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无罪,丧无罪

高考刚过去,意料之外又好像情理之中的,看到了考生自杀的新闻:

高考首日,辽宁一复读生跳楼身亡,据了解,该男生21岁,家长称是考前压力太大所致。

意料之外的是,在国家大力提倡给学生减负减压的大背景下,高考之后正是结束一个史诗级副本,享受青春大展宏图的好时光,为什么有人选择在这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情理之中的是,这样的事似乎已经不是第一次,甚至已经不是第二第三次发生了。

点开微博评论,哀其不幸表示逝者安息的有之,同情学生父母的有之,批评社会夸大高考重要性的有之,自然也不乏“怒其不争”的:

“这不傻X么”

“巨婴时代”

“这时候跳楼?抗压能力太差”

“这点压力都承受不了?我当年吃过酒店后堂狗碗里的剩饭,睡过桥洞,是不是早该投胎”

“就这点心理素质,考完出来工作了有什么用,被老板骂两句是不是也哭死哭活跳楼啊?”

他们隔着屏幕,不由分说的给自杀的学生贴上了“玻璃心”的标签。尖锐的说教下,有多少人关心过他们经历了什么,为何对人生如此悲观,以至于选择了提前结束?选择自杀的,真的是旁观者口中所说的“LOSER”吗?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关于留学生自杀倾向的调查,结果触目惊心:7000份样本中,竟然有超过一半人有过自杀的念头。

在不少人眼里,留学生不都是家境宽裕,生活潇洒,似乎旅行聚会吃喝玩乐就是生活的全部,“镀金”后回国也不会有太大的就业压力,和抑郁自杀沾不上一点边。

难道是在国外沾上了不好的习气?还记得前些年在寝室自杀的美国留学生薇薇吗,喜欢读书,喜欢弹琴和唱歌,与周围的人也相处融洽,这个弟弟妹妹眼中的榜样,却突然地把生命定格在最美好的年纪。

突然吗?事实上,多数心理疾病的信号首次出现,都是在18至24岁的时候。可怕的是这个时候的一些情绪波动,往往被解读为幼稚和矫情,不够勇敢来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但是年轻人眼里的一点点悲伤往往比天还大,更别说我爱的人不爱我隔壁还住着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更别说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了。

草草结束自己生命当然不可取,但自杀不是原罪。谁也不愿意崩溃,也已经撑了很久,只是没等到有人搬走背上所有的稻草,被最后一根压垮。


怎么办呢?洗脑似的灌输:“努力就会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之类的励志信息?出发点是好的,效果也不差。

可是鸡汤喝的多了,好像痛苦也变得浪漫了,应该注意。前段时间被各国网络封杀的蓝鲸游戏,原理之一正是利用了这种“痛苦正当化“的心理,游戏开发者通过列举”super(超级)、sunny(阳光明媚)、;smart(聪明的)等单词,毫无逻辑的给出一个S开头的都是积极意义的词语的结论,诱导青少年“suicide(自杀)”也是美好的。

痛苦不是浪漫,痛苦就是痛苦。正视自己的痛苦,才能更好的适应和解决它。让人欣慰的是,不少小伙伴都能很好地看待生活中的不顺,或吐槽或自嘲来疏解情绪。于是,“丧文化”出现了。


我妈很不理解,读书的时候,每次出现什么学生自杀的新闻,母上就马上打电话来“嘘寒问暖“,我很疑惑,我一五讲四美三好青年,咋就让她担心我会想不开呢?偶然翻看自己朋友圈才知道原因:和很多小伙伴一样,我偶尔会发一些“我已经是个废人了”的开玩笑的话,没想到自嘲之词却让家人担心了。

无论是从朋友圈刷屏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还是中岛美嘉的《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的大火,各种表情包、毒鸡汤层出不穷,“丧文化”看起来消极绝望,但偏偏让年轻人着迷,于是长辈们大惊,生怕一代人就要毁在“不良风气”里,人民日报也马上发表评论表示《青年人应该原理丧文化侵蚀,别当没志向的行尸走肉》。

放松一点,不用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我们虽然没有军人般的刚韧坚强,也没有那么脆弱:学习压力真的好大好害怕让父母失望,说一句“不想学习,只想当一个堕落的富婆”然后又咬牙看书到深夜;被老板骂几句就躲到厕所里哭的姑娘,擦干眼泪又开始整理数据写报告了。


“正能量”鸡汤味太浓不好消化,“丧文化”是在生活节奏太快社会压力太大的当下给自己的解压。我们发现上天没给我们开主角光环,生活也不是大团圆电视剧,没有那么多逆袭,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人屈指可数,“丧”,不过是对世界温和的,带一点自嘲的反抗。

丧,是因为我们认识,并且勇敢地承认生活真的不像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就算觉得日子太难举步维艰一片黑暗,发几个表情包自嘲,又一点点坚持了下来。比起坚信“努力就会成功”,说着“努力也不一定会成功啊”但是还是咬着牙继续努力着,是属于我们的勇气和担当。

自杀无罪,丧无罪。

最后,大家都撑的很辛苦,但死亡绝对不是最好的解脱,丧着丧着就放弃了生活的话,一点都不酷。



谢谢你看到这里。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关注公众号:她智商高达五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杀无罪,丧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