的分解,大致预估结果

然后,各环节任务互相调配,拉上补下

形成你的活动方案

策划方案:

基本信息:活动背景、活动目的、目标用户、活动简介

活动主体:活动主题、活动时间、页面版本、活动规则、参与流程、奖品设置、功能模块、页面文案、交互模型

效果相关:效果评估、实时监测、数据统计

其他:客服备案、推广安排

信息管理——协同管理:

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节省运营成本

避免信息不对称

促进项目经验的保留与分享

进度管理:沟通需求、盯紧进度、决策要狠、流程优化、果断放弃

分歧管理(分歧无所不在):

分歧产生的原因:

在每一个策划到执行的小细节上,都是一次选择的过程

大家都希望提供最优质的内容,判断角度不同,自然存在分歧

解决分歧的方法:

情况一:可以用数据比较的方法而选出较优的方案

情况二:当没有办法用数据选择的时候,用双因素决策法、多次投票法

质量管理:

有健全的审核标准和审核流程

充分沟通,多提供参考案例与具体说明

清楚每个执行环节的关注点

预热期:

时间:小型活动,控制在一周内较好,中大型活动,控制在2-3周为宜

用户:尽可能把这批用户信息收集,以便高潮的时候呼唤用户回访参加

功能:造势、蓄客、引起用户关注

内容:纯活动信息展示,与高潮部分相关的互动,跟高潮期无关的预热活动

引爆期:

时间:时间都比较短,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短时间内爆发

用户:设立提醒通知机制,短信、订阅邮件、站内信、APP消息推送等

功能:瞬间推高指标

内容:整个活动的核心互动内容,要区别于预热期,要制造瞬间的刺激感

冷静期:

时间:引爆期后的1-3天,或一周内

用户:迟来的用户、活动的忠实用户

功能:利用市场余温,防止指标回落过快

内容:用户可以继续参加或互动的内容、回顾引爆期的一些活动内容和效果

活动监测内容:

客服反馈、用户反馈、市场反馈、数据监测

分析数据——找出问题:

根据问题——找出原因

针对原因——优化修改

推广渠道选择:

用户选择、结合预算选择、场景选择(比如工具类APP,用户打开,用户是有明确的目的的,路径不会轻易被打断,所以开机画面适合以曝光量为目的的推广,不适合转化为目的的推广),最终——营销方案

素材制作:

基本功能:引起注意、体现卖点、形成转化

创作要求:三观皆正、雅俗共赏、简洁清晰没歧义、贴近产品调性,符合用户口味、结合场景创作素材、推活动不忘挂品牌

主打内容:活动主题、活动内容、与主题和内容无关

视觉设计:

主次分明、风格鲜明、大小有度、紧贴潮流

认真复盘总结

数据在复盘中的作用:

反映客观事实,避免个人主观判断的影响

帮助我们精确地找出问题所在

启发新的思路

活动数据统计

流量数据:各渠道的曝光量、点击量、点击率、新用户量、老用户量…

活动数据:页面的访问量、停留时间、参与量、行为结果、到达量、跳出量…

延伸数据:活动对用户后续行为的影响

怎么看数据:

剔除影响数据的干扰因素

找准数据的统计方法

零散数据很多,需要有目的地组合分析

如何出结论:

数据重要,结论更重要

导出跟指标相关的结论

还有容易被忽略的数据

善于从对比中发现问题

复盘的具体步骤

回顾目标、呈现效果(目标与效果对比分析)——复述过程、剖析原因(总结经验、检讨问题)——发散思路、总结经验(大胆假设优化建议)

复盘时要注意的几点:

抛开个人利益得失,提升集体智慧

敢于反思,深入探究,开拓思路

导出到位的结果,共享经验,不断提升活动质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动运营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