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一)

以为习惯北京的寒,没想到在没有暖气的合肥还是冻成了狗。

站台等待出租车的旅客排成了两条长龙,搓着手,哈着寒气,听着滴滴师傅婉拒的话,已经接近凌晨的合肥南站,我还着急赶到绩溪路吃一碗热汤面呢。

夜703的站台零星的几个人,应该是刚走过一班车。夹杂着烟草味的寒风迎面扑来,抬起头,想起来这公共场所没有全面禁烟吧,北京是有全面禁烟的,一场霾就全部还了回来。

车子经过合肥设计院,轻微的拥堵,不禁感叹,这些年中国发展的都很快,小小的城市在凌晨的时候,还是灯火通明。这座城市的入睡时间,也是越来越晚了吧。

我大概是六年前第一次到的合肥,忘了是火车还是汽车,不喜欢这座城市,城市的空间太小,规划的初衷就不是大城市的格局吧,高架桥高高的耸立,四周的路穿插其间,最初的合肥也没想到城市的道路资源会是这么紧张吧,最初的中国也没有料到,这座中部没有任何优势的小城现在也近乎拥有了近千万的人口。也许是道路没法在堆砌,也许是预见会有更大的机遇,巢湖成了合肥的内湖,省政府也远远的迁出老城区。新城的路应该很宽,发展的路也应该很宽吧。

两大碗肉丸子面,担心火候不到,最后肉丸子都成了肉末,细碎稠密,加上翠绿的菠菜滴上几滴香油,拎着皮箱被冻的发红的手捧着热腾的碗,暖了手,也暖了合肥的冬。

下午一点发的车,六点多才赶回家合肥到家的时间,也刚刚是北京到合肥的时间吧。

合肥汽车客运动东站,是我最熟悉的车站吧,我也只在这一个车站做过车,基本都是往返家和合肥之间,只有一次去了马鞍山,第二年发生了马和轮渡失事的事情,当时暗暗心惊,还好早一年去的。

大多数地方的省内客运站的站台都是按目的地排的吧,往常人数不多的客运站,这个时候的人是一定多的,往家的站台和霍邱利辛方向的车次混在一起,想想大概几年之前,利辛还是属于阜阳市辖的,现在知道是归哪个市了,也许是淮北吧。阜阳自从那年除了事之后,这个皖西北重镇被拆分的已经不成样子了。现在不管是长江城市群还是合芜蚌试验区都没有这个偏处皖西北小城的一席之地。雄心勃勃的河南,规划着雄心勃勃的中原特区,囊括了山东的菏泽安徽的阜阳,毕竟不是亲生的孩子,又有谁会疼呢?还有被冷落的苏北的徐州,民议纷纷地淮海省,也想囊括这个人口众多的淮颍之地。无论是中原经济特区还是淮海省得规划,这座皖西北的小城,都是边缘的角色,我在想属于我们家乡的角色应该是保护好颍淮的环境吧,既然自己发展不好,那就只能挣发展好的地方的钱,一个又一个旅游项目希望不是政府的好大喜功。

到家的路一项和平顺,没有隧道,没有盘山,路过淮南可以看到土丘似的八公山吧,淮南,想起了拆迁的安徽理工的教学楼,中国的城市千篇一律,除了行政的区分,其他的区别又有什么?钢筋混凝土的城堡,一座和两座有什么区别。北京抛弃梁陈方案也许就是给中国的城市发展开了一个不好的头,曾经看好南京,不管是雨污分流还是法国梧桐的移植,都像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学者爱护易碎的文物的感觉,可是南京的贪腐案,让一切都变了味道,但至少玄武湖不需要门票了。

正式地势的平坦,才能有皖北肥沃的土地,温润的颍淮河水,孕育了千万人口,若是有机遇,这里何尝不能诞生一个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市。

取完车票,静静的站在一旁,打量着嘻嘻闹闹的车站,脸上洋溢着的不管是焦急,兴奋,还是平静,都知道,这是一个点,是家乡,也是他乡。

你可能感兴趣的:(归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