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有命,选择由人—《沉睡的人鱼之家》读书笔记

初次接触东野圭吾应该是《神探伽利略》,那段时间很迷侦探破案剧,又是福山叔演的,观剧的速度可以说是很快了。进一步接触应该是《白夜行》。

一开始对于他的接触仅限于影视作品,毕竟那段时间疯狂的刷剧,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他的原著小说。这一看,忽然眼前一亮,第一次那么明显地感觉到影视剧地无力,也渐渐喜欢上看原著小说胜过于改编剧。

这次打开的是《沉睡的人鱼之家》,说实话,我并没有看简介,只是挑了一本我没看过的。所以从前言开始我就在“推理”,也在暗自期待着东野圭吾惯有的“反转”。

看着看着感觉好像不对,这不是推理剧该有的套路,于是就去看了简介,原来真不是讲推理的,是在讲人性的。也看了大家的评论,大概知道了结局,再看就一直期待着什么时候进展到结局,思考怎样从目前的状况走到结局。

我其实不讨厌剧透,特别是结局,知道结局了,再去看过程心境会比什么都不知道只能一点点跟着作者的思路走要来得更丰富。至少于我是这样,但不知道结局的情况下,我的注意力不会完全放在情节或者遣词造句上,而是一心追求着快点看到结局。但是一旦知道结局了,就可以更加关注细节,可以慢慢思考作者是如何处理情感、冲突的转折。

所以看着书的前半部分跟后半部分我的心境是不一样的,前半部分我把他当推理,想着难道这个被医生认为是脑死的孩子还会因为某些契机醒过来吗?前言中提到的那个男孩又跟这个家庭有什么关系吗?后来发生了一些事,导致那个男孩无暇顾及又是什么?

这些问题充斥着我,让我不能好好地去品味书中细节,只是囫囵吞枣,连里面出现角色地名字都没太完全记住。

后来知道了结局,反而没那么焦虑了,对于男孩地出现也有了自己的预估,后来最后一章果然跟预估的差不多。

这是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也探讨了所谓的“生命”。其中有一个情节,母亲问警官,“我拿刀捅被医生判定为脑死的女儿,算杀人吗?算犯法吗?”警官回答不出,作者也没有给明确的回答。

我从一开始就不理解母亲的做法,你认为孩子没死这无可厚非;想让孩子的肌肉得以锻炼以保持她的“活力”也无可厚非。但是带着孩子去参加弟弟的入学式;为了让孩子看上去是“活的”,通过机器操作面部表情;仿佛表演一样跟人展示用机器操纵女儿的身体等等。于我看来是有些过了,这顶多算是自我满足,并不是真的为女儿考虑。

但是看到后面,比起剧情我开始思考所谓生死,开始思考人的行为模式。这本书里一直在强调一个词——“脑死”,什么是脑死,顾名思义就是脑死亡了。但脑死与我们以往认为的死亡还不太一样,因为有可能主体的某些器官还“没死”,比如他心脏还在跳动。

“脑死”与植物人也不一样,植物人是没有意识,但是还有生命体征,脑还在运作,这人就还有“活过来”的可能性,但是脑死了,活过来的可能性就没有了,但是器官还可以使用,也就是说器官捐赠。

或许是我把生命看得比较淡薄,既然已经“活不过来”了,那么用剩余的价值去帮助其他人又有何不可呢?主人公的父母一开始选择了站在孩子的角度试想孩子会做怎样的选择,但是当他们觉得孩子“可能”还活着的时候又改变了主意。虽然这选择也能理解,但是我觉得那个被医生判定“应该脑死”了的孩子真的很可悲,虽然她已经感觉不到了。

当故事进展到高潮(我认为那是这个故事的高潮,可能作者不是这么安排的),矛盾冲突达到最顶峰的时候,其他人已经差不多从“那孩子还活着”的梦中醒过来了,只有母亲还一再坚持孩子还活着,还坚持每天用机器活动孩子的身体。在旁人看来有些恐怖,也觉得母亲的做法是一种自我满足。但我渐渐觉得母亲她并不完全是在“自我满足”,因为在她看来,那孩子真的还活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与选择,不管他的选择有多悖常理;无论那选择看上去有多荒谬;无论你是否理解他的选择,他的选择终究是他的选择,作为旁观者并没有指摘他的权利。

生死固然值得思考,我觉得“选择”更应该被重视。正如佛教之言,生死有命,但选择由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死有命,选择由人—《沉睡的人鱼之家》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