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聊聊,中美教育的差异在哪里?

今天看到一篇报道,美国奥数总教练,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数学教授罗博深说,中美两国的教育主要区别是:中国注重练习,而美国注重思考。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一篇报道说,在今年7月13日结束的奥数国际比赛上,美国队以212分夺取冠军,在这次比赛中,第二为俄罗斯,中国队位居第三。重要的是,下面这张美国对的队员照片:)

开学第一天聊聊,中美教育的差异在哪里?_第1张图片

但不管怎样,罗博深教授说的中美教育的差异其实还是感同身受。不管是强调刻意练习的中国式教育,还是讲究开放思维的西方教育理念,其实本身都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只是侧重点和方法不同,但是我认为,最理想的方法当然是两者的结合。一方面大家都应该知道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也听说过刻意练习的重要性,要掌握一门知识或者成为一个领域的高手,刻苦的练习必不可少。但是光有练习当然也是不够的,也要有科学思辨的精神。

最近在读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一系列作品,包括《客观的知识》《开放的宇宙》《猜想与反驳》,也深刻感觉到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卡尔·波普尔可以说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也是批判理性主义创始人,批判理性主义的核心就是证伪。波普尔出生于1902年的奥地利,父母都是犹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为逃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而移居英国。他一生从事学术研究,出版了多部经典著作,其中包括《科学发现的逻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猜想与反驳》、《客观的知识》等多部作品。

什么是证伪?简单说,就是可证伪性是划分真正的科学知识和非科学知识的一道鸿沟。这和很多人的认识是背离的,通常我们认为,知识来源于观察和推理。而包括笛卡尔、大卫休谟等哲学家在内的很多哲学家都是主观主义和证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知识来源于观察和体验,也就是眼见为实。但波普尔反其道而行,指出来自于观察和体验的知识是主观知识,主观的知识是不可靠的,而客观的知识才可靠。什么是客观的知识。打个比方,一本书中的知识就是客观的知识,一个人可能失忆了,很多之前会的东西都忘记了,不记得如何使用工具,不记得如何阅读和写作,但是这些知识并不会消失,他依然可以通过在图书馆中找到这些知识。这就是知识的客观性,另外,知识还具有自主性。这个怎么理解呢?这要说到波普尔的另外一个伟大的洞见,我们无法预测未来的根本原因是:知识的增长。这个怎么说呢?

知识是客观的,也是会增长的。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神创论到人造论;从牛顿力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再到量子力学,我们的科学知识总是在不断地被证伪,被批判,也在不断地进步。而正因为知识的增长性,同时增长的知识会给我们带来影响,所以我们无法预测未来。波普尔还为此提出了一个三段论:

第一句:哪怕是那些坚信人类的未来已经被决定了的人都会同意,人类的知识、人类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的行动都会有所影响。这是第一句话。

第二句:人类的知识本身是增长的,总有一些事情是明天才知道,今天不知道的。否则,知识就没有增长了,总有一个知识的增量吧。

第三句:这个只有明天才知道、今天不知道的知识增量,也对人类的行为有影响,而它就不可预测,所以人类未来就不可预测。

科学知识的可证伪性,以及知识的增长性是波普尔哲学思想的重要观点,当然他还要很多伟大的洞见。总之,不管是笛卡尔、休谟、还是康德、波普尔,以及很多伟大的思想家,他们伟大之处并不是他们提出了多么伟大和惊世骇俗的理论,而在于他们思辨的永远追求真理逼近性的精神。就像波普尔说的,科学的目标不是发现真理,而是无限逼近真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开学第一天聊聊,中美教育的差异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