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智慧与世俗生活

图片发自App

都说,独行快,众行远。此话当真。

最近跟一位信仰基督教的朋友聊,她说她的兄弟姐妹遍天下,她之所以现在感到生活充满了力量,多亏了从同行的道友中间获得许多精神上的支持。

我听了她的话好生羡慕。因为学习佛法跟基督教还是有点不太一样,虽然信仰佛教的信众也不少,但是大家对佛法的理解水平参差不齐,学习佛法的初衷也大相径庭。所以 要在这个群体中能够遇到与自己志同道合 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的道友,还是有点不太容易的。

所以很多时候虽然知道众行远的道理,但还是只能独自修行。

但是独自修行吧,确实有时产生了困惑无人探讨,也容易自己钻进牛角尖出不来。最近我就遇到了一个困惑:

看了达摩难陀法师的 如何无忧无惧过生活 这本书,又因殊胜因缘得闻龙泉寺华严经讲经会,忽然对于人生苦的来源以及我执的虚妄有了更多的感悟。
但同时又生起一个困惑。如果说人生一切都无常,没有什么值得执着的,我们拥有的任何东西都终将逝去,而且我们越是渴求的东西就越会给我们带来痛苦。那么,人生还要追求什么快乐吗?追求快乐不就是在制造痛苦吗?如此推理,那人生是不是都不要欢笑了?可是如果人生既不快乐也无痛苦永远一片死寂沉沉,听起来也好可怕,那样的静如死水的人生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

为了想明白这个问题,我苦思冥想了一整天,最后终于在听学诚大和尚的一篇开示的时候获得了了悟。

什么人比较容易感到幸福?学诚法师说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对生活要求比较低的人,他们极易感到满足,对生活没有什么苛求;另一种人是心中常有他人的人,他们很少想着自己的苦乐,而总想着他人的苦乐。

学修过程中有时候会把自己绕进去,不是佛法不好,而是自己误解了佛法的真谛。

虽然说人生无常,有很多东西都是不值得执着的,但是并不是说因为这样就我们什么快乐都不去追求,什么世俗的活动都不去做了。

而是我们身在世俗生活中,要用心认清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的意义,不是为自己而做,而是要去利益他;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不去过多苛求,而是常学会感恩,懂得知足。

这样我们生活在世俗中,做每一件事情也能够获得真正的无苦之乐。

学习佛法,不是为了像哲学家一样苦苦的思考,思考到人生越来越觉得苦,学习佛法是要领悟其中的智慧,用这些智慧来解脱我们思想上的桎梏和困扰,使我们活得更加轻松 更加自在。

学习佛法的要义,就是要运用佛法智慧,使我们有限的人生能够更多趋近于减少痛苦,获得自在的快乐。

所以要把佛法的道理和世俗生活很好的结合起来,要找到二者之间的一个平衡。过于钻牛角尖,过于追求某一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

其实宗教对于世俗生活的意义也在于此。现在许多大德高僧和宗教界的领袖也都在提倡宗教的社会化 世俗化,宗教应该要服务社会,而不是使人脱离社会或者把那些经典束之高阁。

我们学习佛法,不是为了看破红尘出家隐遁,而是为了提升自己面对世俗人世的智慧和内心的力量。

我们既不要深陷于世俗的种种物欲横流和痛苦烦扰,也不要成为一个消极避世无所作为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佛法智慧与世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