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上的中国-智慧的建筑

建筑,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居住环境。

回到没有建筑的远古。

出于生存需要,人类为自己找到的天然居所就是山洞。

哪怕是在水中,也“别有洞天”。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叶圣陶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中惊叹双龙洞之大。

在洞中开会也是很好的发想,尤其是在夏季。

随之,人类也把与信仰有关的佛像等,或置于山洞内、或凿于石洞内、或画于洞壁之上。

来到今日,这些都成了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想要了解这些,不可错过中国的四大石窟:

洛阳的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冈石窟、敦煌的莫高窟、天水的麦积山石窟。

中国人利用石窟的智慧令人惊讶。

既是雕刻佛像的天然材质,也是安置佛像的天然佛龛。

莫高窟有着打动人心的意境。


课本上的中国-智慧的建筑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一个没有CAD、PS、AI的年代,前人居然能做出如此庞大且比例完美的佛像!居然能设计出这么多色彩丰富的壁画!

确实令人想回家砸了自己的电脑……


课本上的中国-智慧的建筑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当人类走出山洞,便需要使用泥土、木材、石块等材料,在更广阔的天地改善自己的生活。

木材是中国人使用最多的材质。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建筑,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内。

应县木塔在国际上的地位可能比埃菲尔铁塔和比萨斜塔还要高。

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至今屹立不倒!

我曾去看过,叹为观止。结构精巧、造型大气!

但再好的木质建筑也需要维护。只可惜,维护这样的木质建筑,现如今只有日本才能做好。

起源于中国的千年技法却在日本得以代代传承,令人始料不及。

建造这样的木塔,需要解决木材的连接与承重。

解决这些难题的是“斗拱”——中国工匠的伟大发明。


课本上的中国-智慧的建筑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据介绍,应县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

它实现了柱与梁的衔接与承重,让空间更高。

它实现了出檐的向外延伸,让建筑更舒展。

因为有了斗拱,于是有了“楼”,有了“飞檐”。

才会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迈。

许多人记得王之涣的这句诗词,却不一定记得这首诗名为《登鹳雀楼》。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一个位于黄河东岸的小城。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后来被废毁过、被水淹过,1997年重建,现在的鹳雀楼有9层这么高,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确能观赏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景象。

因唐诗而出名的还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武汉。据说始建于三国,在唐朝名声鹊起,或许是经文人炒作,但之后屡次被毁,现在伫立于长江南岸的,自然是新建的。

觉得没必要为新建的建筑买张门票,一心想在门口看一眼。

然而,精明的武汉人在黄鹤楼前盖了个更高的障碍物,从景区门口望去,黄鹤楼被挡地严严实实。但沿长江大桥由北往南时,可在桥上远远看见崭新的黄鹤楼。

对照课文《黄鹤楼记》的描述,新建的黄鹤楼还是做到了几分。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鹳雀楼面向黄河,黄鹤楼面对长江。

而范仲淹题记的岳阳楼,则是位于洞庭湖畔。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它立于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的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范仲淹在岳阳楼重修后,受托为其题记。

大凡国力昌盛时,才会大兴土木。但范仲淹并没有写出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

对于岳阳楼的胜景,他一笔带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更多的笔墨用来辩证地“尝求古仁人之心”,留下了著名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要做到这一点,当真很难。杜甫也不是这样的圣人,不然不会留下悲戚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直至今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依然是绝大多数人所做不到的。

然而,十四岁的王勃却有着类似的情怀。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处于干涸的主辙中,依然开朗愉快。

这样的豪言出自《滕王阁序》。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也是多次被重建。

阁与楼的最大区别在于:楼两面有窗,阁四面有窗,且有回廊,可供人凭栏远眺。

至于滕王阁的景致,王勃的一句话便让其留名青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样的景象任谁都会期待。

