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0小自班,从问题视角换为创造“作品”

这是选择春节23:30睡着的第36/100天。先上图:

39/70小自班,从问题视角换为创造“作品”_第1张图片
20170124 春节第二天

昨晚本来都挺好的,然后想起某童鞋在看的《鬼怪》,忍不住好奇心去看,一刷就到了1点。结果,就这样子啦!如果从通常的角度看,是又出问题了!不过,听完动机在杭州老师有关转变的知乎live(https://www.zhihu.com/lives/792748165957844992),看他推荐的《最小阻力之路》(据说简体中文版还在制作中),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的焦虑是改变的动力。一个问题面对了,总会不断调整甚至削弱,所以焦虑会逐渐降低,动力也逐渐衰减。结果,为了保持有动力,就需要不断有焦虑。逐渐的,“问题思维”变成不断需要“繁殖问题”的心智模式,人陷在问题中——来自外界的压力与驱动,而非内在自我创造的驱动力。

与此类似的,大概可以说说“打卡思维”。很多人进入社群,觉得有人监督打卡,就可以督促自己想做的事情。诚然,自控力是可以传染的,不过再“传染”都是外在的动力,无法激发自己内心对成长的真正渴望——不需要打卡和他人督促,都愿意去做,享受做的过程的快感。比如很多人跑步、冥想或者学习,或者小孩子玩沙子。你问小孩子为什么玩?不为什么,只是玩,很开心,仅此而已。

举个栗子,现在我挺厌倦打卡,发现如果有外力催促我打卡,一件本来想做的事情变得异常复杂,甚至不想做了。挺反感外力督促的,反倒是不催,让我自己安排,我会很上心,用各种方式方法验证和支持自己先做、多做、多做到。反复拿几件事情尝试,比如控制饮食、跑步、运动、早睡早起、素食、化妆、读书,只要是自己觉得重要,自己想做的都会努力。哪怕挑战失败了也觉得值得,并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至少自己尝试了。

拿化妆这件事,这么多年一直有朋友反复说,一直无动于衷,尤其是听到有人说打扮漂亮,男生喜欢的话更嗤之以鼻,反而更不肯花心思。虽然我不是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者,不过要活就为自己活,坚决不为其他任何人活(无论男女)。元旦时心念一动,“化妆时为了外化内在之美”,顿觉畅快,也有动力去描眉啦!

不过,把“打卡”换成记录倒是可以接受,我很喜欢每天记录。比如吃了什么,什么时候睡,每天一个俯卧撑的微习惯坚持得如何等。别小瞧每天记录的习惯,它启动我们的觉察能力,让我们了解自己的生活状态变化,对自己了解越来越多,自知之明是自我管理的第一步。另外,也让自己不再纠结问题,转而观察问题与自己,创造不一样的反馈模式:

我要成为一个可能的自我,有哪些可能?
我要做哪些尝试?可能有哪些反馈?行动清单是什么,最小一步是什么?

人生难免问题与难题,对于“问题思维”的人,一切的出发点是问题引发的焦虑,如同在流沙上盖房子,哪怕盖别墅都不过梦幻泡影。而创造思维激发一个人自我的内心驱动力,就像一棵深植于大地的树木,哪怕再弱小总会不断向上生长,问题与难题变成过程中的“肥料”与“养料”。

还拿化妆说,“总是不去化妆”对于我是一个问题,分析下去可能跟美丽的信念、为谁而美、家人教养等等盘根错节,犹如瞎子摸象摸哪块都不完整,也很难穷尽。“为外化内在之美”的“创造思维”,化妆成为其中手段之一,还可以考虑的有:

不断微笑,保持微笑
锻炼身体,规律饮食
好好睡觉(最近睡的相对有保障)
身体健康,舒服
让其他人快乐,享受传播分享的乐趣
…………

不瞒你说,最近拍照很爱自拍,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变美了,这么多年第一次这么喜欢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39/70小自班,从问题视角换为创造“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