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找谁当对象,怎么能歧视到你?

北京人找谁当对象,怎么能歧视到你?_第1张图片

——本文4000字,不喜勿入

前几天《凤凰周刊》有篇文章,说了所谓的“北京相亲鄙视链”,当然这个说法其实是后来闲人们总结的,我印象里文章中并没有这句话。
但这之后很多人写了很多评论,内容从婚恋观到家庭观,从城市化到人类进步,从所谓阶层固化到关于“属羊”的争论,但很多人最爱看的还是“地域歧视”。

说实话,有时候我觉得某些外地人有些怨妇心态,就是那种已经人老珠黄担心老公出轨的样子,于是拼命翻老公的手机和电脑,探究任何一个出现在老公身边的女性,最后一定要逼问老公是不是“动心”,就好像问出“动心”就能坐实罪证,然后再以此严格“管理”。
但这种情况下本来没事儿被逼出事儿的其实也大有人在。
正如我本来不歧视外地人,但这样的怨妇心态反而让我瞧不起你了:北京人找哪的对象,怎么能歧视到你?

其实我个人很喜欢看这篇报道,内容很有趣味,写的也不错,但我个人看法是,这篇报道无非揭示了一些年长者代子女相亲时的怪异想法,不要说代表年轻人、北京人,就是真正的老年相亲群体,恐怕也不一定能代表。
就我所知,北京全市大概有常住居民上千万,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北京人”,其中年轻人我没统计过,但是到了婚配年龄而又没有结婚的,好歹也得有个一百万吧,就凭《凤凰周刊》那十几个人七八条枪,想调查这百万级别人员的婚恋倾向,说实话还不如世纪佳缘或者百合网每年公布的大数据有价值。


北京人找谁当对象,怎么能歧视到你?_第2张图片

至于老年相亲群体,其实并不是都在公园,很多就是穿行在街市上的大爷大妈,甚至就是偶然相遇。
比如我某次陪一位大姐去医院看病,结果这位大姐跟排队的大妈相谈甚欢,而大妈听说我是单身之后就电话招来了自己的女儿(抑或是侄女)。
当然,这事儿比较没谱,那位姑娘看样子也是拗不过老人才勉强出场配合,我们彼此打个招呼,互留了情知不会使用的联系方式,就此收场。至于条件嘛,似乎倒没有提到什么门当户对和属相的问题。
类似这样平日里出现的老年相亲人士,或现身于茶楼酒肆,或出没于小区街巷,具体有多少我不敢说,但可能不比公园里边的少。

至于公园里边的老年相亲团体,其实我也接触过。当初在报社做社区记者,偶尔也会进公园采访,也有被人拉住问东问西的情况。
不过我比那个属羊女孩幸运的是,还没有人听说我属相就轰然散去,算是诸位大爷大妈给我面子。
但是就我所知,很多人本身也是图一乐,需知上岁数的人最爱聊的,除了吹嘘年轻时候的经历,就是子女话题。你家孩子在哪上班,我家孩子去哪旅游,上礼拜给我买了个什么东西,下个月要带我去哪里消费,人家聊的就是这个。
因此公园相亲的问题上,我理解更像是老年版的主题公园,就我所知有相当一部分老人其实自己也没抱太大希望,但是总比打牌喝酒强吧?难不成也学广场舞、暴走团?似乎还是相亲公园活动更愉快一些。

当然了,我相信《凤凰周刊》还不至于编造一些故事,而在公园的老年相亲团体中,确有一些提出诡异条件的人,也有一些一心一意给子女找对象的人,这样的人同样大有人在。
比如《凤凰周刊》提到的这个“属羊”的问题,其实我就不太理解,甚至我咨询了一些父母辈的人,他们也不太理解,反而是从网上知道所谓“属羊命不好”。
据说女孩因为属羊被嫌弃,对此我也表示同情,但我对于那些老人也能理解,他们也是为了子女的福祉。
这让我想起了朱自清先生《背影》中的一段: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恕我直言,但凡嘲笑父母为子女做出的幼稚之举,多少就是朱自清先生所说的“太聪明了”,恐怕换成自己的父母,并不是这个嘴脸。
就我看来,嫌弃“属羊”固然有些无稽,但是跟嫌弃户口、嫌弃身高、嫌弃长相、嫌弃学历、嫌弃性格、嫌弃职业没什么本质区别,父母为儿女操心,即便有些不靠谱,有些“迂”,又有什么值得嘲笑的呢?

