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古代汉诗中的箕子文化
朝鲜宋相琦(1657—1723)有一首《次副使箕子墓韵》诗,日:“钡江何似一清河,圣人来辟檀王都。先将九法叙彝伦,一派东渐画井区。山无盗贼女贞信,八条历落民风敷。”诗里的圣人就是箕子。箕子是中国殷商末年的三贤之一,与其他二贤微子、比干共佐纣王。据现存的中国、朝鲜一韩国的一些史料记载,周灭殷商以后箕子到了朝鲜(在古代,整个半岛统称朝鲜)。《史记》:“于是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汉书·地理志》:“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鲜,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朝鲜一韩国的《三国遗事》(僧一然)也记载了箕子“都平壤城”。《朝鲜王朝实录》:“平壤府⋯⋯本三韩旧都。唐尧戊辰岁.神人降于檀木之下,国人立为君,都平壤,号檀君,是为前朝鲜。周武王克商,封箕子于此地,是为后朝鲜。”
千百年来,有关箕子的传说和影响在朝鲜半岛长盛不衰。箕子也被认作朝鲜的人文始祖而成为历代统治者的祭祀对象,史学家的研究对象,也是文学家一直讴歌、追缅的对象。在现存朝鲜古代汉诗中,就有许多和箕子有关的文化遗存。
一、关于“洪范九畴”与“设禁八条”
关于“洪范九畴”,《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武王既克殷,访问箕子,箕子对洪范,于是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箕子到朝鲜以后,也将洪范九畴作为治国纲领。“设禁八条”是指箕子为了教化当地住民而制定的八条法律条文。后世的朝鲜人认为,这些治国纲领和法律条文在朝鲜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尹行恁的《辞弘文馆副校理疏》说:“箕子遂东出,诞敷九畴之化,用叙八条之教,剔荒秽而布声明。君臣父子、亲上事长之义,衣服官室、养生送死之礼,靡不灿然焕然,廪廪有中华之风。是圣人之不幸,而东土之幸也。式至今几千百年,斯民永赖,丰功盛烈,于戏不忘。”在汉诗中,文人们对“洪范九畴”与“设禁八条”的赞誉更多:
绵历夏商不纯臣,箕子受封师道新。九畴森列照天下,当时亲炙知何人。(李穑《婆娑府》)
东方世教尽悠悠,箕子封来又几秋。禹范九畴明似日,苍生万古倚洪休。(李穑《终场》)
万古明夷垂大训。九畴洪范叙彝伦。东国君临中国圣,至今文物动华人。(李民葳《箕子庙》)
殷恪于周已作宾,渐渐麦秀独伤神。三韩未属周天下,被发东来定不臣。洛画敷陈道已传,更为八教化朝鲜。东人报答知无替,遗庙千年尚俨然。(李塥《读东史箕子纪》)
八条流化浃民深,班固书称俗不淫。恳恻同归仁者事,艰贞直契圣人心。(崔锡鼎《次董天使韵》)
箕子封来履大东,五亩田桑姬制日。八条治化禹畴风,龙蛇分战曾三国。(徐居正《黄州近体诗十律,承雅教奉酬》)
在这些汉诗中,诗人们认为箕子的洪范九畴阐明了天人的常理,如太阳般普照天下,永济苍生。设禁八条也使朝鲜人民深受教化、移风易俗,得到中华文化的认可。“九畴”“八条”的影响世代永存,朝鲜人民也世代感谢箕子,缅怀箕子。
二、有关箕子的文化遗迹