我时常觉得正因为有了楼阁,才有了登高望远的可能,才有了极目远眺时的遐想联翩,才留下这么许多千古流传的佳作。

楼阁也丰富了人的精神体验。

让楼阁熠熠生辉的还有瓦。

一座雄伟的楼阁,没有漂亮的瓦,便少了几分霸气。

中国人很早就会用土烧制成砖和瓦,故有“秦砖汉瓦”的说法。

在西安的兵马俑,除了兵马俑,还能看到铺设于地面的秦砖。

同样是在西安,还有一个历史悠久的砖式建筑——大雁塔。

远远望去,大雁塔好像是用土筑成的。

砖缝对接极为规整,好像一次成型一般。

造型十分内敛朴实,但仔细看,塔的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不失精美。

中国人向来并不仅仅满足于单调的材料,中国的古建筑本身就是件艺术品。

哪怕是普通的石拱桥,也会有令人惊艳的装饰。

“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

《卢沟桥的狮子》很早就出现在课本中,那幅插图也令人印象深刻。

初中学习说明文的阶段,茅以升的《中国的石拱桥》,再一次提到了卢沟桥,并且赞不绝口。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茅以升认为,中国的石拱桥“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赵州桥》也是小学课文之一。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这种拱上加拱的造型,不但能减轻水流对桥体的冲击、分散承重、节约石料,更让外形美观。难怪茅以升也盛赞道:“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我曾绕道去赵县,就为了一睹赵州桥的风采。

与脑海中的石拱桥不同,赵州桥确实像一把横卧在水面上的弓。

这种平坦的桥面,让马车上下变得更为方便。

并且,石料确实用得不多,桥体看上去十分轻盈,但却充满张力。

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雕刻,在中国建筑中随处可见。

苏州东山的雕花楼。

有着令琅满目的精致木雕。尤其是主楼下的大厅,可见之处,几乎都被木雕所覆盖。

苏州工匠的技法由此可见一斑。

雕花楼就像是一位精心打扮后的婷婷少女。

还有砖雕。它赋予了砖石生命。

在婺源理坑,砖雕让这些古老的徽式建筑充满了文化气息。

那种层次感令人称奇。而历经岁月依然完整的画面也让人从中读到历史的厚重。

至于瓦,则变化更多。

紫禁城的琉璃瓦美不胜收。

在阳光下泛着绚丽却不耀眼的光芒。在雨天又鲜翠欲滴,好似会流动一般。

屋脊上的吻兽也造型多变,栩栩如生。

与屋顶的比例也恰到好处,浑然天成。

而在岭南地区的佛山,屋檐及门檐上的灰塑与陶塑并不讲究与屋顶的比例关系,只是尽可能多地、尽可能繁复地簇拥在一起。

精细复杂到令人目不暇接,让黑瓦的屋顶甚至是整个建筑都瞬间失去了存在感。

留下的只是穿梭于厅堂与庭院之间,饱览生动陶塑的无限乐趣。


课本上的中国-智慧的建筑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去过佛山祖庙,看过陶塑,有时会错以为中国人只喜欢繁复与华丽。

当然,中国古建筑完全称不上简约。但也并非每一种都霸气外露。

最典型的内敛秀丽型就是《苏州园林》。

叶圣陶老先生经过探访,得出结论:“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北京园林则可以看颐和园。那种艳丽与苏州园林的清淡完全不同。

苏州园林的目的只有一个,“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我十分喜欢“网师园”。虽然是规模最小的园林,但却一点也不会觉得单调。

一个有限的空间,通过花墙廊子、亭台轩榭的分割与点缀,变得深邃起来。

个人觉得要看苏州园林,就该看一个最小的,再看一个最大的——拙政园。

如此比较一番,就会知道园林设计师和工匠是如何巧妙利用空间的。

一小一大看完之后,可再去苏州博物馆。

这是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先生在晚年为自己的故乡所奉上的佳作。

建筑不失现代简约,又处处体现了苏州园林的特色。

是以现代手法诠释古典经典的代表作。

我觉得贝先生的心中一定早已谙熟苏州园林的所有精髓,才能毫不刻意地将它们融入现代设计中。我始终坚信,只有外国人觉得很中国,中国人觉得很国际的才是优秀的中国元素设计。

