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医圣李时珍的传奇

           

李时珍塑像

 

                    题      记

今年刚好是大明医圣李时珍(1518—1593)诞生五百周年,作为李时珍故乡(湖北蕲春)的游子,觉得大张旗鼓地宣传李时珍,大力弘扬其悬壶济世、普救万民的医德医术,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义不容辞的举手之劳,现借此机会,将李时珍的传奇故事分享于此吧。


    闷热夏夜,时珍艰难出世

1518年7月12日,后半夜,蕲州城李府灯火辉煌,只见李府的仆人们进进出出,正在忙忙碌碌着,一位年近5旬的中年男子双手反剪在背上,在院中的花坛边不停地低头徘徊着,偶尔抬起头来,焦急地朝西厢的卧室张望着。

这个男子就是当地久负盛名的医药世家李言闻郎中(当地人常常称医生为郎中)。

此时,李言闻正在等着母子平安好消息。因为,李夫人为了生下第二个孩子,已在床上痛得死去活来快三天了。可是,身为郎中的李言闻,却束手无策,只好听天由命了。

本来,李言闻有一个名叫李果珍的儿子,已结婚三四年了,早就盼望抱上孙子的李言闻,眼看儿媳妇的肚里一点动静也没有,心急如焚呀。已年过不惑的李闻言时时告诫自己,不要让从曾祖一直单传到自己,就这样在自己的下一代手里中断了香火,他觉得这样,百年之后,他是没有脸面去见列祖列宗了。

李言闻凭借自己高超的医术,把自己停止生育多年的夫人身体调理得如同少妇般丰满、朝气勃勃,终于在九个月前让夫人再次怀上了。为了保证第二胎是传宗接代的儿子,平时,他一有空就偕同夫人去附近庙宇求神、佛、菩萨保佑。

这两天夫人在床上痛得翻来覆去,哭爹喊娘,可是,肚里的孩子就是久久不愿出来。

东方已初露微熹,一夜未合眼的李言闻,只听见里面的接生婆正在声嘶力竭地喊:“用力,用力!”,好半天,才终于听见“嗬咳!嗬咳!”婴儿的啼哭声,从产房里传了出来,听上去显得有气无力。

久压在李言闻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李言闻面朝北方的庙宇方向虔诚地拜了拜,一边默念着“菩萨保佑,谢天谢地!”一边三步并作两步跨,推开产房惊喜地问接生婆是男孩还是女孩。

接生婆一边剪着孩子的脐带,一边笑着说恭喜李郎中又添了一个公子。

就这样,李言闻第二个儿子来到了人世间。鉴于李时珍出世时的艰难,李言闻就将这个瘦弱的儿子视为珍宝,为其取名为时珍。

童年时珍,读经学医兼修

李时珍自幼体弱,因此,喜欢侍花弄草的李言闻,在后园种花花草草时,就常常将李时珍不离左右地带在身边。刚刚蹒跚学步的李时珍,就跟着父亲天天和这些草木打交道。久日久之,李时珍就和这些花草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时珍不仅喜欢看这些花草是如何发芽、开花、结果,而且喜欢看父亲怎样把它们制成草药,为别人治病。

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李时珍对这些草药的性能日渐了解,越发如痴如醉,因此,整日沉浸在庭园的花草中,有时,连吃饭都忘记了。

李时珍自小聪明乖巧,不过,其父李言闻并不想他跟着自己学医。因为,那个时代,医生的职业还属于“下九流”。所以,虽然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但对遭别人歧视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痛。于是,李言闻决定不再让聪慧的小儿子像大儿子李果珍那样重蹈覆辙,而把改换门庭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时珍身上。

李时珍虽酷爱医学,但为了不辜负父亲的厚望,只好把心思暂放在那枯燥乏味的八股文章上。

据传说和李氏家族谱记载,李时珍14岁便考中了秀才。当时的李言闻乐得心花怒放,以为这下儿子“鲤鱼跃龙门”是板上钉钉,大有希望了。

不知是冥冥中上苍的安排,还是李时珍的命中本来就没有官运,注定李时珍只能端着父亲的衣钵行走江湖。所以,从 17岁起,少有奇才的李时珍却接连3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空手而归。

