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2017-11-22】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书名: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作者:列文森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5月第一版

共373页,计划用时一周,每天53页。



3、对普遍价值判断的中国式扭曲

曾国藩对作为对手的西方还是很了解的,这个对手是如此令人可怕,以至于使曾国藩干到有必要大力倡导将西方的物质文明纳入中国文明。这一倡导虽然意味着将西方作为一个价值中心来看待,但它仍然保留了中国最基本的优越地位。这样在这种广泛的折中主义中,文明发现曾国藩没有简单的接受在理性上具有说服力的西方价值,他关心的不是一般的知识要求,而是如何使它表面上合法化,以便被中国人接受。

当人们对中国思想的接受在感情上达到越来越渴望的程度时,它所具有的理性力量就越来越少了。

第四章 体与用

1理性化

谨慎的折中主义者,虽然宣称他们忠诚于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但又认为不变是一种自我倒台的策略,也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理想。要使中国文明免遭西方征服者彻底毁灭,唯一的选择就是由那些具有献身精神的中国传统主义者进行有选择性的改革。

2谬误

在这个被综合过的文化中,中学是体,但在现实社会中,它又 是作为进入仕途的敲门砖,即用来使用的,而被当做用来引进综合的西学,并没有像这个整齐的模式所要求的那样充当中学的补充物,相反取代了它。因为在事实上,中学所以被诊视,是由于它具有进入仕途敲门砖的功用,现在他的功用被剥夺了,其“学”也就必然会枯萎。

如果不能消灭他们,就加入他们,或者使他们加入到你们之中。-中国人对待外来侵略的传统自卫态度是民间智慧的运用。

3、体用概念非哲学含义

现代体用二分法只能是传统发生根本上的变化与衰落的一种掩饰

19世纪的体用模式,不仅体现了外来因素所造成的儒教衰落,而且也是儒教本身衰落的象征。张之洞:体用模式实质上是宋儒哲学的庸俗化。

西方入侵者对传统文化的破坏是事实而非假象。

他们实际上谈论的就是体,一事有体即有用,本体或实体的体,必然含有作用或功用的用。阿奎:无物不具有其相应的公用。

作为中国思想中的一个易懂的,合乎惯例的观念,中国精神加西方物质这一谋求中国富强的药方,自从张之洞用体用模式对它加以表述后,它就从来没有失去过吸引力。

4、倭仁:对体用模式和革新的拒斥

扩展阅读:乌齐格里·倭仁(1804—1871年),字艮峰,又字艮斋,蒙古正红旗人,晚清大臣、理学家。道光九年(1829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中允、侍讲、侍读。北京政变后,他以讲程朱理学受到清廷重用,擢为任副都统、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兼同治皇帝师傅职。作为“理学名臣”、“三朝元老”参预朝政,在清末的政界和学界都充当了重要角色,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同治十年(1871年),晋升为文华殿大学士,因病再度乞休。不久病逝,追赠太保,谥文端,入祀贤良祠。倭仁政治态度保守顽固,为同治年间顽固派首领。所著辑为《倭文端公遗书》。

倭仁通过宣称历史上的中国人曾面临了所有有可能的价值选择,并且已做出选择的决定,而否认了在特殊的中国文化和普遍的创造力之间存在着任何冲突,甚至区别。

张之洞:西学是外国的源流,最有希望作为用被中国接受。但在倭仁看来,西学是中国的源流,早已失去了作为体被中国接受的资格。西方的科学家不可能成为儒家的助手,他们是被儒家赶走恶魔,两者之间的关系只能是斗争而不可能是协作。

儒家的这种乡绅、士大夫、官僚三位一体的社会地位是对知识的垄断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这种对物质上改革的反对解释清楚,即它并非中国独有,也不含有不同文明之冲突的意义,而仅是到处都能见到的保守或恋旧之形式的中国变种。任何新生事物都会使他们感到不安定。

西方文化在近代同样也遭到工业化的冲击,并发生了几乎是难以形容的变化。

在中国,带有反科学思想和反资本主义思想气味的官僚机构,从来没有像西方封建主义那样经历过内部瓦解。由于西方能够孕育工业主义,因此,这头怪物所引起的变化对西方社会的震动远不如他对中国社会的震动那样的强烈,或者至少可以说,没有引起在中国那样的问题。

P60

扩展:

1、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中哀叹自己命运的卢德派

卢德运动是在拿破仑战争严酷的经济环境与新纺织工厂的恶劣工作条件中酝酿形成的。该运动的主体——被称为“卢德分子”——主要反对广泛被使用的、造成众多有技术的纺织业者失业的自动织机,这些织机可以由廉价雇佣而没有技术的劳工操作。卢德运动于1811年始于诺丁汉,在1811年与1812年在英格兰迅速蔓延。许多工厂及其中的机器被手摇纺织织工焚毁。在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卢德分子集结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与英国陆军发生了冲突。在英国政府对卢德分子的镇压运动开展前,众多羊毛和棉花工厂已被摧毁。1816年这类运动仍时有发生。

而卢德主义者就是对新的科技发明嫉妒厌恶而悲观的人,也指吝啬如我、因爱生恨的高科技憎恨犯。

2、斯威夫特

乔纳森·斯威夫特是18世纪英国著名文学家、讽刺作家、政治家,被高尔基誉为“世界伟大文学创造者”其代表作品是寓言小说《格列佛游记》,其他作品有《一只桶的故事》、《书的战争》,另有大量的政论和讽刺诗以抨击英国殖民主义政策,受到读者热烈欢迎。

【乔纳森.斯威夫特对待科学的态度】斯威夫特不仅把科学家描绘得异想天开、荒诞不经,而且指责他们是贪财者、虚伪诺言的炮制者和在人格上令人讨厌的人。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两本通俗读物《无稽之谈》和《格列佛游记》,无情地嘲弄科学毫无用处。例如,在《格列佛游记》中,他描绘格列佛船长到飞岛勒普泰的拉加多  “规划者研究院”旅行,这是对培根《新大西岛》中的萨洛蒙宫和早期皇家学会的影射。这个研究院的所谓“实用”研究项目,全都是滑稽可笑的、空洞隐秘的和不切实际的。

【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年),英国作家,政论家,讽刺文学大师,以著名的《格列佛游记》和《一只桶的故事》等作品闻名于世。


读书笔记【2017-11-22】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_第1张图片

斯威夫特(英国讽刺文学作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2017-11-22】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