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因《罗辑思维》而变得「世界观失常」?

版权声明:本文为戴德文首发于公众号【戴德文随笔】,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今天在网上闲逛,本意是想搜索有关「日语俳句」的资料,浏览了几个来自知乎的答案,准备关闭网页时,却无意间看到了旁边一个有点「标题党式」的话题:

我朋友长期严重沉迷于《罗辑思维》,现在世界观似乎有点反常,这是什么情况?

由于我也是《罗辑思维》和「得到」的听众,出于好奇,我点开了链接。

问题描述的大意是:

他的一个朋友很喜欢听《罗辑思维》,并且订阅了「得到」app里的所有付费专栏,无间断地连续学习了365天。爱学习本是无可厚非,但他表示在跟朋友闲聊时明显感觉对方有些「固执」,有些观点「有点反常」。通过提问者晒出的微信聊天截图可以看到,他指的「反常」,是指朋友经常劝他一起每天听书,被拒绝后朋友开始批评他的「不思进取」,并在一些观点上有自己鲜明的立场,如批评他「考研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对教育制度和体系的失望等等,朋友的「固执己见」和「直言不讳」,明显令他感到有些不舒服。

仅仅从题主的问题描述来看,我并不觉得他的朋友有什么「反常」的地方,顶多觉得他的性格比较固执、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比较较真而已,虽然我并不了解他的朋友,但我想情况还不至于严重到「世界观变得反常」的程度。

有人因《罗辑思维》而变得「世界观失常」?_第1张图片

基于营销的目的,《罗辑思维》和它的「得到」app使用了大量的「行为心理学」的设计,抓住了各种人性的弱点和痛点,玩起来越来越像游戏,容易使人上瘾。虽如此,但也犯不着上纲上线,把它们视为令人沉迷、甚至让人的世界观变得「反常」的「精神毒药」,如此未免有些言过其实、哗众取宠之嫌了。

1、学习成了一种行为艺术?

如今互联网上被炒得最热的可能当属「学习」了。有学习热情当然是件好事,但如果「为了学习而学习」可能就会形成「泡沫」——赶潮流般的「三分钟热度」,「高烧之后」一切化为泡影。

如今的学习其实是一件很「爽」的事情。比如你看书之前可以先拍张照发朋友圈,告诉别人「我要努力看书学习了!」。

看书不到两分钟,你拿起手机刷一下朋友圈,看看有多少人在为你点赞,有没有人夸你「很勤奋」「热爱学习」之类的。可惜还没有,因为你没把握好发朋友圈的时机(别忘了,装X也要讲究策略)。

又过了五分种,你终究还是没忍住,点开了微信,看看到底有几个赞。这回终于有了,可惜没有评论,而且你在乎的那个TA还没有给你点赞,你有些疑惑:“TA有没有看到我的发的朋友圈?TA在忙什么呢?TA会不会是明明看到了,却连个赞也不点就走了?假装没看到?还是觉得我发的动态太无趣了?”

在你开始慢慢琢磨这些「世界未解之谜」的时候,时间已经悄悄地过去了一个多小时,而你桌上打开的那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却看了还不到两页。

尽管你今天看了没两页书,但你却成功地在朋友圈上装了一个X,收获了十几个「赞」,内心还是无比满足的。此时此刻的你,慨叹时光飞逝,恨不得去某些鸡汤号里复制粘贴一句人生感悟再发一条朋友圈:

曾经有一本很赞的书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去珍惜,直到光阴逝去,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你看,学习是一件多么「爽」的事啊,有那么多人「围观」你、夸你、为你「点赞」,你不是一个人在学习,你是为朋友圈而学习;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是为了收藏点赞而「战斗」。

你的学习早已不是单纯的学习行为,而更像是一场「行为艺术」的表演。只是表演者太过入戏,往往忘了自己的初心

2、警惕「学习」成了另一个「舒适区」。

人们都习惯把我们的「认知区域」划分为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惧区。殊不知,「学习」也可以成为你的另一个新的「舒适区」。

我曾经有100多天,每天不间断地用app打卡背日语单词,前后打卡天数超过了365天,这曾经一度成为我倍感骄傲的「战绩」,以至于还发了个朋友圈,纪念打卡365天。可那时的我,面对日语新闻网站依然一脸懵逼,虽然可以通过一些汉字猜测句子大意,但是若要朗读起来,却是感觉「无从下口」:音读的单词还好些,面对训读的单词几乎是「大脑一片空白」。

曾经我以为提高日语水平的关键就是要提高词汇量,所以天天「很努力」地背单词。基于app行为心理学的设计,我很快就爱上了背单词,因为它不仅可以每天打卡并统计我「通关」的单词量,每天量化我的努力成果,还可以把打卡成绩分享给朋友,或者分享至朋友圈炫耀一下,充分地满足了我的虚荣心和成就感,以至于我快忘了「我还看不懂日语原版书」、「听不懂日语新闻」这些事实。