北京人找谁当对象,怎么能歧视到你?_第3张图片

可能看到这里,有人会觉得我是替这些老人洗地,其实我只是不同意现在这些网民批评他们的方式,然而并不是说他们没有值得批评之处。
在我看来,如果说替儿女瞎操心可以原谅,但是 他们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也伤害到了很多人——没礼貌。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办事情跟别人达不成合意共识是难免的,但基本的礼貌还要有。
去一个商场购物,你买衣服一看价钱嫌贵,都要说“再看看”,而专业的导购尽管心知肚明也要说“您穿挺合适”的这样的话恭维,情知你不会再来也得说“欢迎再来”;去一个公司面试,对方一看你情况觉得不合适,但也要象征性问问答答,而专业的HR通常也会说“请等待我们的通知”,情知没有机会再来,你也得说句“谢谢”。
类似的场景,与其说是虚伪,不如说是礼貌,是 你虽然对方不符合你的标准,但是仍对对方表示尊敬的态度。

到了婚恋市场,情况也是一样。别说是这种父母代为相亲的情况,就是你自己去相亲,也不太可能一见钟情,其中很多见面、吃饭、聊天然后就再不联系,彼此也就心知肚明。
而这种情况,绝少有当面就说“看不上你”拂袖而去的,这样肯定要被人吐槽没有礼貌,对方也免不了要背后吐槽“谁看得上你似的”,哪怕一开始有些动心也宁死不会承认了。


北京人找谁当对象,怎么能歧视到你?_第4张图片

然而这些老人,恕我直言,多少有些托大,自以为是长辈,就拿出对待晚辈的傲慢来,一听说对方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当场表示不满意,这也难免让很多人感到被冒犯。
实际上,就我所知很多年轻人之所以极为厌恶这种相亲方式,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于这种类似明码标价现卖买现式的方式感到不爽,嘴上说是对于自己被当成商品觉得不悦,内心深处恐怕更多是被厌恶被人挑拣乃至否定,否则你不能解释那些评为“钻石王老五”、“最想娶女神”的家伙为什么还欣然接受。
而对于这种挑拣乃至否定,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其实也未必是地域、户口、属相,但是如果对方是嫌你黑、胖、矮、情史、婚史,似乎难以吐槽。
倒是户口、地域吐槽起来可以拉“反对地域歧视”的大旗作虎皮,属相问题更是可以怒斥一番,大声说出“我就属羊怎么了”、“就好像谁看得上北京户口/北京人/不属羊的一样”,哪怕内心对这种对象也很向往,但是嘴上也是宁死不肯承认了。

不过话说回来,愿意找本乡本土的人结婚,这并不是北京独有的事情,全世界很多地方的人都有这种情况,中国人大部分与中国人结婚,难道就是歧视外国人了么?
从一个北京人的角度看,抛开功利的因素考虑,跟本地人结婚也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本乡本土知根知底,有共同的城市文化氛围,有共同的文化语言,甚至有可能有交叉的朋友圈子。
而一旦结婚,串亲戚省事,生孩子照顾起来也方便,免去了远赴外省拜见老人的辛苦,更不用担心“今年去谁家”的争论,这有什么不好呢?
同样的事情,在东北,在四川,在陕西,在贵州,难道不是一样的么?我还没听说过哪个省的人都特别乐意跟外省人结婚,那这省人一定很好客。

然而这件事,放在任何一个省可能也都会发生,任何一个地方也都会有人在婚恋市场上铩羽而归,唯独这件事到了北京就不同了。
同样说是“想找个本地人做女婿/儿媳”,如果说是河北家长说的,断然不会有什么不爽;而如果是河南家长说的,可能还有人表示理解;但如果是北上广的家长说的,这就是大逆不道;这其中尤其是北京的家长,谁敢说这话就要被扣上“地域歧视”的帽子。

究其原因,这里边自然有对北京的羡慕嫉妒恨,也有对自己条件未能达到对方要求的不忿和不平,但更多的网民其实根本就没来过北京,有些压根就是在三线城市拿着二手安卓机刷存在感的升斗小民,这一生别说是跟北京人联姻,恐怕生活圈子里都是老乡、同学、同事,连自己省外的人也未必认识的了几个。
但是这不妨碍他们用手机屏幕怒喷北京的家长,咒骂北京人的生活,撕咬北京人的婚恋,妖魔北京城的风土人情。
我看到的最有趣的一个微博评论是:听说北京人都是下岗工人后代所以素质特别差……。
这话是哪里的网民所留,想也能想到。
然而这样的人,北京人愿意找什么样的对象,高傲胖瘦、贫富贵贱、本土外地,跟你有一分钱关系么?难不成你也巴望着跟北京人联姻?否则别人择偶什么标准,又与你有什么相关么?

