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招识别那些欺骗你的“数字”

今天早上我听吴晓波老师的语音的时候,了解到其对人口红利另一维度的思考,觉得颇有道理,今天跟大家聊下引发的思考。

关于人口红利,我们很多人都理解,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我国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就是处于人口红利的时期。

然而近几年,很多说法都是,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人口红利已逐渐消退,人工成本提高,稍有不慎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并且通过各类数据展现,我对人口红利已过,这一概念有了很强的认同。

但吴晓波老师却指出,所谓的人口红利,不应简单指一个年龄段的人口数,而更应是企业真正需求的人口数,我国15-59岁的人口占比虽然下降,但是这类人群中接受教育的比例大幅度上升,适合企业用工需求的人群,实则增加了。除了大学教育外,还有如著名的蓝翔、新东方等技能类学校,同样提升了适龄人群的一些基本技能。

两招识别那些欺骗你的“数字”_第1张图片

当然人口红利的这个例子,举的并不好,而我想表明的是,以往我们容易受一些语言蒙骗,后来变聪明了,相信“用数据说话”,但更惨的是,面对一些数据呈现的时候,我们会更轻易的相信,从而造成思维的误区

比如火了一整年的共享单车,上周ofo又融资了七亿美金。多家共享单车都提出一个概念,那就是车辆越多,越能够占领市场,毕竟用户需要能够在身边不远处,轻松的找到一辆单车。因此多家共享单车公司,常会比车辆的投放量,有的甚至喊到,今年的目标是投放1000万辆共享单车。

我们很多人,一听这些数字,觉得很有道理啊,车越多,那么一定能赢呀;然而我们进一步思考,其实发现并不是如此,因为我们真实需要的是身边有可用的车,而不是随意一辆车,你的车辆即使投放的再多,如果因为低成本而造成大量的坏车,不能使用的,面对用户是毫无益处。

还比如对于公司股价,其实很多人并不理解,只是单纯的认为,两家企业相比,股票高的就更好,这是最低级的认知。高一级别的,就对比市值,就如同上月很多文章,谈到BAT即将改写啦,因为京东市值即将超过百度了,一般人看似觉得很有道理,纷纷转载,顺便还抱怨几句百度。

但实际上,当时京东刚做完618大促,拿一家公司在高点的市值,与另一家企业在低谷的市值相比,又有何说明意义呢?退一步说,股票市场的本质是投机的,存在泡沫的,公司的市值乃至是估值,都绝不是判断一家企业好坏的唯一标准。

两招识别那些欺骗你的“数字”_第2张图片

但由于他人提出观点时,佐以数据,导致我们会更加容易相信。而破局之法,在我看来为两点:

一、首先要理解数据的概念,一些文章和说法中,引用的数据到底是何含义,这是我们第一步需要认知的,包括上面提到的“股价”二字,几乎所有人都听过,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其怎么来的,代表着什么呢?不知道具体这个词的概念,只凭前面的那个数字,我们很容易被蒙蔽。

二、其次谨记防止概念混淆,我借用共享单车这个案例,这是因为相信车多可以获胜,于是有些公司用低价策略,铺放了大量的车,结果数月之后,这些车大多已不能使用,还无人管理,成为了给社会带来的一堆垃圾。需要车没错,但一定是可用之车,这个方是关键。

请养成遇事思考的习惯,面对数字这些看似权威的东西,谨记提高警惕。

作者孙凌,连续创业者,深耕大学生市场,认证生涯规划师,每天分享所思所想,微信公众号:创业者孙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招识别那些欺骗你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