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诗话│读《孤岛的诗歌》

Someday

关键词:孤独;疾病;治愈;小说

深夜诗话│读《孤岛的诗歌》_第1张图片
“黄金时代”

纸笔藏旧提,如封故人思。

就像在一片流动的黑暗中,抓住了一声声上下浮沉的尾巴,你的思绪被流放在外,触摸着不同于白日里来的世界,那里的一切安静如诗,却有着撞击灵魂的字句对白,一如平平淡淡的生活,无人知晓会有多少惊喜,或称意外。你闭上了双眼,帷幕早已拉开,一场狂欢的舞台,白昼还在等待,等待静谧的退场,喧闹的到来。

控制不住的,对于平时想得太多的人来说,夜晚总是撕扯而漫长。这样的时段——自导自演的剧场,也许天生便适合纯粹自由的遐想,如见天地多情,以拥孤独入怀。

合上这本书之后,回味还未在脑海中散去,像吃完果糖后唇齿间留有的淡淡余香,不由自主地存在一种想象:初晨的阳光轻柔似羽毛,若有若无地拂过半掩的窗台,扫去书桌上的灰尘,踩着沙发欢快而去,飘落在弗兰克的手中,流动的暖意化作他笔下的一行行诗句,那些“黄金时代”的日子,不只是作为一个过去的代名词,也是他成为一个诗人的开始(脊髓灰质炎拿走了他的双腿,但给了他这个职业)。痛苦、挣扎、不安与死亡,都不再主导这或将顽固又或脆弱的生命,因为同样是在那里,如孤岛般伫立的、一个砖砌的两层房子,高高的天花板、厚厚的墙壁,还有那条宽阔阴凉的走廊,这些都一一留在了他此生曾有的美好里,而这每一封回忆,每一个停顿都有关那一个人,艾尔——莎。

我喜欢书中那段弗兰克念着艾尔莎名字的文句,就像读到一首心仪的诗一样。

“‘艾尔——莎’,就像说‘花——朵’或‘秋——水’。他知道,这不可能指别的什么人了。让他感到意外的是,他的眼里流出了眼泪。”

独属于字句韵律给予人的触动,一种不知名的肯定,长久到在漫长的黑暗中独自流浪,数着分秒,简短至一个名字的出现,一片荒野之后,万里春生。

比喻是表达情感中的一种危险方式,是敏感未失时尖锐的思考,是思考之余对真实的掩饰,是掩饰之下对后来的万分期待,是期待燃烧后留存的一丝等待。树木、火车、风铃鸟,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在Joan London的笔下总有一种诗化的美感,那些比喻让我想起张爱玲的文字,奇妙却也合乎情理,有一种让人一读再读的吸引力,似乎每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文中的叙事就像是生活,过往的一天天在每一个记忆当中出现的人身上展现,平淡如流水,温润入人心。

喜欢文中环境的描写,就像出现在电影里的画面,平静与回忆,诗行与温暖,那是一种情感代入,而不只是具象的表现。印象较深的是迈耶步行回家那章,字句间的朦胧与清晰,和情感一样繁复不一。

“当他步行离开时,他觉得一切都不一样了。为什么?天鹅绒般的薄暮开始变得十分柔和,灯光亮了。屋顶和树木宛如用铅笔画的细线,历历可数。城市变得温柔了,似乎更成熟,更像它自己了,带着它自己的秘密和潜能。他正开始以不同的眼光看它,对它友好了一些,仿佛在不知不觉间,它就让他一点点地适应了。失望和怨恨好像已经开始消失在这种丝绸般柔和的空气里……”

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是一首可以听到的轻音乐,你能够感知它情感的变化,也夹带着你所感所思,融合交杂。

这里的孤独,有来自疾病的缠磨,战争的噩梦,也有来自异国他乡的疏远。那些个日日夜夜、你我他她,在孤独之下,有着同样的诗意,自由而绵长。

“诗歌不是为了炫耀什么,它听起来就像是有个人在说话,它完全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

这是我见过最为直接的表达,和最初的想法一样,利他性不强,没有持久反讽社会现实的意趣,也没有帮助他人如何更好生活的宏伟理想,想要说出的,用笔写下,自然地和日常的小事一样,就像起身端过一杯开水,倚在窗前,听那风吹树叶如和鸟鸣的乐章。

“你只是不能关掉一种情感。”

不管是弗兰克、沙利文,还是迈耶、艾伦、宾尼、艾尔莎,都拥有着各自的光,或人或物或理想,抱存着一盏爱的灯,再微弱也温暖,那是人间世中渡过黑夜的希望。

死亡都会到来,但爱,比死亡更长久。

相比于携手到老的岁月静好,天各一方的心照不宣也有着同样真挚的感情,久远的时间洗练出纯粹的彼此,不需要多少字句华章,也不没有大多伤感千行,同样的观念与默契,是无声入骨的思念,最好的证明。

不是所有的长情都是爱情,不一定要对这份情感进行定义分明的界定,现实生活中见多了离散,自己也包括在内地选择了遗忘,那些时间冲刷不去的情感便弥足珍贵,和最近萌上一对RPS的理由一样,不论是哪一种情感,一定有爱的存在,那是这世上,让人相信美好的东西。

也许是某个相似的眼神,某个同样的晴天,又或是某个炽诚如少的时刻,成了触发点,那些曾经如潮翻涌而来,将你淹没,一如书中所说的:

“爱就像脊髓灰质炎,多年以后,你觉得你已经康复时,它反而复发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夜诗话│读《孤岛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