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总是看不下去日本人写的书?

为什么我总是看不下去日本人写的书?_第1张图片

1

前两天装箱的时候,我放了两本书到拉杆箱里面,今天拿出来一本自己觉得读起来会比较轻松的书,名字是《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看到名字中有“麦肯锡”,也有很多人推荐,就在网上买了这本。

很遗憾,读起来非常困难,也有点失望。仔细看了看作者,发现是日本人写的,发出一句“原来如此”的感慨。

是的,我以为是美国人写的书。已经不只一次有这样的感慨了,日本人写的书太过无聊,每次都是每一个汉字都认识,但是连在一串就是不知道作者到底在说什么。

我对日本人倒是无任何偏见,否则我也不会买那些书,只是每次读他们写的书都如同嚼蜡。

2

最早的时候,我买过一本《争辩力:10%的沟通决定你的成败》,书中翻来覆去说的都是一个道理:要多沟通,学会沟通。然后就是一些例子,要说主题简明,例子需要吸引人才对,但是还是毫无看头。

它也是网络上被推荐很多的书,但是我真的是看不下去,应该有翻了十页就对之束之高阁了。也许是我对职场类书籍没什么兴趣,但是也不能这么说,因为每次插坐学院发布的有关职场的内容我会非常认真地看,并对照自己工作时的行为。我觉得他们的文章选得非常好,也非常耐读有用。

我发现日本人写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爱写纯理论,不爱举例子,即使举例子,也是让人毫无共鸣、提不起兴趣的例子。

前几天,我刚看完《自控力》这本书,美国人写的,我真的是爱上了这本书,全书200多页,每次阅读我至少要看50+页,因为每次都是爱不释手。作者从心理学、实验调查、科学研究等等多种角度来阐述自控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可以变得自控。

书中举有很多例子,几乎每说一个理论之前都会举例子,而且不止一个,但是这些例子却一点都不让人烦,因为它们太贴切了,太能让你产生共鸣了,你总是有一种“哇,这不是说的就是我吗?”这种感觉,然后让你迫不及待地想要对自己的习惯做出改变。

3

我看不下去日本人写的书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日本人心思过于细腻,他们总是抓着一个小问题不放,来来回回地写,对看书的人来说,他们是一直在重复,没有新的观点,一直老生常谈。

曾经在一个朋友家,我看过一本日本人写的关于收纳的书,全书又是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收纳收的不只是物品,更是让你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做到断舍离。这个观点很好,一直在影响着我,可是呢,书中不仅没有关于收纳房间的例子,也没有关于舍弃人的故事。反反复复一个观点,那看前十页就好了,何必浪费时间读到200多页。

年前在书店买了很多本川端康成的书,可是它们可能要永远被藏在书柜里了。都是一些被评价很高的文章,可是我竟然一点都读不下去。我对记述的内容不甚了解,比如日本的艺妓文化,以及一些节日的传统杂技表演,因为没有了解,所以读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

不清楚作者的目的是什么,只是记述,还是想要表达什么?搞不清楚,总是一头雾水,没有读下去的兴趣。

4

虽然我们一直不承认我们是资本主义社会,但是事实上我们在一步步地实践着资本主义走过的路。具体来说就是我们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欧美多年前走过的路,只不过我们之间的距离因为网络的发达而在逐渐变小,我们赶超他们的速度越来越快。

我一直觉得虽然我们与日本都属于亚洲国家,但是在文化上却与美国更为接近。日本的国土太小了,我们做不到像他们那样钻营、事事精打细算。表现在书写上,欧美最直接,我们次之,而日本人由于过于含蓄导致很多时候都不知道他们到底在说什么。

这是一个快餐文化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晒自己一个月读了多少本书,你很难让一个人坐下来花费一个月的时间翻看一本需要耗费大量体力和脑力而还不一定能读懂的书,并且这样的书多半对实际生活是无用的。

日本人写的文章与其出了一本书,其实我倒认为假如浓缩到一篇文章里应该会更充实。前段时间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虽然我还为这本书写了一篇书评,但是我还是认为没什么好推荐的,里面提到的方法很多都是在老生常谈,或者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做的,何必非要看一本书呢。

看书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在提高速度,因为写的就是我在实践的啊,就是我高中时候就开始做的啊。比如记读书笔记,也就是所谓的摘抄,这是我高中时期必做的一件事。

再比如今天看的这本《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看了36页,我不知道作者一直在讲的“信息”有多大作用,我更不相信你平时在与领导交流时连领导的话都听不懂。

区分“记述信息”、“评价信息”、“规范信息”的价值是什么,“沟通”这种事情我们无需学习,只有愿意不愿意,没有沟通不了的吧。

这本书让我想起来多年未更新、与社会早已脱节的大学课本,每一章都是那么乏味、无价值。

我喜欢看那种前两页就能吸引人读下去、拿起来不愿意放下的书。而至今为止,日本作家中,我并未找到这样的作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我总是看不下去日本人写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