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士为知己者死

        摘要:探究出历史中真正的士为知己者死,是一种怎样的情怀,推翻现代人们随口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都说他是为知己者死的错误思想,改变这一种被蒙蔽的观念。

        关键词:士为知己者死,知己,功名

        引言:在战国时期,人们都认为“知己”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知己,即使是死,也在所不惜。只为了一个关系好的人,不惜牺牲性命去送死,那在我们现在看来,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但为什么当时的人们要以之为一种“潮流”,成为当时人们的精神理念呢?

        首先,我们要讨论“士为知己者死”,那我们就要知道,普遍人们认为的,什么才是“士为知己者死”。

      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友谊,《诗经》中曾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而知己一词,这是出自于钟子期伯牙的故事。知音就是指双方心意相通且志同道合的人。“士为知己者死”最早源于《战国策》:

        晋毕阳之孙豫让,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去而就知伯,知伯宠之。及三晋分知氏,赵襄子最怨知伯,而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通“仇”)矣。”

        但是我认为所谓的士为知己者死,不过只是为了功名利禄,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并不是想象当中那么美好的一种精神。

        从最开始的周朝,但春秋战国,再到现在,我们虽然都说着同样的“士为知己者死”,但是,这句话中的知己,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改变了。

      最初,伯牙与钟子期的这种知音情,这种深厚的友谊,另人们羡慕不已,所以当时的士人,都将士为知己者死,并称自己内心中理想的人际关系准则,能与一个人相识相知,并友谊长久,在所有人都不理解你的时候,还有那么一个人,他真正的理解你,这是古代多少士人所期望的。但是,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士阶层的兴起,知己一词不单单只是相识相知,互相理解的一个代名词了。

        先看《史记》中,那些所谓的士和知己,你并没有多少是情投意合,是相知的,反而更多的石金钱和功名利禄交易。当时人们把功名利禄与金钱当成知己的一个重要因素,只要你能助我功成名就,那你便是我的知己。日这时候的知己已经变成了,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物质关系,在此,我们可以将士于知己,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春秋战国,士阶层兴起前,二便是兴起后。前者,便是士与知己的关系,和但后者,却变成了互相利用,甚至说是主人与奴才,君王与臣民的关系。(不包括全部)

        在当时春秋战国,那个混乱的时代,哪一位名士,不想出人头地,被人器重,最后造就一番大事业,但是还有一些人,不仅仅只是为了功名利禄。

        例如高渐离和荆轲,他们两个最开始都是无功无名,游走世间的文人贤士,后来他们二人相识,就如遇到知音一样,彼此心意相通。在这中间,高渐离和荆轲一样,都是没有什么重大官职的人,所以,高渐离是肯定短时间内,不能帮助荆轲造就一番大事业的。但即使如此,他们还是在一起饮酒击筑,痛饮高歌,这才是真正的知音。后来荆轲刺秦失败,高渐离为了给荆轲复仇,不惜烫瞎自己的双眼,靠近秦王,最后也是刺杀失败,在秦宫被杀,这才是真正的士为知己者死。

        而为什么说士为知己者死是建立在功名的基础之上的呢。在《史记》中,刺客列传里的五位刺客,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用豫让,聂政和荆轲来举例。首先豫让,豫让本来辅佐范,中行氏,但在他们那里并没有得以重用,后来,他投靠了智伯,他在智伯那里,确是受到了重用,而后来,三家分晋,赵襄子将智伯的头颅作为饮器,用来解恨,把智伯视为知己的豫让,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喊着要为智伯报仇,一心想要杀了赵襄子。到这里先停下来,看看前面,豫让明明也辅佐了,范、中行氏,但在他们被智伯杀后,非但没有为他们报仇,反而投靠了杀了他们的智伯,而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前面已经讲过,豫让在,范、中行氏那里,根本得不到重用,他认为范、中行氏根本就不是理解他的君王,既然如此,又有什么理由去为他们报仇呢,他投靠了智伯后,得到了智伯的赏识,所以在赵襄子杀了智伯之后,心中十分仇恨。在豫让心中,别人怎样对他,他就如何回报别人。所以,他也是因为他在智伯那里受到了重用,才想要报答他的。

        然而聂政,聂政本是一位侠客,一位勇者,但因为杀了人,就带着自己的母亲,躲到了市井做了一个屠夫。同时,严仲子正在寻找可以刺杀韩相国的勇者,后来,他便找到了聂政,本来聂政因为还要照顾自己的母亲,而拒绝了他,但严仲子仍不放弃,送黄金千两给他,聂政非常感谢他,但由于要照顾老母,还是推辞了,后来聂政的母亲离世,聂政为报答严仲子的“知遇”之恩,便答应他去刺杀韩相国,而韩相国也不是一般人,聂政知道,此去也不会回来,但他还是去了。最后,聂政杀了韩相国,他怕拖累自己的姐姐和严仲子,自毁容貌,自杀了。聂政被暴尸于市,聂政的姐姐不甘心让自己的弟弟就这样死去,便去认尸,最后死在了聂政身边。而到了这时,根本没有严仲子的踪迹,如果严仲子真的把聂政当成知己的话,当聂政死的时候他不可能无动于衷,如果他把聂政当知己,他会像伯牙那样,永生不在弹琴,像后来的高渐离一样,为荆轲报仇,去刺杀秦王。严仲子只是利用聂政,而聂政也只是报答严仲子赏识他。

      下来是荆轲,荆轲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就是荆轲受到燕太子丹的指示,去刺杀秦王最后失败。在人们的眼里,荆轲是一个为天下百姓而死的英雄,即使自己不是燕国人,也要帮助燕太子丹,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不是燕国人还要帮燕太子丹,士为知己者死?其实荆轲也是一个想要有一番大作为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史记·刺客列传》中,有一个比较被人不注意的细节就是,荆轲在遇到太子丹之前,他首先是自己去找盖聂论剑,但两人论剑不和,荆轲就走了,后来荆轲走到勾践那里下棋,但两人又发生争执,荆轲又离开了,然后荆轲就遇到了高渐离和屠夫,最后才被引荐到太子丹那里的。而荆轲又为什么要周游那么多地方,那么多国家呢?如果想不出,想想孔子当时为什么要周游列国?为了得到重用,赏识对不对,没错,荆轲也是如此,他去了那么多地方,只是为了得到赏识,最后被太子丹重用,而太子丹对荆轲也只是利用,这毫无疑问,去刺杀秦王,绝对是九死一生的事,在易水送别时,荆轲一直在等一个人,但是太子丹认为他是在拖延时间,不断的催促他,如果是真的知己的话,怎么会催着荆轲去刺秦王,这毫无疑问是逼着荆轲赶紧去送死啊,所以他们之间,也并不是“知己”。

      这几个刺客身上的共同点都是想要得到赏识,最终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现在人们评价历史人物,评价从古流传至今的精神的时候,尤其是像这些刺客一样,为了什么人或事,壮烈牺牲或付出了什么残酷的代价的这些人,就都会评价他们是“士为知己者死”,但是,真正的士为知己者死并不是他们所想的那么壮烈,英勇,重情重义。那个年代的“士为知己者死”和“知己”已经是有区别的,所以,荆轲,豫让,聂政,他们都不是为“知己”而死的,他们之中谁不是开始碌碌无为,最后被某一个高官看中后,重用他们,他们才不惜牺牲生命去帮助那些高官。而所谓的“士为知己者死”也只是为了功名的士,为了报答赏识他们的主(也就是所谓的知己),而牺牲。

        所以,“士为知己者死”也并不是我们曾经理解中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不受世俗浸染的精神,相反,它正是由世俗而来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士为知己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