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午门:作为明王朝执行“廷杖”刑罚的场所,到底死了多少人?

午门,紫禁城正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

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

午门高大雄伟,威严壮观,雕梁画栋,飞檐宏丽。

紫禁城午门:作为明王朝执行“廷杖”刑罚的场所,到底死了多少人?_第1张图片
呈凹字形的午门城台,又称“五凤楼”

午门的造型艺术独具特色,平面呈“凹”字形;这种模式沿袭了北魏洛阳阊阖门和唐代洛阳应天门的形制基础,是从汉代洛阳皇宫的门阙演变而成。

午门分上下两部分,下为墩台,高12米,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俗称“明三暗五”。

五个门洞各有用途:中门为皇帝专用,此外只有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喜轿可以从中门进宫;而通过殿试选拔的状元、榜眼、探花,在宣布殿试结果后可从中门出宫。东侧门供文武官员出入;西侧门供宗室王公出入。两掖门只在举行大型活动时开启。

墩台上有崇楼5座,正楼重檐庑殿顶,面阔9间,进深5间。墩台两翼各有廊庑13间,俗称“雁翅楼”。廊庑两端建有有四座重檐攒尖顶的方亭。

正楼两侧有钟鼓亭各三间,每遇皇帝亲临天坛、地坛祭祀则鸣钟,到太庙祭祀则击鼓,每遇大型活动则钟鼓齐鸣。所以古人有诗云:“禁钟初定午门开,庙祀方虔法驾回”。

午门整座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凤楼”之称。

午门的建制不仅显示了皇权的威严,而且具有实用的卫护作用,这与南京中华门建有藏兵暗洞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午门三面相望,可以火力交叉支援,令攻城者三面受敌,也是中国古代守御城池的最佳结构。

午门城台上有五座崇楼

午门是封建统治阶级举行重要典礼的地方。诸如颁布来年历书的“颁朔大典”和战争凯旋的“献俘礼”,以及皇帝立春日赐春饼、端午节赐凉糕、重阳节赐花糕,都要在午门进行。

中国一些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中,经常会有这样一种误传:推出午门斩首!

有这么回事吗?

而我们从以上午门的用途来看,作为紫禁城的正门,作为国家最重要的礼仪场所和办公机构的大门口,这样庄重和喜庆的地方是不会进成为刑执行场所的。

明朝的死刑执行场所是在今天的西四,而清朝是在菜市口。

但是,午门却是明朝处罚大臣进行“廷杖”的场所。在明朝,如果大臣触犯了皇家的尊严,便会被绑出午门前御道东侧打屁股,名叫“廷杖”;起初只是象征性的责打,以示惩罚。

而在明朝正德和嘉靖年间,一些大臣因为被执行廷杖的刑罚而死在这里。著名心学大家王阳明因弹劾当朝大太监刘瑾被处以廷杖也在此地。

所以,民间所传说的皇帝发怒,把大臣“推出午门”是确有其事的,但并不是斩首,只是进行廷杖;而廷杖的确也可以置人于死地。

那么在明王朝,廷杖的惩罚到底有多严重呢?到底为什么最终造成大臣死于杖下呢?

正南方为“午”

话说明王朝自仁宣(1425年至1436年)之后,即位的皇帝大多是幼主、昏君。

明英宗朱祁镇宠信宦官王振,对蒙古瓦剌部落非要搞什么“御驾亲征”,酿成了“土木之变”;武宗朱厚照即位后更为荒唐,“沉豹房之乐”,宦官刘瑾趁机窃权成为“站着的皇帝”。

明王朝的政局自此可谓江河日下。

正德十三年(1517年),明武宗在佞臣江彬的调唆下微服行至昌平,企图出居庸关莅宣府(今张家口市宣化地区)幸女乐。巡关御史张钦锁闭了居庸关,对监守太监表示死也不会放皇帝出关。按剑坐关下,对守关军吏曰:“敢言开关者,斩!”武宗使者前来传旨开关,张钦拔剑叱之,把这位钦差吓跑了。武宗见张钦态度如此坚决,只好自昌平返京。

