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通货膨胀里看到了什么?

今天中午打开 twitter,本来想看看币圈大佬们的动态,但在一个叫 Vitalk Buterin 的人的 twitter 上,我看到了这张图:

你从通货膨胀里看到了什么?_第1张图片
1997-2017年 美国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化比例

看到这张图的第一反应是美国人民看病贵,上学贵,养孩子也贵。想想中国人民,情况也差不多。

但第二反应是,真实情况是这样么?

我顺着网页上的连接,最终找到了图片的出处,按照作者的解释:这张图描述的是,1997年至2017年,21年中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化比例;其中 wages 一项是受调查者的平均时薪的变化比例,可以看做人力这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也可以看做是美国人民的平均收入变化情况;图中那条黑线是这21年中总的 CPI 的变化比例[1]

这张图缺少什么信息?

21 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今天的食物已经不是21年前的食物。今天的医疗已经不是21年前的医疗。

这张图缺少的第一个信息是关于商品的质量如何变化的信息。

如果面包的质量好了一倍,而价格只增加了 50%,那么买面包其实是更实惠了。其他商品的价格变化,可能也和服务质量有关,比如医疗,比如婴幼儿奶粉。当然,服务质量的变化很难像价格一样量化,不同商品的质量的量化难度还不一样。我们在这里没法过多讨论(因为我还不知道如何讨论),但这应该是一个多多少少被考虑进去的因素。

第二个缺少的信息是:供需关系的变化。

回到价格变化的本质:供需关系。如果供大于求,价格下降;如果供不应求,价格上升。试想一下,图中所展示的商品的需求变化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通过美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做一个推测。

你从通货膨胀里看到了什么?_第2张图片
从 google 查到的美国20-24岁人口变化图,google 的数据源为美国 U.S. Census Bureau (美国人口普查办公室)

在过去21年中,美国20-24岁人口由1千7百万增长到了2千2百万,增长了23.7%。且不说一流大学的录取资格永远稀缺,需求永远旺盛,即使再涨价一倍,也会有很多人愿意去的吧。就算从整体来看,如果美国年轻人中,有固定比例的人希望自己上大学,那么对于大学的需求就要相应增加吧。事实上,根据美国教育数据中心的一份调查数据,1997年到2015年,美国年轻人(18-24岁)中有一直有35%以上的人去上大学,而且这个比例近几年还提高了。也就是说实际上有更多的人交钱去上大学[2]

也就是说,如果美国大学不扩招,供给量上不去的话,大学教育的价格可能更贵。

为什么会有更多的人去上大学?这个解释可能很多,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理解,并不是大学故意涨价来拿走老百姓的钱,而更可能是因为有更多的人愿意去上大学。供需关系摆在那里。

我们从这张图里看到什么?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章开始的那张图,只描述了这个世界一部分的轮廓,而不是全部的轮廓。对于很多商品价格的上涨,可以有很多种解释,但我最害怕的一种解释是:老百姓生活不易,住房贵,生育贵之类的东西。

这太一厢情愿,或者说顾影自怜了吧。

那些商品的价格上涨真的不是针对一个人。每个人都要面对。而且,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价格上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需求的增长超过了供给[3],越来越多的人有需求。另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即使价格更贵了,但是依然有人买的起,甚至有更多人去买(比如上文说的大学教育)。

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支付不起那些商品,我希望我们不要怪社会[4]。要怪就怪自己,怪自己的成长速度慢了,怪自己的收入增长慢了,至少比越来越多支付的起的人慢了。

后话

我现在的工作属于 IT 服务行业,所以会比较关心软件服务的价格为什么会下降。

是不是软件公司的产品策略发生了变化呢?以前微软卖 office 系列办公软件,但现在 google 提供在线的免费办公软件。

是不是软件使用人群的扩张(毕竟个人电脑空前的普及,而且智能手机也十分普及),使得软件的开发成本被更多人分摊,导致单份拷贝的价格下降呢?

这个问题还可以继续思考。


  1. 一种综合描述大众商品价格变化的方法 ↩

  2. 这里没考虑奖学金和政府补贴之类的因素对大学入学人数的影响,如果您发现这两个因素实际上不可忽略,请告诉我 ↩

  3. 这里假设供给一直在增加,事实上在很多产业里,供给也确实在增加吧。 ↩

  4. 也不要这个时候指望政x府调控价格,毕竟现在已经不是计划经济了 ↩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从通货膨胀里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