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大火的影片《我不是药神》触痛了多少人的神经。
它不是一部爱情片,没有撕心裂肺的情感纠葛;它也不是灾难片,没有唐山大地震般的地动山摇;它也不是恐怖片,没有令人背脊发凉的场景;它只是一部简简单单讲述白血病患者求药的片子。
但为什么这样的影片,会使观众眼眶泛红湿润,说话哽咽,甚至有人放声痛哭。
或许他们在观影时,想到了还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父母,想着他们痛不欲生的表情,自责却又无助;或许他们感觉到了恐惧,要是自己也患上重病该怎么办?
看完影片后,我也陷入了深思,要是自己患上重病后改怎么办?是变卖财产延续生命?还是顺其自然直至死亡?又或是抛弃所有,一死了之?
我被自己的想法,吓出了一身冷汗,这些结果通通都不是我想要的。
还记得影片里那位患白血病的老婆婆对警官说的那句话,“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
是的,我们所有人都不能保证自己不生病。
可是,比生病更可怕的是什么?
比生病更可怕的是我们明明能预防生病,却偏偏要在生病后才后悔。
1.
预防比治疗更有效
古人言“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贵其未深”是告诉我们治疗疾病要赶在病未重之时,消除祸害贵在祸殃未深之时。人有病,一发现就要及时治疗,拖延时日,病变转移,病入膏肓就难于诊治;祸患一有苗头就要抓紧时机消除,怠慢迟延,祸深则不易根绝。
有很多人感冒了,总习惯拖几天自己痊愈。但很多病是越拖越难治,甚至到了后期,已经无药可救了。
我有一个同学,他爷爷在前几年查出了有患癌症的现象。全家人都急坏了,老爷爷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都没人告诉他。
却在无意间被他知道了,老爷爷知道后,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开始戒烟戒酒,每天早起约上小区里的老大爷一起去锻炼,晚上饭后也去公园散步,聊聊天。
在饮食上吃得也更注意了,以前总是习惯吃大鱼大肉,有时孙子们带回来的烧烤也忍不住要尝尝鲜,现在通通改掉了。每顿饭菜都要荤素搭配,多吃谷物杂粮,每天也要吃新鲜水果。
心态好,饮食规律,睡眠充足,时常锻炼。老爷爷说自己不像得病的人,反而有种越活越年轻的感觉了。
就这样养了好几年,感觉身体一天比一天好,最近再次去复查,发现癌细胞并没有扩散,反而更少了。
老爷爷现在身体很好,还时常劝他孙子少熬夜少看手机,多出去走走,别整天闷在家里,没病都闷出病了。
预防比治疗更有效,与其在癌症晚期花重金治病,不如养成的饮食习惯,加强锻炼预防疾病。
2.
与其花大价钱治病,不如花小钱养身体。
我妈有一个坏习惯,不喜欢吃早饭。有时候睡懒觉,一觉醒来,吃早饭太晚了,吃午饭太早了,索性就不吃了。
就这样不吃早饭的习惯保持了几十年,现在年纪大了,总是抱怨胃痛难受。每次去看病拿药,一拿药,没多少就几千块。有中药有西药,瓶瓶罐罐的不少,每次吃药嫌药苦难以下咽,却又不得不吃。
要是她肯花小钱坚持吃早饭,也不至于每次花好几千买药吃,既费钱又难受。
3.
救命的不是药,是健康
之前网上流行一段话,敷着最贵的面膜熬着夜,买着最贵的健身卡待在家。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习惯熬夜晚睡,寝室早已熄灯,却依旧刷着手机,回复着消息。也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点外卖、收快递而足不出户。
年轻人最大的资本就是年轻和健康。而当健康被消耗殆尽时,即是年轻,你也没资本了。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猝死的年轻人数达55万,这意味着天天有1000多人猝死。
年轻人仗着自己年轻,玩通宵,熬夜加班,身体质量远远不如一些养生的中年人。
之前去九寨沟旅游,在爬黄龙山时,因为缺氧,倒下了一大片,又因为体力不支,又倒下了一大片,放眼望去,大都是二十至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而我外公,快要七十的老年人,依旧健步如飞,上山就像散步一样轻松。
外公是农村人,在家习惯了干农活,天天在不知不觉的锻炼着,身体素质一向很好。
能维持长寿的并不是高昂有效的进口药,而是一个健康的身体。
与其等着生病后花重金求药,不如养一个健康的身体。
影片中的老奶奶说4万一瓶,她病了3年,吃了3年,为了买药,房子没了,家人也拖垮了。
没人愿意成为家里的累赘,成为家里的寄生虫,为了自己着想,为了家人着想,养一个健康
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