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一种是日神的“走向世界,追求成功”类的理性,一种是酒神的“走向内心,寻求超越”类的情感;而从学习上来看,由于中国特殊的教育环境,几乎不可能有后者的闲情逸致。家长们送孩子们上学,除了超一线城市确实有一些让孩子未来生活多姿多彩的需求之外,更多的群体认为孩子学习的目的是找一个好工作、拿到更好的薪水,简而言之就是成功。


想想父母有真正关心过你学了多少东西吗?一路走来,“过一本线没有、能报211、985吗、要不要试试公务员考试?听说当律师钱很多,要不考过司法考试?你看,邻居的孩子都出国读常青藤了。。。”他们只关注成功本身,学习只是一种手段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要从学习本身体会到乐趣,也就是出世的乐趣,是根本不可能的。竞争环境太过激烈,寻求日神的竞争式快感成为国人学习的普遍选择(市面上各种三天学会、教你成功的书籍大行其道就是一个侧面体现),也就构成了以下“如何寻找学习之外的乐趣以及工具性(应试教育)学习的基本逻辑。”


毕竟,把成功当作一种目的,学习当作手段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事。对很多人而言,必须要衣食无忧,或者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成功者”,可能最终才能将学习本身当作一种目的。




把学习现阶段当作一种工具,理解了这个,我们继续再谈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