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视和自私是人性的弱点,不是某个人的弱点。
我并不讨厌坐地铁,因为可以观察形形色色的人。今天在地铁上,发现了两处令我印象深刻的场景。
场景一:iPhone用户,打开了AssistiveTouch,跟别人微信聊天的时候,调整它的位置不至于阻挡文字消息。打开阅读软件后,又把它挪到了左上角。
场景二:安卓手机用户(不说手机品牌了,担心别人说是黑),打开官方保护套,屏幕无响应,点击屏幕依然无响应,摁电源键,点亮屏幕滑动手势解锁。在主页面下拉两次,没有拉出通知中心,点开安全管家,开始各种的清理垃圾、释放内存。如此操作了将近10分钟,在安全管家里获得了100分,然而愉快地打开微信,和别人开始聊天。
iPhone用户使用AssistiveTouch牺牲了体验,无论是home键本身的体验还是小白点造成的屏幕观感上的体验;另外还额外付出了时间,就像场景一描述的那样,我在用小白点的时候也经常出现,调整它位置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一个可以接受的体验。使用AssistiveTouch获得了对home键的保护,毕竟在国内换一个home键的成本还是蛮高的。
然而,iPhone的home键点击测试是10万次以上,一天点击一百次,也可以用将近三年,恐怕三年后也要换机了。为什么大部分用户宁可放弃体验多付出时间,也要选择用小白点呢?
安卓手机卡顿,既有它根本性的问题,也有厂家的原因,尤其是国内手机厂商做的一些奇奇怪怪的ROM(有些恬不知耻的称自己为OS),多种因素交织,让大部分安卓用户养成了手机就要经常清理,安全管家有用,100分就是比80分速度快的认识。
其实再频繁地清理和释放,如果用户自己不会设置和优化,带来的效果其实很有限。然而,并不能要求用户要懂这些东西。
以上两个场景,其实很明显地体现出了人性的两个弱点:短视和自私。
短视让人们更注重当前的、现实的、物质的,而对于长远的、虚拟的、精神的缺乏重视。比如场景一里的iPhone用户,换一个home键花费不少,这是很直接的结果;而体验上的牺牲,时间上的浪费,因为是长远的、虚拟的,便不太容易引起人们同等的重视,哪怕那些对个体而言更有意义。场景二的情况类似,用户可以通过学习掌握一些设置和优化的技巧,来提高手机的运行速度,但大部分用户不会选择这样做,因为学习这些方法和技巧,困难是当前的、现实的,而收益是长远的、虚拟的,短视会让人们放大当前的困难而对长远的收益持悲观态度。所以会选择时常去进行清理操作,虽然每次只花几分钟,日积月累的时间也很多,却也不愿意付出一定时间(一般情况比日积月累的要少)学习相关的技巧。
自私让人们更关注自我而忽视整体,更相信特例而忽视概率。home键损坏是个小概率事件,但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小概率事件。安卓清理有效也是个小概率事件,每个人同样认为自己也会中那个小概率事件。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比如买彩票或者各种抽奖活动。当面临直接的收益或直接的损失时,哪怕是个体小概率事件,但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代表了那个体小概率。
2、人们习惯把希望寄托于环境的自我修复和人的改变。
我上初中的时候,老师会把一些不学习的孩子安排到教室后排,然后慢慢地会形成两块区域。彼时,有一个现象:到初三时,这些不学习的孩子有大部分会退学(有主动,有被动)。我极讨厌他们上课时的肆意妄为和吵闹,一直期盼着他们陆续的退学后,班内的环境会变好。到后来,退学的有好多,环境谈不上改变,而我自己却在这种等待中,浪费了大把的时间。
后来也经历过其他的事,也发现其他的人,总是喜欢讲“船到桥头自然直”,然后守着这句话,期待着环境变好,而自己并不做任何的准备。实际上,指望环境的自我变化,只会越来越糟。因为自然的本能是趋向无序,也就是熵增大。而人们期望的环境变好,是变为有序,如果没有做功,是肯定不可能达到的。
人们对环境自我修复的期望,更像是一种对于群体性行为的期望。简单点说,群体中,自己不做也总有别人去做,只要有人做,表现出来的就像是环境在自我修复。可是群体行为更多地反而是感性的、无序的。
同样,在寄托于环境自我修复的同时,也幻想着环境中人的改变。为什么会期待一个人短时间的改变呢,尤其是在企业管理里?我觉得,可能是受泰勒等的企业管理理念的影响,每个人都是企业的组成部分,是补丁,是配件,那自然是可以调整、改造的。比如,工作中,一个团队,张三并不适合,但是团队管理者希望通过几个月的改进,让他变得适合。
然而,从开始磨合到合作无间,并非是因为团队里的人做出来多大的改变,而是这些人适合组成一个团队。张三对于团队不合适,指望通过几个月的时间,把他改造成合适的,成功率极低且付出的成本太高,远不如重新找一个。一个良好的团队,是因为人合适,不是因为把不合适的人改造成了合适的人。
3、对明天计划的很好,但缺少昨天的总结和今天的实施。
很多人喜欢做计划,年计划、月计划……做计划这件事,本身是挺好的,给我们以指引和提示,帮助我们更有方向性和条理性。但计划这件事,总还是停留在想的阶段。人们更愿意做计划,相对而言,缺少对昨天的总结和今天的实施。
为什么呢?因为这三件事,计划是最容易的,而且是最能带来愉悦的。
计划是对明天、未来的畅想,主要是期望目标的达成和实施的安排。对自己未来的畅想,人们都是光明的、远大的、美好的,这些畅想,在给我们前进动力的同时,也会给我们愉悦感。想象着自己的理想状态,想象着怎么达成,想象着达成后生活的美好,这些都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今天的实施要面临一个个的困难,这本身就是一种苦恼。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可能又会出现计划之外的问题,需要随机应变地对付。实施过程,需要付出精力、时间,需要自己很强的自制力(我始终认为,自制力也是一种可消耗的资源),这自然没有单纯的畅想愉悦。
总结,比较起来则更困难。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能够完全按照设定的计划达成目标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对于个人而言,总结意味着他要面临自己的失败,甚至持续地失败。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坦诚地、淡然地面对自己的失败。对于大部人而言,失败造成的影响是对自己的否定,这比解决问题带来的心理压力更大。
比较这三件事的难度和对心理的影响,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人计划做得天衣无缝,但最后千疮百孔。对个人、团队或公司而言,关于未来的畅想最容易,但如何做好当下,解决一个个问题,总结一次次得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