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osed技术和热修复

热修复技术


APP提早发出去的包,如果出现客户端的问题,实在是干着急,覆水难收。因此线上修复方案迫在眉睫。

概述

基于Xposed中的思想,通过修改c层的Method实例描述,来实现更改与之对应的java方法的行为,从而达到修复的目的。

Xposed

诞生于XDA论坛,类似一个应用平台,不同的是其提供诸多系统级的应用。可实现许多神奇的功能。Xposed需要以越狱为前提,像是iOS中的cydia。

Xposed可以修改任何程序的任何java方法(需root),github上提供了XposedInstaller,是一个android app。提供很多framework层,应用层级的程序。开发者可以为其开发一些系统或应用方面的插件,自定义android系统,它甚至可以做动态权限管理(XposedMods)。

Android系统启动与应用启动

Zygote进程是Android手机系统启动后,常驻的一个名为‘受精卵’的进程。

  • zygote的启动实现脚本在/init.rc文件中
  • 启动过程中执行的二进制文件在/system/bin/app_process

任何应用程序启动时,会从zygote进程fork出一个新的进程。并装载一些必要的class,invoke一些初始化方法。这其中包括像:

  • ActivityThread
  • ServiceThread
  • ApplicationPackageManager

等应用启动中必要的类,触发必要的方法,比如:handleBindApplication,将此进程与对应的应用绑定的初始化方法;同时,会将zygote进程中的dalvik虚拟机实例复制一份,因此每个应用程序进程都有自己的dalvik虚拟机实例;会将已有Java运行时加载到进程中;会注册一些android核心类的jni方法到虚拟机中,支撑从c到java的启动过程。

Xposed做了手脚

Xposed在这个过程改写了app_process(源码在Xposed : a modified app_process binary),替换/system/bin/app_process这个二进制文件。然后做了两个事:

  1. 通过Xposed的hook技术,在上述过程中,对上面提到的那些加载的类的方法hook。
  2. 加载XposedBridge.jar

这时hook必要的方法是为了方便开发者为它开发插件,加载XposedBridge.jar是为动态hook提供了基础。在这个时候加载它意味着,所有的程序在启动时,都可以加载这个jar(因为上面提到的fork过程)。结合hook技术,从而达到了控制所有程序的所有方法。

为获得/system/bin/目录的读写权限,因而需要以root为前提。

Xposed的hook思想

那么Xposed是怎么hook java方法的呢?要从XposedBridge看起,重点在
XposedBridge.hookmethod(原方法的Member对象,含有新方法的XC_MethodHook对象);,这里会调到

private native synchronized static void hookMethodNative(Member method, Class declaringClass, int slot, Object additionalInfo);

这个native的方法,通过这个方法,可以让所hook的方法,转向native层的一个c方法。如何做到?

When a transmit from java to native occurs, dvm sets up a native stack.
In dvmCallJNIMethod(), dvmPlatformInvoke is used to call the native method(signature in Method.insns).

在jni这个中间世界里,类型数据由jni表来沟通java和c的世界;方法由c++指针结合DVM*系(如dvmSlotToMethod,dvmDecodeIndirectRef等方法)的api方法,操作虚拟机,从而实现java方法与c方法的世界。

那么hook的过程是这样:首先通过dexclassload来load所要hook的方法,分析类后,进c层,见代码XposedBridge_hookMethodNative方法,拿到要hook的Method类,然后通过dvmslotTomethod方法获取Method*指针,

Method* method = dvmSlotToMethod(declaredClass, slot);

declaredClass就是所hook方法所在的类,对应的jobject。slot是Method类中,描述此java对象在vm中的索引;那么通过这个方法,我们就获取了c层的Method指针,通过

SET_METHOD_FLAG(method, ACC_NATIVE);

将该方法标记为一个native方法,然后通过

method->nativeFunc = &hookedMethodCallback;

定向c层方法到hookedMethodCallback,这样当被hook的java方法执行时,就会调到c层的hookedMethodCallback方法。

通过meth->nativeFunc重定向MethodCallBridge到hookedMethodCallback这个方法上,控制这个c++指针是无视java的private的。

另外,在method结构体中有

method->insns = (const u2*) hookInfo;

用insns指向替换成为的方法,以便hookedMethodCallback可以获取真正期望执行的java方法。

现在所有被hook的方法,都指向了hookedMethodCallbackc方法中,然后在此方法中实现调用替换成为的java方法。

从Xposed提炼精髓

回顾Xposed,以root为必要条件,在app_process加载XposedBidge.jar,从而实现有hook所有应用的所有方法的能力;而后续动态hook应用内的方法,其实只是load了从zypote进程复制出来的运行时的这个XposedBidge.jar,然后hook而已。因此,若在一个应用范围内的hook,root不是必须的,只是单纯的加载hook的实现方法,即可修改本应用的方法。

业界内也不乏通过「修改BaseDexClassLoader中的pathList,来动态加载dex」方式实现热修复。后者纯java实现,但需要hack类的优化流程,将打CLASS_ISPREVERIFIED标签的类,去除此标签,以解决类与类引用不在一个dex中的异常问题。这会放弃dex optimize对启动运行速度的优化。原则上,这对于方法数没有大到需要multidex的应用,损失更明显。而前者不触犯原有的优化流程,只点杀需要hook的方法,更为纯粹、有效。

你可能感兴趣的:(Xposed技术和热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