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快乐为目的的节日都是耍流氓

不知道啥时开始,连个端午节的祝福语都开始有了鄙视链,“端午安康”公然开始鄙视“端午快乐”,说“端午快乐”没文化!网上还出现了不少公号文,满脸正经地科普为啥端午不能祝快乐,满满的“哥有文化,哥鄙视你”的既视感。看得我一脸懵圈:难道这个社会已经发展到了需要从一句祝福语中刷存在感了?

本来,你爱咋祝福是你自己的事,可“安康”公然鄙视“快乐”就不是你自己的事情了,这是不正之风。

我虽研究国学,但可讨厌端着文化的假模假式,如果文化连个节日都不让人轻松快乐地过,还要被鄙视,这文化的意义何在?

“端午安康”擎出的利器是端午节是屈原的祭日,一个著名的人死在这天,你还祝快乐?况且,这天还是伍子胥的祭日,曹娥的祭日,甚至还是已经被安排死在清明前的介子推的祭日。祭日呢,怎么能祝快乐?

我觉得这个逻辑还有个很重要的证据没给列出来:从古到今,这地球上活过多少人,死过多少人,每一天都是无数人的祭日呢,所以每一天都不能祝快乐。

做人嘛,快乐就好,搞那么复杂干嘛呢?

不过为了能够简单地快乐,先把端午的故事复杂一下。

历史上,端午节的各种名字多达二十多个:端五节、重五节、重午节、端阳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午日节、菖节、蒲节、浴兰节、女儿节、粽子节、龙舟节、屈原日……,看了这么多花样翻新的名字,我觉得这时最合适的表情应该是:

不以快乐为目的的节日都是耍流氓_第1张图片

端午的起源大致有四种说法:

一是历史人物纪念说。不同地区推出过不同的人物来纪念,但取得一统地位的无疑是屈原。传说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自沉汨罗江,所以这天也叫屈原日、诗人节。龙舟竞赛反映的是打捞屈原遗体,吃粽子的习俗源于人们用粽子投江,让鱼别吃屈原。不过,因为让鱼虾剥粽子实在是难度太大,所以又有说扔进水里的是米团,人吃的时候才裹成粽子。

除了纪念屈原说,各地的民间传说里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的。这些人物最早的是春秋时代的人,但文献里能查到的各种端午传统却比这些人物生活的时期要早,而且文献里把这些人和端午节联系在一起的记载是到魏晋前后才出现的,这时屈原、伍子胥、介子推都死了好几百年。这些传说显然是后世才增加的故事,并不是端午节的起源。

二是龙图腾崇拜说。这是闻一多先生提出的观点,闻一多考证上古的百越民族以龙为图腾,每年五月初五举行图腾祭,把粽子投入江河水里祭祀龙神,用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竞渡。龙日、龙舟节这些端午节别名来源于此。大量的出土文物和考古发掘能证实闻一多的考证,目前一般认为这是南方地区的端午习俗源头。

三是恶月恶日说。前几天我写过一篇《毒五月到底有多毒》提到过端午的习俗和民间毒五月的关系。农历五月在夏至节气前后,这段时间的特点是“阴气萌作,疫病流行。”此时正逢梅雨,高温潮湿,毒虫出没,细菌和病毒繁殖加快,湿疹、腹泻等疾病多发,传染病、瘟疫常见。古代医疗卫生条件可没现在好,这“疫病流行”表示农历五月是个很容易就要了古人命的时间段。

端午是毒五月里的九毒日中的第一个毒日,端午节里喝雄黄酒,采艾草,插菖蒲,戴香囊,烧兰草汤沐浴,都是为了避免染上疫病,祈祷健康。菖节、蒲节、浴兰节的名称,都能体现恶月恶日的传统。

这恶月恶日说被认为是北方的端午习俗传统。

四是夏至说。整个毒五月的核心其实就是夏至。夏至的特点是太阳直射点照到北回归线后开始往南返,在中国的哲学观念里夏至是阳极阴生、一阴来姤的时间,从阳气旺盛转为阴气开始滋生,各种不好的东西都开始冒头跑出来了。在我看来,恶月恶日说的源头就是夏至。好多端午的别名:端阳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都可以看见夏至的影子。

端阳节:夏至为阳极转衰的关键点,夏至这一刻,阳最盛最正,“端”是正的意思,阳之正,就是“端阳”,端阳节便是夏至。

天中节:“天中”字面意思是天的中心,夏至这天正午的太阳高度最高,离天心最近,夏至午时,日在中天,阳气至极,天中就是夏至。唐代的《岁华纪丽》对端午节的解释是:“日叶(xié)正阳,时当中夏。”意思是端午节时太阳正好合于正阳的位置,时间是夏季的正中间。“正阳”就是“日中”,是日在天中,只有在夏至,太阳才能合于正阳。

至于夏节,夏至是中国最早测定的四个节气,这四个节气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代表的就是正点的春夏秋冬,夏节本就是夏至。

五月节,在中国历法里,五月必须包括夏至节气,夏至就是五月的坐标,这五月节,难道不是夏至?