李时珍数度落榜,以致整天没精打采。李言闻看着快陷入精神恍惚状态的儿子,彻底警醒了。李言闻于是用语言来安慰李时珍,再也不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儿子,强扭的瓜儿不甜啊。

李时珍听说父亲不反对自己学医,那忧郁的心情顿时开朗了起来,他决定放弃在仕途功名路上急走狂奔,但总赶不上幸运的背影,于是,一心一意跟着父亲当起了郎中。

幸好,李时珍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医学基础。因此,他和父亲一起行医就显得驾轻就熟,毫不费力了。

李时珍小时候常常跟着父亲到“玄妙观”中玩耍。这期间,李言闻一面行医,一面教子读书,不时让孩子们帮助誊抄一下药方。李时珍耳濡目染,对行医的知识技能越来越熟,兴致也越来越浓,常常偷空放下八股文章,翻开父亲的医书,读得津津有味。《尔雅》中的《释草》《释木》《释鸟》《释兽》等篇,他都背诵如流。

青年时珍,对症下药除病

一天,李言闻应病家之邀,带着长子李果珍出诊去了,玄妙观中只剩下时珍一人。这时,匆匆来了两位病人,一个是火眼肿痛,一个是暴泄不止。李时珍思索了半晌,说道:“父亲要到晚上才能回来。要不,我先给你们开个方子,试试看能不能治好。不行的话再找我父亲。”那泻肚子的病人难受极了,迫不及待地说:“好,好,郎中的公子开方子还能有错?”另一个病人也捂着红肿的双眼,连连催促时珍开方。李时珍便果断地开方取药,将这两个病人打发走了。

李言闻回到家中,发现了小儿子开的药方,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上,忙问:“这是你开的?”时珍小声回答:“是的,不知道对不对?”然后,把病人是什么症状,为什么要用这些药,这些药有什么性能等等,一股脑儿说了一遍,讲得头头是道。

李言闻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这才知道,儿子不仅读了不少医书,还能在治病实践中加以运用,对症下药,确实是块当大夫的材料,心中不觉又惊又喜。这时,做兄长的果珍在旁边听着弟弟大谈药性药理,十分羡慕,觉得自己大弟弟二十岁,居然不敢独自开药方,暗自下决心定要干件漂亮事,让父亲看看到底是谁的医道高明。

事有凑巧,没过几天,又有两个眼痛和痢疾病人前来就诊,而那天正好只有果珍一人在诊所。他一见这两人和弟弟说起过的那两人病情-样,便不假思索,依照弟弟的方子作了简单处理。

不料,第二天一早,这两个病人就找上门来,说服药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要李言闻看看是怎么回事。果珍在一旁不敢隐瞒,只好如实相告。李言闻一听就连呼“错矣”。果珍还不服气:“同样的病,同样的药,为什么弟弟对,偏偏我错了?”

李言闻答道:“有的病症看上去差不多,实质却不一样。”接着,把为什么那天时珍要以艾草为主药,而今儿这两个病人却应该以黄连为主药的道理讲了一遍,把李果珍说得心服口服。李言闻总是这样,从医理和病情两方面给孩子们灌输全面的医学知识,使两个儿子都大得裨益。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在李时珍青年时发生的。

一天,李时珍外出采药,看到一个村庄田园荒芜,无人下地劳动,原来这个村的人都得了“流感”。在一个茅草屋里,他看见一位老人正在床上呻吟不止,急忙取出药来,让老人喝下,停了一会,老人出了一身汗,症状减轻了许多。

