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创业」:一种个人行动策略

互联网创业者应该大多读过《精益创业》这本书,但其他行业的人恐怕读过的不多。在我看来,如果这本书的思想只应用在创业领域,实在是巨大的浪费,因为它对指导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发展,也具有不同一般的价值。

「精益创业」(Lean Startup)的价值,是在这个变动不居的世界里,找到了一种可施行的适应方式。传统的创业,是经过一番周密的计划和布局之后,一步步地按照计划,完成项目的各个部分,最后构建出一个精致的成品。可是在市场环境下,存在太多的或隐或显的不确定因素,作为创业者,你如何成功地识别和观测这些因素,统合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制定一个正确的计划呢?即便你的计划在现时完美无缺,又怎能保证,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它仍旧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呢?而精益创业的思想,则是抛弃这种冗长呆板的计划,用反复实验和获取反馈的方法来探明环境,通过迭代优化来最终进化出一个最好的产品。

「精益创业」里最核心的概念叫做「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就是说创业者应该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资源制造出一个最轻量级的可被用户试用的产品,发布出去,再根据用户的反馈来进行优化和革新,这一过程称为「构建—测量—学习」(Build-Measure-Learn)的循环。如果你不构建最小化可行产品来做实验,就无法在现实中被测量,更无法基于反馈来学习,而只能是游离在市场之外,闭门造车,最后很可能一步步偏离航向,直至走进不可逆的失败的深渊。

如果用「精益创业」的思想去发展我们的人生,当务之急,就是做出一个也许是挺粗糙的「最小化可行产品」,然后厚着脸皮拿到众人面前去看,去争取建议和批评,然后再行改进,通过一步步地迭代,向梦想靠近——

徐小平老师给年轻人做人生咨询,核心的思想,就是你还在学校的时候,就要拼了命到外面去找实习,到企业中出操练,只有这样,你才知道你能干什么。你的实习经历就是「最小化可行产品」,你通过你身边的同事来获得反馈,找到自己的价值。

如果你要写一本书,你可以先写一个样章或者提纲,然后发给这个领域的牛人,去找他们要反馈,而不是等到一口气写完后发现存在基本的理念或者知识性错误。

如果你要成为一名专栏作家,你可以先从写好一个博客开始。

如果你要做一个导演,就先拿出iPhone,拍出一个最俏皮的女朋友,传到优酷上。

「精益创业」模型告诉我们,不要一开始就追求完美,因为你不知道怎样才叫完美。你必须去实验,去测试,去把东西做出来,和这个世界产生交互后,你才可能知道一丁一点可能正确的方向。

「精益创业」模型告诉我们,获取反馈是学习和改进的前提。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善于吸纳批评建议。我认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人一定是乐于听取批评的人,因为批评者就像是在帮他找bug,然后他不停地修bug,bug修完了,他就成了无敌的存在。当然对批评的虚心接受,不等于无脑接受,重点在于,始终保持心态的开放性。

「精益创业」模型告诉我们,要在「变」与「不变」之间找到最佳的契合点。一个成成熟的人,必定懂得大时间周期的积累,懂得优势资源的保持和承袭,但是也必定懂得根据外界反馈的变化来做出必要的改变。就像物种的进化一样,基因的遗传和变异,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找到最佳的配比。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益创业」:一种个人行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