就我所认识的北京人中,有相当一批根本不在乎户口问题,很多素质颇高的北京女孩也找了外地男士为偶,而北京小伙牵手外地姑娘的也不在少数。
但同样,也有一些北京姑娘小伙,誓言就要找一个北京人结婚,这不过个人选择不同,又有什么不能理解呢?
北京小伙就爱北京大妞,北京大妞就喜欢北京小伙,不行么?

而说到外地人与北京联姻,还不得不说一些北京老人的担忧:害怕外地人是借婚姻当跳板,结果坑了自己家的孩子。
你说这是优越感么?不,这其实是危机感。
2012年《京华时报》就曾报道过:外地女子王某与精神病人小张登记结婚,被揭穿是为了让她的户口进京才结婚的,结果小张的监护人起诉到了法院,判决了这段荒谬的婚姻无效。

北京人找谁当对象,怎么能歧视到你?_第5张图片

今年《法制进行时》还报道过,一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女子她被丈夫开车送回北京扔在了路边,亲戚揭穿丈夫是为了图北京户口才娶得该女子,并拿走了一笔拆迁款,而该被丈夫带到河北多年,街坊四邻竟然从没见过她,看到的却是另外一个女人……。
就这还仅仅是媒体报道,更多的北京人之间的传说则较之更为凶险,除了图谋户口,还有逼走父母、驱赶亲戚、霸占财产、殴打女方、抢夺房产等等行为,使得很多北京老人都认为孩子找外地对象是一个有风险的事情。

当然,有些外地人会对这种看法不能认同:又不是所有的外地人都是心怀不轨,凭什么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但在我看来,这正像是恐怖分子制造了911,于是有人觉得坐飞机不安全产生了“飞行恐惧症”,你觉得是应该责怪这些产生恐惧症的人呢?还是去归咎于恐怖分子?
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些北京的老人看了现实中北京人被外地人坑的例子,又或者听了类似的传说,产生了担忧和畏惧,这恐怕更多要归咎于那些接着婚姻和情感为跳板的外地畜牲吧。
那么如今,这些外地的井绳们被北京人所害怕,似乎应该责怪那些家乡的毒蛇,而不是迁怒于被蛇咬怕的北京人了。


北京人找谁当对象,怎么能歧视到你?_第6张图片

然而北京人的这些合理担忧和正常婚恋选择,却被当成了大逆不道的事情,甚至于一些媒体和自媒体,也趁着这些网民热议北京的热闹,一股脑拥上来打算分配一些热度,也不管吃相,一个劲地从阶层、社会、地域、财富的层面拔高升格,从弱者守护财富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卑劣行径,就差从那个相亲价目表里看出人类未来、宇宙奥秘了。
就我个人看法,这纯粹瞎掰,因为样本量太少太少,正如我前边所说,这在北京的老年相亲团体中,恐怕都只能代表局部,更遑论整个中国了,至于所谓的阶层、财富、鄙视链,更是攒鸡毛凑掸子,搭配着那些恨北京不死的网民情绪闹哄哄地招摇一番,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依据。
或许,就在某位姑娘在大爷大妈人群中感慨自己属相不被赞赏时,在公园的另一角正有一对北京小伙儿和外地姑娘的情侣,正在牵手人间,笑看着单身狗们怒斥世事不公导致自己难觅伴侣的帖子,一时间甜蜜无比,笑魇如花,指点着姑娘的背影说道:“还来这里找对象,真可怜啊……。”

这会不会成为下一篇《XX鄙视链》的话题?单身狗被谈恋爱的歧视,谈恋爱的被结婚的歧视,结婚的被离婚的歧视,离婚的被复婚的歧视,复婚的被养小三的歧视……。
这个游戏,总能玩下去的。

****作者:梁千里****
原创文章转载需获授权并注明出处
请在后台留言联系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京人找谁当对象,怎么能歧视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