于是,李时珍向老人打听情况,才知道村里先后来过几个走江湖的郎中,给他们开过药,还说什么“吃上一副药,包管你药到病除”。可是吃了十来副了,仍不见效。李时珍便找来煎过的药渣,仔细一看,大部分是假药。假药怎能治好病呢?老百姓上当受骗了,他们对庸医痛恨不已。

李时珍看药渣辨真假的事,传遍了附近的村庄,人们纷纷把江湖郎中配制的草药和带来的药渣叫李时珍鉴别,因为人太多,看不过来,只好让大家把药渣倒在村前的路口上,一个个摊开放好,逐个查看,拣出真药,扔掉假药、劣药,并教大家如何识别伪劣中草药,防止再上当受骗。

现在人们常常看到,有的病人就喜欢把煎服过的药渣倒在路口处,据说这个风俗就是那时候盛行起来的。

独立行医,起死回生扬名

年方三十岁的李时珍,父亲就去世了,因此,他开始独立行医,走南闯北。

一年夏天,他来到离家两百多里地的江西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淌着殷红的血。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拦住人群,说:“快停下来,棺材里的人还是活着的呀,还有救啊!”众人听了,面面相觑,彼此都不敢相信,明明人已死了,怎么会活过来呢。

那些抬棺材的几个人,没有得到主人的允许,谁也不敢停下来,去打开棺惊动故人,这样是不是太不吉利了吗?再说,万一救不了,这大热天,死人又不能久放。因此,这些丧夫们自顾自地抬着棺材向前一步一趔趄地行走。

李时 珍当然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于是找到主人,反复劝说,说自己一定能让人醒转来,这时的“死人”只不过是因难产一时休克而已。主人一听李时珍讲得很有道理,于是答应开棺一试。

开棺之后李时珍先是对“死”去的妇人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竟然醒了,于是,人群欢声雷动。没多久,这名因难产而昏厥过去的妇女,在李时珍的妥善处理下,又顺利产下儿子。

于是李时珍用一根银针救活了两条人命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了出去。当时,民间到处疯传李时珍有起死回生的妙法。

这就是孺幼皆知的李时珍开棺救母子的故事。

少有慧眼,识别用药谬误

李时珍20岁那年,蕲州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水灾。滔滔洪水如猛兽般冲决了江堤,蕲河两岸的千顷良田顿时化作一片汪洋。乡亲们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洪水刚过,瘟疫开始四处蔓延,病魔无情地吞噬着无辜的生命。李时珍目睹惨景,心如刀绞,和父兄一道,没日没夜地救护着病人,不知把多少濒临死亡的人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这天,李时珍正在诊病,突然一帮人闹闹嚷嚷地推搡着一个江湖郎中,一窝蜂似地捅进诊所。为首的年轻人愤愤地叫道:“李大夫,你给评评理!我爹吃了这家伙开的药,病没见好,反倒重了。我去找他算账,他硬说药方没错。我们信得过你,你给看看。”说着把给父亲煎药的药罐递了过来:“喏,这就是药渣。” 李时珍抓起药渣,一一仔细闻过,又放在嘴里嚼嚼,自言自语道:“这是虎掌啊!”那江湖郎中一听“虎掌”,慌忙分辩说:“我绝对没开过这味药!”

“那肯定是药铺弄错了!”年轻人说着,就要往门外冲。李时珍忙拉住他,说道:“别去了,这是古医书上的错误。就以《日华本草》的记载来说,就把漏蓝子和虎掌混为一谈了!”“对,我开的是漏蓝子!”江湖郎中急急地插了一句。“是啊,药铺有医书为据,打官司也没用。”众人慨叹了一阵,只得把江湖郎中给放了。

不久,又有一位医生为一名精神病人开药,用了一味叫防葵的药,病人服药后很快就死了。还有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吃了医生开的一味叫黄精的补药,也莫名其妙地送了性命。原来,几种古药书上,都把防葵和狼毒、黄精和钩吻说成是同一药物,而狼毒、钩吻毒性都很大,人吃了怎能不送命呢?

