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4.25 修行记录
1
《金刚经》011(五)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个“我”是佛说的,是吧?讲“无我”的时候,看到这个“我”马上就要跳起来了,是吧?别跳!这个“我”是佛说的,假名我,无所谓,这个不是讲实有的“我”,没关系的。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里的“灭度”可不是超度哦。“灭度”,就是让他度脱到究竟的“灭”,就是令一切众生都能够到达究竟的彼岸。
那么“涅槃”是什么呢?“涅槃”要分“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我们就按照一般的讲吧,不讲得太细了。“有余涅槃”呢,比如说罗汉,他证果以后,还有身体留下的,这个时候我们就称为“有余涅槃”。
而“无余涅槃”呢,一般来说就是罗汉圆寂以后,就称为“无余涅槃”了。我们不讲得太细了,现在讲了你们也分不太清楚,只能是泛泛的。我们这个微课堂的背景,不算是很正式地讲经,大家稍微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前面是讲要度众生,这样帮助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得到了究竟的解脱以后,还必须要有智慧,就是“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也就是说,这个里面有两个部分,前面“渡众生”是他的慈悲或者菩提心的部分,后面“众生谛实无”是他的智慧的部分。“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放在一起是完整的意思——没有实有的众生,灭度的众生也不是实有的众生,就是要以“空”相应的智慧去利益一切众生。
为什么要利益一切众生呢?我曾经听到过某位有名的法师在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说:“因为不度众生不能成佛。”呵呵,“因为不度众生不能成佛”,这个说法就和吕洞宾是一样的了——度到多少众生成地仙,度到多少成天仙,度到多少成大罗神仙……道教有这个说法,佛教不是这个说法!为什么要度众生呢?你要搞清楚,是因为苦,因为众生苦!
昨天还有人跟我讲“留惑润生”,这个一定要小心!大乘佛法当中的成佛的方法和小乘的是不一样的,大乘是不讲“留惑润生”的。《瑜伽师地论》里面讲得很清楚,大乘的菩萨相比声闻乘的罗汉、行者等等,应该要更加急切地断烦恼,越快越好。而“留惑润生”呢,是留着烦恼不断呢,不行!留着烦恼不断,这个不是大乘的说法,是小乘的说法。小乘的说法,佛是要达到资粮道的中品以后,留烦恼不断,于三大阿僧祇劫积累福德资粮,百劫修相好,最后才在菩提树下从上品资粮道一坐而成佛的。小乘的这种说法,释迦牟尼佛是“留惑润生”的。大乘不是这么说的,是从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修道里面还分为十地,然后再成佛的。
那么,我们一定要能够认知到苦,如果你自己不认知到苦的话,你不会觉得众生苦的。你自己要学佛,也要有这些断烦恼的方法,自己一定要去断。你先要觉得苦,然后去断烦恼,这样才会觉得众生苦,才能帮助他们断烦恼。不是自己在这里享受,不是我们在这里玩。
昨天那个人跟我讲的时候,还说看到“留惑润生”,觉得大乘菩萨很伟大,他很激动等等。呵呵,这个真的是有点好笑啊!很可惜啊!对错误的理论很相应呢……不是这样的。我们学佛的时候,应该多带点理性。感性的东西,我们在平时已经用得太多了,先把这些感性的东西放在边上吧。别还没学多少,先把自己感动了,最后仔细一分析,自己还理解错了。我们真的是很容易自己感动自己啊!
2
宽容不代表不处理事情,明白吗?
3
一方面多学习、请教、思考,另一方面不要着急,好好努力,因缘会慢慢呈现。
4
地藏经是大愿地藏菩萨的行谊,佛陀慈心宣说,处处慈悲、处处光明,经中也提到至心读诵的殊胜利益,可是很多人宁可听信“有人说”,也不信佛说,何其颠倒?
所谓招鬼招阴之说,更不如说是引发了自己内心的“鬼”,妄想、怀疑、恐惧、自私……那没事也会想出事来;如果真的一心与地藏菩萨相应,心里充满对三宝的信心、感恩、皈依以及对众生的慈悲,又何怕之有呢?
5
做工作,不能只看自己苦不苦、累不累,还要看大众的需要。如果只想着自己,心里就会很逼迫、痛苦;如果多想想别人、集体,把内心的负担去掉,身体也不会那么疲倦了,人是身心相连、身心相依的。
6
理论上是这样,但如何让“行善多于行恶”?必须在内心上用功,因为人的行为是由心念决定的,但人最难的就是控制自己的心。如果认识不到烦恼、控制不了烦恼,就无法避免造恶业。而且,人生不仅是当下的业,过去无数生以来,还有无量的善恶种子埋藏在生命深处,等待合适的因缘感果。起烦恼就会润发恶业感果,正念与善念就会引发善业感果。
所以修行就是要让自己内心一直起善法,不起烦恼,一直引发善的因缘感果,避免恶的因缘感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忏悔业障、净化烦恼,这样生命就会越来越好。
7
业的轻重,受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则关乎内心的状态,如内心是殷重还是轻忽、是猛利还是泛泛、是长期还是短时等。要注意的是,嗔恨是最猛利的烦恼,人嗔恨时,内心的“力道”远远大于平常的“善心”,而且往往记恨一个人的时间比念恩要长。
二是关乎造业的对象。对父母、师长、三宝等所造的业很重,就犹如肥沃的田地,随便种什么种子,都容易长得很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