苏州博物馆除了建筑,展品也值得一看。

这个行程一天便足够,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谈古论今园林鉴赏路线”。

苏州园林贵在灵秀,真正称得上雄伟霸气的还是宫廷建筑。

曾经有这样一个宫殿,“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那便是著名的阿房宫。从《阿房宫赋》中,便可以了解这一建筑群的规模之大。

只可惜最终付之一炬,有记载说“火三月不灭”。

建国后,按照各种记载,各种专家论证,在西安郊区重现了它的风采,只是规模小了许多。此外,还有保留下来的遗址。最为奇特的是磁门,据说可吸附兵器,以作防御之用。

抵御外敌,一直是人类生存的课题。

在没有建筑遮蔽的时候,人类要与猛兽抗争。

有建筑遮蔽之后,可抵御动物的袭击,却没法终止人与人的战争。

有时,建筑甚至可能是导火线。

比如,建造阿房宫的劳命伤财、不得人心,与秦的覆灭不无关系。它最终化为灰烬,也是敌人所给予的报复性惩罚。

同样付之一炬的奢华建筑群还有圆明园。它曾经的辉煌如今只能从残垣断壁中追忆。也正因为热衷于奢华的享受,自满于华丽空洞的表象,才让民族止步不前。被烧掉的不只是圆明园,也烧掉了一个民族的骄傲。

在战乱年代,为了御敌,加强建筑的防卫性尤为重要。

在福建南靖,有一种普通民居曾被外国人误以为大型军事设施,那就是“土楼”。

说是军事设施也没错,土楼确实是一种防卫型建筑。

顾名思义,土楼是用生土打造的建筑,这种生土就产自福建一带,当地人就地取材,加以沙石、木条辅助,建造出经久不损的夯土建筑。


课本上的中国-智慧的建筑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土楼是一个大大的圆。外面看,就像碉堡。走进去,是个多层环形楼房。中间形成的圆形大院子,采光良好,还能储藏大量食物与水。人们群居在一起,互相帮助,如果有外敌入侵,就关闭厚实的大门,躲在坚不可摧的“土楼”内,适时反击。

有些土楼还设有逃生的地道,有些土楼还配备了防火的漏水漏沙装置。

这样的智慧也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

令人惊讶的是,这样目的性明确的建筑,也没有忘记讲究趣味。

“七倒八歪”楼裕昌楼,是距今最古老的土楼,有700多年历史。

每一层的柱子都向不同的方向倾斜,看上去摇摇欲坠,但却绝不会倒。


课本上的中国-智慧的建筑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即使并非战乱,强盗也一样让人夜不成眠。

同样是在暖湿气候的南方。广东省的开平有一群年轻的文化遗产。

20世纪20-30年代,归国华侨们在开平建造自己的房屋,娶妻生子。为对应当地的洪涝以及凶猛的土匪,他们造起了高高的碉楼。在这些碉楼的上部都做了雕花等艺术处理,反应了他们所受异国文化的熏陶。


课本上的中国-智慧的建筑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同样被称为碉楼的,还有四川省丹巴的古碉群。

那里的雕楼又窄又高,好似烟囱一般,造型古朴。

无论在怎样的时代,经济好或坏,局势稳或乱,

都会有顺应这个时代的杰出建筑。

自然景观可以令人心旷神怡,而美好的建筑则让人感觉充实。

发现我们的课文中很少有介绍近现代的中国建筑。

确实,在那个时代,可能更多的建筑是外国所建。

比如,上海的外滩、青岛的八大关、天津的五大道……

现如今,我们有自己的CCTV、鸟巢、小蛮腰,但设计师清一色都是老外。

中国古建筑的美好渐渐成为一种仅供观赏的历史。

真心期待,我们旅途中所路过的,不只是过去的辉煌,也会有未来的辉煌。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本上的中国-智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