耳闻目睹这一桩桩、一件件药物误人的事件,李时珍心中激起巨大的波澜。他想:虽然古医药书籍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张冠李戴的谬误。若不及早订正,医药界以它们为凭,以讹传讹,轻者会耽误治病,重者要害人性命啊!

深夜,月光如水,烛光摇曳。李时珍和父亲在灯下倾心而谈。听了儿子的一番宏论,李言闻语重心长地说:“你想重修本草的想法不错,可是难啊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恐怕只有朝廷才有这么大的力量。何况,关于本草的书,相当浩繁,你虽然读了一些,可研究得还很不够,远远不能适应修书的要求。还是先在读书上狠下一番功夫吧,你说是不是?”

父亲的话,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李时珍的心。在以后的10年中,他全身心地沉浸在浩如烟海的医书宝库中,熟读了《内经》《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医籍以及历代名家著述和大量关于花草树木的书籍,单是笔记就装了满满几柜子,为修订本草积累了许多珍贵资料。

壮年时珍,决定重修本草

1551 年,明宗室武昌楚王闻知李时珍医术精湛,聘他到王府主管祭祀礼仪和医务。李时珍原本不愿与皇亲国戚交往,但考虑到楚王也许会帮忙,使朝廷答应重修本草,于是就打点行装进了楚王府。

不久,便因治愈楚王世子的暴厥和其他不少人的疑难杂症而名扬朝廷,被举荐担任了太医院的医官。这太医院,是明王朝的中央医疗机构,院中拥有大量外界罕见的珍贵医书资料和药物标本。李时珍在这里大开眼界,一头扎进书堆,夜以继日地研读、摘抄和描绘药物图形,努力吸取着前人提供的医学精髓。与此同时,他多次向院方提出编写新本草的建议。然而,他的建议不仅未被采纳,反而遭到无端的讥讽挖苦与打击中伤。李时珍很快便明白,这里绝非自己用武之地,要想实现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只有走自己的路。一年后,他毅然告病还乡。

1552年,35岁的李时珍着手按计划重修本草。由于准备充分,开头还比较顺利,但写着写着,问题就来了:所谓本草,是古代药物学的代称。它包括花草果木、鸟兽鱼虫和铅锡硫汞等众多植物、动物和矿物药。由于其中绝大多数是植物,可以说是以植物为本,所以人们又将药物直称为“本草”。 东汉《神农本草经》成书,到李时珍诞生前的400余年间,历代本草学家都有不少专著问世,但却从未有一部能概括这一时期药物学新进展的总结性著作。李时珍责无旁贷地挑起这副重担,并意识到了它的分量,却仍未料到,药物是那样的多种多样,对它们的性状、习性和生长情形,很难全部心中有数。比如,白花蛇,同竹子、艾叶,本是蕲州的三大特产,可以主治风痹、惊搐、癞癣等疾病,是一味贵生药品。但他从药贩子那儿买来的“白花蛇”,有时是另一种蛇冒充的,跟书上描述的大相径庭。那么,真正的白花蛇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为了解开这个谜,李时珍曾跟着捕蛇人亲自上山,捕捉到一条白花蛇,仔细一看,果然和书上讲的一模一样。

从此,李时珍走出家门,深入山间田野,实地对照,辨认药物。除湖广外,先后到过江西、江苏、安徽、河南等地,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行程达两万余里。那些种田的、捕鱼的、打柴的、狩猎的、采矿的,无不是他的朋友和老师,为他提供了书本上不曾有过的丰富药物知识。

一次,李时珍路过河南境内的一处驿站,见几个车把式正在把一些粉红色的草花放在锅中煎煮。他凑近去看了看,见不过是南方随处可见的旋花,却不知这些车夫煮它有何用?便向他们开口讨教,一个车把式答道:“我们这些人常年在外,风里来雨里去,盘骨多半都落下了伤痛。喝点旋花汤,能治盘骨病呢。”李时珍用心把这种药草的形状、药性等记了下来,并把它写进书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明医圣李时珍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