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临界知识?

什么是临界知识?_第1张图片

      今天杨泽和你来聊一聊,什么是临界知识。“临界知识”是成甲老师在他的畅销书《好好学习》中提到的一个重要概念。这本书在豆瓣读书评分高达8.6分,这在知识类书籍中是个很高的分数。它的副标题叫做“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内容中提到了很多与我们学习相关的理论。

杨泽与成甲老师

      临界知识其实是套用了核物理学中的一个名词——临界质量。临界质量指的是要产生核爆炸需要的裂变材料质量,只有突破这一临界值,才能产生惊人的核爆炸。在知识领域,这个原理同样适用。当我们储备的临界知识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同样可以发生裂变,产生惊人的威力。

    举个例子,如果你知道牛顿第二定律F=ma,你就一定知道,山上的石头向下滚的时候,会越来越快。那么,你一定不会仅仅用它来研究石头的运动。当你知道了这个原理,你有可能会想办法造出火箭。

     因此,像牛顿第二定律这样能够广泛而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知识,就叫做“临界知识”。

     可能有人会问,我们聊这个话题有什么用?其实,只要你清楚地明白“临界知识”的含义,你就有可能会对很多事物与现象怀有兴趣。

     《洛丽塔》的作者、俄裔美国文学家纳博科夫不仅是一位大文豪,还是一位蝴蝶爱好者,是一位鳞翅目分类专家。除了写作,他一生致力于对于蝴蝶的分类与研究。他曾经反复提及自己追求的是“科学的热情与诗的精确”。一般来说,我们认为科学需要精确而诗歌需要热情,但纳博科夫反其道而行,说一个科学家需要有热情,一个诗人要追求精准。这就是写作与蝴蝶作为临界知识的相互影响。

什么是临界知识?_第2张图片
纳博科夫在捕蝴蝶

      在研究蝴蝶的过程中,纳博科夫运用了很多专业的分类学方法。他将南美洲眼灰蝶分出了9个属,其中有7个是自己新引入的,另外两个为修订。同样,分类学的知识也被他运用在作品的人物架构中。这是写作与分类学作为临界知识的相互影响

什么是临界知识?_第3张图片
纳博科夫笔记手稿

       还有很多评论家喜欢将蝴蝶与作者作品中的意象放在一起加以讨论,但是结果往往以失败告终,因为他们缺乏临界知识(博物学知识),不能提出很好的论证和材料支持。

什么是临界知识?_第4张图片
《纳博科夫的蝴蝶》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并且习得“临界知识”呢?那就需要我们掌握一种结构化的思维方式,能够通过知识的表面看到知识的底层结构,并且能够打通不同知识领域的联系。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我们下次再聊。

换个思维看世界,人生大不同。

我是杨泽,每天和你聊点关于思维那些事儿。

希望对你有帮助。

什么是临界知识?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么是临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