据说,直到17世纪,在朝鲜还有许多关于箕子的文化遗迹。如尹斗寿(1533—1601)的《平壤志序》:“平壤,箕子之旧都。城之南,有井地,区画分明,沟塍方正。千载以下,犹可见其三代之制焉。”韩百谦(1552--1615)也曾作有《箕田考》和《箕田遗制说》,后者对平壤附近的井田形制、规模有详尽的描述,并据此得出结论:“箕子,殷人,其画野分田,宜仿宗国,其与周制不同,盖无疑矣。”即平壤附近的井田遗迹正是箕田之遗址。李万敷(1664一1732)《锦绣》一文说:“城北有箕子庙,东有箕子宫古址,外城有箕子田阡陌。”这些文化遗迹也多次出现在朝鲜的汉诗中。
1.箕田
平芜千里井田痕,流水浮云八九村。日暮牛马南亩上,勤耕遗化至今存。(河演《井田》)
井亩有遗基,依然三代制。缅怀圣者远,良法悲久废。(沈彦光《井田》)
镐京文物旧繁华,箕子遗风代代夸。腰腆田原分八井,毵毵杨柳荫千家。生灵不耐耕耘苦,庙议皆思赋税加。(成倪《陪巡察使李相公看审外城田亩》)
2.箕子井
井字田中十长渊,灵源一脉涌涓涓。元来清浊关治乱,何让周家润德泉。(河演《箕子井》)
百尺寒泉彻地清,汲深分碧辘轳声。一梧顿解相如渴,却胜衢鳟酌万生。(车天辂《箕子井》)
贪泉一酌怀千金,此语虽迂或可谌。水味如能移素性,我与箕子亦同心。(沈铕《箕子井》)
3.箕城、宫殿
邈矣仁贤万古风,殷商文物化吾东。江山百劫消沈后,阊井当时漫灭空。几处楼台登倦客,一丘松栎认颓宫。平阳蒲坂今何似,落日箕城思不穷。(金世弼《箕城感古》)
少年豪气压梨园,处处楼台歌吹喧。万古山川箕子国,一城花柳莫愁村。(李阵光《箕城感古》)
麦秀悲殷祚,彝伦叙我东。转深微禹叹,只有变夷功。朋殿苔昏画,宏庭柳拂空。井田今有址,安得挽遗风。(李珥《箕子殿》)
井田制早已废弃,但那井井方方的田地依然清晰可辨,从箕子井中汩汩流出的甘泉曾经滋养了这片田地,也哺育了朝鲜半岛的人民,使他们繁衍生息。那曾经雄伟的箕城、巍峨的宫殿虽然已经陈旧、褪色,但宏庭古树、闾井楼台却依然庄严神圣,昭示着仁贤箕子教化东民的不没之功,时刻唤起后人的遐思。
三、纪念箕子的人文景观
为了纪念箕子,朝鲜人为他修建了陵墓、宗庙和祠堂。据《高丽史》记载,在1102年,“礼部奏:我国教化礼仪,自箕子始,而不载祀典,乞求其坟茔,立祠以祭。”箕子墓修好后又在附近修了箕子庙和箕子祠;此后,这些具“马骥在任邓州知州期间,多善政,民感其德,即命其所改建的书院为马公书院,并于书院讲堂中设主位。”(《乾隆邓州志》卷二十二《马公书院碑记》)“叶县知县崔赫所建的河山书院,乾隆间,知县朱模以其地为欧阳驸马故里,更名‘欧阳书院’。”(《同治叶县志》卷二《建置志》)邓州紫金山为宋状元贾黯读书之所,后登第建书院,命名为‘贾状元书院’。”(《乾隆邓州志》卷四)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以先贤姓氏命名的书院如诸葛书院、韩文公书院等。这些书院着力宣传“先贤”们卓越的才能,非凡的智慧,忠贞不渝的奋斗精神,激励后人们像他们那样殚思竭虑,历尽艰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而达到“表先贤、引后贤”的目的。
三、以“特殊含义”之词命名
渐川县崇文书院的命名,取白“文治天下,右道崇儒”(《咸丰淅川厅志》卷四《建修崇文书院碑记》)。南阳县崇正书院的命名取自“兴学育才,化民成俗;黜浮图以隆正学”(《光绪新修南阳县志》卷六《学校》)。南阳志学书院命名取自“志伊尹之所志,学颜渊之所学也(伊尹、颜渊大贤也,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一夫不得,其若哒与市;颜渊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达)”(《段容思先生年谱纪略》,第5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