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里的界越感

婚姻里的界越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

隔壁7楼老吴家儿媳妇儿因婆婆未能很好照顾宝宝,与老人家发生口角,一怒之下把老人打成了脑震荡。

乡亲们添油加醋的议论这事,因为林奶奶的不周,宝宝上吐下泻,儿媳妇儿赌气摔碎了杯子,林奶奶就以婆婆的身份教训了她,儿媳妇儿动手打了林奶奶。林奶奶怒斥着这个不孝的杀千刀,说从未见过如此狠毒的人。

婆媳关系亘古不变的占据了婚姻的难题。

我无法理解一个稍微有点知识的人是如何这般冲动的打了婆婆的,可细想,所有的陈述都来自林奶奶,更何况她是第一受害者。即便事出有他因,这儿媳妇儿跳河里也是说不清的。

谁叫她走出了婚姻的安全线。

2.

这两天心理老师一直给我打电话聊课程的进展,抱歉之余我认真审视了最近的自己,平和表象下的暗涌蠢蠢欲动,房子要卖车子要换,我纠结于如何说服爷爷奶奶同意卖房、说服自己买了4年的车是该换了,可这些都是老辈多年积攒下来的积蓄,即便明明写着我的名字。

身心疲惫,冷淡由此而生。

原来并不理解蒋老师为什么会和他先生除了孩子,没有更多的话语,彼此需求的不一致,何来共鸣?就这样渐行渐远,无法知晓彼此的心境,身体伴随着情感再无亲昵,最终毁了彼此的情义。

3.

我们一直信奉成长带来独立,和谁恋爱、和谁结婚那都是自己的事,可很多时候,婚姻里的界限感往往是模糊的,女方的父母挑剔男孩要有高大的外表、高尚的灵魂,更要有高的收入,男方的父母挑剔女孩要贤德淑良、门当户对,更需要她生个男孩儿。别说独立,自立都谈不上。

框定了太多,就越没了自我。

表弟因家世优越至今未找到合适的女孩儿。一开始由着性子只找自己喜欢的,高谈什么都不需要只要自己喜欢,可一次次家长的挑剔让他忘了找女朋友的初心,偶尔聊起,也只一句,我爸妈喜欢就行。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越俎代庖,左右着孩子们婚恋,却从没想过,在人生最重要的时刻,他们横加干涉了太多。

闺蜜柠檬总会抱怨丈夫是个妈宝男,他妈妈去菜场买鸡蛋要陪,去超市买内衣要陪,就连贴个手机膜,也要陪。柠檬上班要操心单位的事,回家婆婆不是逛街就是有饭局,宝宝六个月了,柠檬几乎没有好好在家吃过一顿饭,我有时候劝她,老人家可能不适应最爱的儿子突然娶了媳妇儿,老人家其实没有义务给她带孩子,可正是因为这种模糊的界限,我们成为了饥渴的索取者。

4.

这个听来的故事还有一个版本,林奶奶原来并不喜欢这个外来儿媳妇儿,一有什么不顺眼就和儿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诉各种,孝顺的儿子呢,总和媳妇儿说,我妈年纪大了,你有什么都让着点。

就字面和仁心来讲,这话一点都没错,可婚姻里说白了,是两个人的事,彼此的诚心和信任才是婚姻维系的底线。没有怜悯没有特殊对待没有以善之名。若一定要把婚姻上升为家庭,它其实是三个家。我们在熟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同时,还要记得,清官难断家务事。孩子总会长大,为人父母的总要学会放手。

 

守住自己的界限,才能更好的成为通透的人儿。甭管谁对谁错,床头吵架床尾和,这只存在夫妻之间,不是谁都适用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婚姻里的界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