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认知盈余》

克莱·舍基
研究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和经济影响的美国作家,顾问和老师。

近年来,舍基在纽约大学的(NYU)互动电信项目中任教,其咨询客户包括诺基亚、宝洁、BBC、美国海军和乐高公司等。此外,舍基的课程报告还包括社会性网络和技术网络的拓扑结构之间相互关联的影响,以及网络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从1996年起,舍基开始撰写关于互联网的报道,其专栏文章和著作刊登在Business 2.0《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商业评论》和《连线》杂志等多家媒体。

什么是认知盈余

认知盈余指的是人们的自由时间,或称空闲时间。

为什么会出现认知盈余

20世纪的媒体是电视,报纸,这些只是被称为“消费媒体”只能被动接受信息,而且磨耗掉大多公民的自由支配,但如今社交网络、社会化媒体让我们获得了同他人联系的接口,我们利用媒介,从“消费”扩展到“创造”和“分享”。如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发表在网上,我们现在不是在消费媒体了,而是在利用媒体从个人到公众的可延展的双向媒体操作。而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工具的发展:

1.媒体的发展,信息由稀缺变过剩

2.机会随着社会环境发生着变化

在随着人们动机的变化内在动机能让我们的行为本身就成为一种回报;而对外在动机来说,回报来自于行为之外,而不在于行为本身。人们越来越趋向于为了兴趣而不是为了报酬而做事。

为什么要利用认知盈余

开发认知盈余对我们创造能力的利用,即便是最普通的利用,都比单纯看电视等娱乐至死的行为更具创造性和丰富度。

分享的四个规模形式

个人分享:在原本没有任何联系的人们之间进行的分享。

公用分享:在一个协作的群体之间进行的分享,参与性更强。

公共分享:协作群体内进行的积极尝试创造公共资源的分享。

公民分享:一个群体积极尝试改变社会的分享。

分享的四种价值

个人价值:未加协调的众多参与者和受益者都以个人身份参与分享活动,其众多贡献集合的价值。

公用价值:一个互相交流合作的群体中使得参与者圈子内部成员受益的价值。

公共价值:由互相交流协作产生,并与新人和非参与者开放共享的价值。

公民价值:由互相交流协作产生,与新人和非参与者开放共享,并致力于改良社会的价值。

怎么利用认知盈余

1.个人:创造+分享

我觉得看了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很有启发,具体看我的得到专栏的周汇总。互联网将发现成本降到最低的同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放大渴望的表达路径和反馈循环,同好者们得以相互发现、彼此互动,成为彼此的基础设施,得到我们真正内心渴望的回报。

2.集体:连接+互动

要想让盈余的自由时间有价值,需要结合集体的时间。通过正确的激励方式,将新的机遇与旧有动机结合起来,就可以从最基本的方面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对于一群相互认识的同好者来说,存在感和归属感被共同的愿景和目标激发出来,会引发反馈循环,自主性和竞争力同时提高,人们在所处的网络中变得越来越优秀,他们又会更喜欢在里面继续成长,继而吸引更多人加入。

3.机制:社会生产+协同共享

协同共享需要『共同体+许可证』的一套范式。『共同体』是基于基础共识,所有成员构成的一个相互协作共享的合作圈。『许可证』是秉承共同的利益,相互尊重彼此的理念,将成员们的个人累积和异质信念转化为一整套方法和成果,保证参与者对之可以拥有观察、理解、重新整合等接近权的条件和机制。

4.文化:规范+治理

有的市场无法创造的价值只能靠文化来激发。而文化不是个人行为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群体内集体基于一定的精神契约,持有的一套规范和行为。


如何成功的实现认知盈余

要从一个工具中创造出最大的价值,靠的是连续不断的试错,而非总体规划和跨越式发展。对于任何一个社会而言,这样的转变中要面对的关键,是如何充分利用这一过程,在技术和社会的双重层面上,将我们拥有的新能力转化为机会。


对个人成长的启示
1.  为自己创造新机会。我们要从小做起,不断努力使他变大变;我们要换位思考,站在使用者的位置上,并用怀疑的眼光审视用户从中参与真的能够得到和满足到什么;我们需要以用户能理解和关心的方式,提供给他们能让其内在动机得到回报的特别机会,最好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
2.成长。关注早期用户,确定真正的需求和文化规范;需要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程度的参与来利用它的分支,将参与贡献的单位最小化,门槛最低化,参与范围才能最大化。
3.学习和调整。向用户学习,不断地该进;向失败学习,允许失败,积极反思改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剖析《认知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