背单词成了我外语学习的一个「舒适区」。

背单词其实很轻松,因为你一直在「输入」,同时也一直在遗忘,记不住的单词大不了再背一遍,没有什么「挫折感」。

而如果阅读日语原版书,或者听日语新闻,则不仅需要你输入大量单词,还要理解不同语法、大量敬语、句群大意,如果是听力,还很可能听了后面忘了前面。大量的、未知的「挫折」在伴随着你,让我感觉学习很苦逼,甚至一度怀疑人生。

在这样强烈的对比之下,我的本能当然是「趋利避害」,所以选择了轻松的前者:背单词。因此,我的日语水平一直没有提高也是不足为怪了。

掌握一门技能需要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所谓的「刻意」,就是每一次都要去触及你的认知「恐惧区」,不断练习你未知的、尚未掌握的东西,这相当于是一个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折腾的过程

但,谁又受得了既要自我否定,还要不断坚持执行呢?所以,基于刻意练习的学习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如果轻松,那说明你待在了另一个新的「舒适区」。

如今我已不再背单词了,而是选择了阅读日文原版书或者听日语新闻,虽然目前还没有质的提高,但我坚信,只要方向正确,量的积累必不可少

3、学习只是手段,解决困境才是目的。

喜欢读书虽然说不上是多么高尚的爱好,但它至少不会是一件坏事。就像篇首提到的那位朋友,其实不是他太沉迷于《罗辑思维》,也不是太沉迷于读书,而是有点「尽信书」的意味。

比读书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思考——确切地说是自己的「独立思考」

书籍的海洋无边无际,或许我们穷尽一生都无法将它们阅读完,但我们可以去寻找好书。遇到好书当然要视为珍宝,一读再读,但不代表「全盘吸收」——「尽信书不如无书」。且不敢要求读者要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去审视一本书,毕竟这要求有些高,但至少你要学会区分事实与观点。每一本书都会有一些作者列举的事实,还有他要佐证的观点。正如文学评论与文学报告、电影评论与观影报告不能混为一谈。

能做到每天读书当然不容易,不管是否是「非虚构类」的书籍。但这种行为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一种「非常努力」的错觉:自以为读了很多书就高人一等,有认知的优势。这和刚学会写作,写了几篇便开始沾沾自喜是一样的。

刚开通公众号那一阵子,我也莫名其妙地觉得自己很牛X,觉得自己可以写几篇有观点、有见地的文章,而且还能洋洋洒洒地写三四千字,很有成就感。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笑:一来,开公众号不需要任何门槛,二来,自己从未写过一篇「爆文」,只是因为某篇文章意外地获得了一个专栏的小奖,仅此而已。都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值得牛的。但人往往就容易被自己的一点小成就、小进步冲昏头脑,无法清醒地认识自己。

喜欢读书没什么了不起,能写几篇长文也没什么了不起,甚至被人过度鼓吹的「学习」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学习只是一种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目的,而不是为了向他人炫耀「我很努力,我很爱学习」。

如果你想养成早起的习惯,那就从今天开始调整作息,而不是每晚躺在床上刷朋友圈。

如果你想通过运动减肥,那就从平时做起,养成各种运动「微习惯」,多走动多爬楼梯多走路,而不是吃撑了就一个「葛优躺」,羡慕别人的腹肌和小蛮腰。

如果你想学习时间管理,那就从管理自己做起,从少刷剧少刷朋友圈做起,把宝贵的注意力聚焦于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报名各种「时间管理」的网络课程,沦为打卡的奴隶。

如果你想学习摄影,那就拿手机多出去户外拍,不要再以「没有单反」为借口,器材不能成为你视角的桎梏。

如果你想学习写作,那就从此刻开始写起,从每天一句话开始写起。不要再以「文笔不好」为理由,体裁与字数不应成为你思想的束缚。

4、无辜的鸡汤

最后,回到篇首的话题。

节目如何暂不评论,有人喜欢每天听《罗辑思维》,也有人喜欢每天打王者农药,人各有志,没有对错。它是否是另一种新的「成功学」鸡汤也不重要,至少它们给人带来了一丝希望,若鸡汤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那么盲目地「反鸡汤」也显得不明智。

听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显然你不应该把罪推到那些道理的头上。鸡汤能给你带来一点营养,但不能保证你变得强壮,否则还要健身做什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愿我们都有一个远大的学习理想: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感谢阅读。若喜欢我的文章,请君为我点赞。关注我,与君一起遇见生活之美。

往期文章推荐:
摄影中国风(六) | 万顷湖天碧,一星飞鹭白
行摄志(十二) | 官湖,低调处亦见风景
宣纸走笔忆江南

有人因《罗辑思维》而变得「世界观失常」?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人因《罗辑思维》而变得「世界观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