二十余天后,得知张钦正在白羊口巡视军务,于是急驰出居庸关,实现了幸宣府女乐之愿。

后来,尝到甜头的武宗想到江南一游,朝臣纷纷上书谏阻。舒芬、黄巩、陆震首先上疏阻止,吏部郎中孙凤等十四人、刑部郎中陆奉等五十三人、礼部郎中姜龙等十六人、兵部郎中等众多朝官一齐进言力阻。

郎中是“部曹之属”,不过区区六、七品小官,但也丝毫无所畏惧、勇于上谏。

武宗大怒,将黄巩、陆震等六人打入诏狱,又令舒芬等五十三人在午门外罚跪五天。但这并没有阻止朝臣的进一步进谏,大理寺正周叙等十人、工部主事林大辂、何遵、蒋山卿等联名上疏,力陈南巡之弊,于是又有六名上疏者入狱。

在这些朝官当中,其中一百多名在午门外被罚跪了五天,又各杖三十,当场被打死十一人,有的被降职、有的被罢官、有的被戍边,但武宗的南巡计划终于被制止。

紫禁城午门:作为明王朝执行“廷杖”刑罚的场所,到底死了多少人?_第2张图片
午门是明朝处罚大臣进行“廷杖”的场所

武宗无后,他的同族兄弟朱厚熜继承大统。武宗与世宗朱厚熜是堂兄弟,同为宪宗之孙。武宗为孝宗之子,世宗过继给孝宗,兄终弟及,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世宗生父已逝,故欲尊为皇考。在封建社会里嫡长正传为国之大本,世宗欲尊生父为皇考,不符合“皇统祖制”,于是发生了“礼仪之争”。阻谏者认为世宗若尊生父为皇考,宪宗大统即不在孝宗,破坏了嫡长正传、皇统大本,所以要誓死抗争。

大臣的阻谏在咱们当代人看来,在思想上然是儒家的“血统”愚论,在政治上也是不明智的选择,在个人仕途上更是断送前程,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但在当时却是坚持真理、捍卫国本的大节问题。因为"皇统"事关“道统”,君臣均需“董道而行”,立于朝就一定要诤于朝。

当时的首辅杨廷和上疏进谏,世宗不听,杨廷和辞官还乡。杨廷和是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金榜题名时年使十九岁,正德初年入阁参预政务。武宗死后,世宗策立,除佞臣江彬,革除弊政,罢斥群小······均由杨廷和以武宗遗诏的形式付诸实行。世宗即位之初,杨廷和辅政,使朝纲有重振之势,而由于礼仪之争去职实在是嘉靖朝的一大损失。

杨廷和去职后,包括尚书、侍郎、都御史等大臣在内的二百多名朝官在皇城左顺门跪成一片,高呼高皇帝、孝宗皇帝,声达大内。世宗几度派司礼太监劝众朝官散去,但无人遵旨,一直坚持到日已过午。

世宗大怒,令锦衣校尉把翰林学士丰熙、吏部郎中余宽、兵部郎中相世芳等八人投入大狱,声称请愿事件是八人所煽动。锦衣校尉拘捕丰熙等八人时,杨慎、王元正带领请愿的朝臣表示抗议,撼宫门大哭,这更激怒了皇帝,于是传旨将参加请愿的五品以下朝官一律拘拿入狱,何孟春等八十六人姑令待罪。

第二天世宗对参加请愿的人进行审理,受廷杖者多达一百八十多人,有些人被处以“再杖”,被打死者有十七人之多。

礼仪之争以朝臣的失败而告终。

两次在午门上演的“廷杖”致人死亡的恶行,接连发生在武宗、世宗两朝并不是历史的偶然。

廷杖打在恪守封建准则的敢于进谏的朝臣身上,表面上是在争“礼仪”,实质上是封建统治者的权力的过分集中,已经开始自毁根基,动摇国本、祖制和道统,动摇儒家道德规范。

明王朝的皇权专制走到这里,已经开始破坏统治阶级内部统一的准则和道德,是封建专制制度彻底开始走向没落的标志。

你可能感兴趣的:(紫禁城午门:作为明王朝执行“廷杖”刑罚的场所,到底死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