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学习喝茶的

我是从去年开始喝茶的,在这之前虽然也经常喝茶,但是完全不懂茶,喝茶只是给水里增加些味道,让水喝起来不那么寡淡而已。从网上也不时看到过关于什么绿茶、红茶等各种茶类的介绍,但是和实践没有联系起来,依然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在实际喝茶的过程中还是搞不清楚茶的类别,更不懂得茶的性质了。

我的母亲喜爱喝茶,每天都必须喝茶,可以说是无茶不欢。而我只是口渴的时候端起母亲的茶一口气牛饮下去,从来没有细细品味过茶的味道、性质和口感的区别,每次牛饮都让母亲抱怨我把她的茶给糟蹋了。

从小到大,糟蹋了四十多年茶,直到去年才正式进入喝茶品茶的大门。我有一位好友是茶中高手,自称嗜茶如命。曾经多次听他聊过茶。在认识了一位中医大家之后,又有幸听他聊茶,越发引起了我对喝茶的好奇心。茶叶不就是苦苦的嘛,怎么还有什么凉性热性、发酵不发酵、白绿黄红黑,这么多的讲究,这么多的说道,到底是喝茶人的自嗨还是真有其事,我也喝喝试试。

拿出小姨子几年前送的茶台,买来了各色茶具,双十一,从网上抢购了一堆各色普洱类茶叶,有生普熟普,有茶饼有小沱茶,还有小青柑等等。自以为普洱茶属于热性茶,对身体有好处,又可以存放,多买些放几年会更好喝,所以买了近两千块,十余种不同的普洱茶。

装模作样地喝起来,怎么就是没体会到什么香气呀、回甘呀这些感觉,以为是功力不够,继续每天换不同的茶来泡。慢慢发现些不同,两种小青柑一种味道正常,没什么怪味,另一种总是有些泔水味,马上不喝这种了。当时觉得小巧可爱,方便携带买的两三种小沱茶,茶叶全是很碎的茶末子,经常连茶漏都会堵上,才明白这种小沱茶没几个会用比较完整的茶叶来制作,品质一定不怎么地。几种正常的普洱茶饼还不错,虽然有口味上的区别,但还都没有什么怪味儿,而且大品牌的熟普明显比其他品牌的熟普喝起来更顺滑些。

好友知道我开始喝茶后,有机会就会带我参加一些品茶的场合。中医朋友更是茶中高手,和他一起喝茶,他能从茶的性质,讲到茶的品质,一款茶在制作是火候如何,甚至能够感受到制茶人当时正在经历着什么样的心理状态!简直太神奇了。和他们在一起喝过的好茶越多,越发现自己买的茶的差距。几个月后,再盘点自己买的茶叶,几款熟普茶饼还可以随便喝喝,大品牌的没大毛病,但也没什么特色。小沱茶的茶叶本质上都是碎茶渣,本质决定了它就不可能有品质,看来只能煮茶叶蛋用用了。小青柑可是只能扔掉了,煮茶叶蛋都嫌它味道不好。这些茶算是喝茶道路上的第一笔学费吧,好在接下来就没走弯路,直接进入了喝茶的较高层次。

有两位茶道高手朋友的熏陶和引导,我直接跟随他们从一个比较高的平台上开始了了解茶中百味的学习之路。一年下来,不但了解了常见茶种的性质、工艺、产地、特点,对茶的品质和评判也有了明确的感受和体验。在自己泡茶时,虽然还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做不到让茶叶的特点充分发挥,但已经能够感受到一泡茶冲泡得是否得当,茶叶的性质是否正常发挥,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怎样冲泡才能充分释放茶叶的最佳状态。

如果没有两位高手的引导,我在茶文化中的进步不会这么快。如果没有初学阶段的低档茶叶,对茶叶优劣之间对比的感受不会像现在这样强烈和明确。从这件事中可以发现,学习一种知识,首先要尽快投入实践,纸上谈兵效果很差;其次是要有底层经验,知道了差是什么样,有好的马上就能发现区别,提起兴趣;第三就是入门以后尽快向高手靠拢,在掌握了一种知识体系的入门必备知识,也就是掌握了“最少必要条件”后,马上找寻和高手交流学习的机会,让自己在眼光和认识方面达到较高层次,先做到眼高手低,再通过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即使是高手圈子里的低水平,也比低手圈子里的高水平更接近这项知识体系的真实和核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怎样学习喝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