另外,根据各种民俗文献资料的记载,现在端午节的很多习俗在从前就是夏至的。如南朝《荆楚岁时记》里就记载时人吃粽子是在夏至而不是五月五日:“夏至节日食粽。周处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

粽子也叫角黍,《齐民要术》引《风土记》注云:“黏黍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也。”意思是裹粽子的方法就是对当时时令阴阳二气相互包裹、没有分散的一个象征。《礼记·月令》:“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夏至日是阴阳在争夺的时候,阴阳二气还互相融合,夏至过后,才一阴起,阴阳分,《风土记》注里对角黍包法的解释,正是夏至的特点。

至于划龙舟,栓五色丝线,以五色印装饰门户等端午的活动,也有不少资料提到是从前夏至里的习俗。

综合四种说法来看,午月的夏至是端午古老的源头,龙图腾可能是南方的端午源头,屈原是后来补充的传说。

中国古老的节日往往会从节气时间转向农历时间,最初节气即节日,使用干支纪日后,会把节日时间改在节气前后的干支日期里,数字纪日普遍了,又会把干支日期改为数字日期。比如上巳节的源头有可能是远古的春分,后来演变为干支纪日里的三月第一个巳日,之后又演变成数字纪日里的三月三日。

端午节的源头是夏至节气,天中节等名称就是这个阶段的反映;之后时间改在了五月或午月的第一个午日,体现在端午节和重午节的名称里;再往后又改在了五月初五,体现在端五节和重五节的名称里。端午节融汇了夏至和午月的习俗,并不断注入如屈原故事等新的内容,最终成为一个复杂的民俗文化聚合体。

不过,即使端午节的核心是夏至和午月,历史上人们最喜欢的端午节故事始终都是屈原。文人写端午总要写到屈原: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和端午

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在端午节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集体选择了屈原作为端午节的载体,这和选择介子推作为寒食节的载体一样,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众价值观的体现。

闻一多说:“如果我们还要让这节日存在,就得给他装进一个我们时代所需要的意义。但为这意义着想,哪有比屈原的死更适当的象征?是谁首先撒的谎,说端午节起于纪念屈原,我佩服他那无上的智慧!”

中国几乎每个传统节日在传承中都会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七夕有“牛郎织女”,中秋有“嫦娥奔月”,清明有“介子推”,端午则有“屈原”。这些故事虽然和节日的起源并没有关系,但因了这些故事,节日才获得了新的生命,得以传承发展,进入人们的生活。

所以,端午节就如一个小姑娘,几千年来,一代代的劳动人民孜孜不倦地从自己的审美和需求出发,热情地打扮她,丰富她,一会给她穿件布衫,一会给她添条纱裙,一会给她披个棉袄,一会穿个夹克,一会给她戴朵鲜花,一会给她插个步摇,一会给她描个眉毛,一会涂个口红,今天又给她来个要安康去快乐,于是,这小姑娘越来越丰盛,越来越多姿多彩、眼花缭乱。

我这么比喻绝无贬义,一个节日,唯有丰富,才能符合不同人的需要,也才能有生命力,我们今天才能放假happy。

不能被丰富和打扮的节日早就死在历史的深处了。

所以,端午喜欢安康还是喜欢快乐,都很好,但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鄙视别人。

要知道,中国历史上,连清明节也是快乐的呢。

别以为清明节就只是“路上行人欲断魂。”历史上记载,扫完墓、断过魂后,人们一转眼就开始踏青游玩,饮宴聚会开party。宋朝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写到: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杨柳属流莺。

不过,和端午节怎么能祝快乐一样,清明节又怎么能玩乐呢?唐朝皇帝就看不顺眼,下过几道诏令禁止民间在“送葬之时,共为欢饮”。《唐会要》还记载,唐高宗李治在622年发过一道诏令:

“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

李治认为扫完墓就开心地玩,伤风败俗,不可容忍,要知道,孔子可是“于是日哭,则不歌”的,当然决不能让清明玩乐的事情继续发生了。可是,人们的快乐你怎么去禁?但皇帝总有办法的,李治剑走边锋,他把扫墓给禁了,我不许你扫墓了,你总不能扫完墓之后happy了吧。

但是,然并卵,老百姓不但舞照跳,歌照唱,happy照疯狂,还墓照扫。明代《帝京景物略》说:

“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嗯,快乐吧,不以快乐为目的的节日都是耍流氓,这流氓李治耍过就好了,不需要再多几个唐高宗去维护古老的儒家礼仪。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以快乐为目的的节日都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