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进入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每天都在无时无刻接受着各类知识,包括像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渠道,朋友圈每天都在刷着,五花八门的信息接踵而来,应接不暇。面对这样海量的信息,那么我们如何筛选出具有高价值而有质量的信息来呢?该怎么保存这些知识?我们又将如何应用到工作与生活当中去呢?
有一本书就是专门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设计的,它就是《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作者是田志刚老师,它是一本帮助我们掌握个人知识管理的理念、方法与工具的书,帮助提升信息处理,提升工作效率和能力,打造完美的个人知识力的书籍。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书中首先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2类,所谓显性知识就是可以利用语言文字或图片说清楚的,解释明白的;而隐形知识就是无法用具体的语言表达清楚的,有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其次主要分享了5点,通过对知识的学习、保存、使用、分享、创新等5个环节展开。在书的开篇就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获得更好的生活与工作,让自己变得更好。
既然想变得更好,那么就要掌握知识学习的正确方法!就目前来说,我们每天都在处理信息,像你在网上看到某些新闻或是视频,一张图片等等,这些都只是信息,如何才能让这些信息成为自己的知识呢?方便日后自己能够用上?
这就涉及到对知识的保存和使用问题了。说到知识的保存,自己可以脑补一下是什么情景:突然在一个群里看到一个链接,写着某某干货,你就马上存在网盘上去了,或者是收藏起来,心想着以后肯定还会有用,结果真相就是一直存那,后来也没打开看过里面的资料?
这样的事,想想自己是否有做过?
针对这个问题,在对知识的保存上,书中有2个建议:
1.建立一套自己的文件命名体系和一个 好记的名字,还要定期的清理电脑;
比如:PPT模板-德乐-个人工具-PPT,这样一看是不是就一目了然了呢?
再者电脑用的时间久了,都会产生各种垃圾文件,定期清理也是有必要的,保证电脑的运行速度,这样工作效率也会更高。
2.对知识的保存也推荐了几款工具:
像谷歌桌面,百度搜藏,Outlook联系人管理等等。当然在这里我还是推荐使用印象笔记,比较好用方便,功能强大。
另外,书中有一个观点,我很认同。它说知识本身并没有价值,知识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对比一下我们的现实就知道情况了。比如说看书这件事,好像自己也一直在看书,但是如果没有输出的话,包括像思维导图,读书笔记,书评类的形式,没有消化那最终还不是自己的,即使是自己的,还得会使用才行,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关于对知识的使用,主要3种方式:
1.把个人知识与任务和项目相结合,向某个固定的机构提供知识服务;
2.把个人知识表现为专利形式,通过销售专利向全社会提供知识服务;
3.把个人知识产品化,直接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要让知识发挥出价值,就必须以产品或服务的形式来展现,然后让它产生价值,这样就有可能会有人购买。
这本书我个人觉得写的很全面,关于对知识的学习和使用阐述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个人觉得有几点很重要,书中提到的:
1.多读经典书籍,所谓经典书籍就是经过时间检验过的;
2.多探索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模式,听课,听音频还是做笔记,你对知识的消化能力最强呢?在什么时间学习,你的效率是最高的呢?
3.不要无限制的保存知识,在保存之前先问问自己,这个我真的需要吗?是否是现在紧急需要的?如果没那么重要,那就可以不用存;
4.多动脑思考并运用知识,其实我们已经学习过不少的知识,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好像永无止境,感觉这也要学,那也要学。没有目标,结果就是盲目的瞎学,到头来并没有什么卵用!而且学了以后也不运用,那这知识也不是自己的。
书中唯一不足的地方在于最后知识的创新上,我觉得举例子比较少。可以在这个案例上多总结一些例子,并分类形成可操作的方法也许会更好。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已经设计好了这个知识学习及使用的流程,如果我们都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把知识进行分类保存并使用传播出去,再加上一些创新,这样无疑就会加速个人成长的机会,也会快速的提高个人核心竞争力,获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