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3读书笔记

阅读1小时,总计858小时,第820日

阅读《叔本华》完毕

他作为哲学家的永恒的重要性更多体现在他自由探究和直率质疑的风格,体现在他对传统的确定性的摧毁以及他所面对的新的不确定因素。

尽管从来没有过一个叔本华学派,他对思想史的影响却是既伟大又丰富的。在 19 世纪晚期和 20 世纪初,他是欧洲文化的前沿:他的书被广泛阅读,为许多学术论文和出版的专题论文提供了素材,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趋之若鹜。他拥有一些哲学上的追随者,但是可能更为显著的是他吸引了那些爱上他文章的人,他们认真思考或者苦苦琢磨他的思想,然后进行创造性运用。 19 世纪 50 年代瓦格纳迷上了叔本华,这种迷恋成为他的创作,尤其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创作的主要动力。 19 世纪 60 年代,类似的事也发生在尼采和托尔斯泰身上。

叔本华认为世界是由生物体的某一特定物种的大脑来构造的。这反映在尼采的思想中,他坚信没有绝对的真理或价值,只有帮助我们应对生活的观点和虚构。叔本华当然也提供了禁欲主义理想的最赤裸的例子。尼采认为大多数西方文化之下都暗藏着禁欲主义理想——“人类宁愿虚无,也不愿放弃意志”。除开这样的思想影响外,尼采的作品通常表现出与叔本华丝丝入微的联系。即使是在与叔本华思想存在最大分歧的时候,他也会借用叔本华语气和术语的神韵。读尼采而不了解叔本华就无法听出一个反复出现的潜台词,看不到在尼采作品常常令人困惑的推进中的一个关键方向点。

这个学派不满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乐观主义,尤其对马克斯 · 霍克海默不满。然而,声称到现在为止受到叔本华影响的大哲学家除了尼采只有维特根斯坦,这是不过分的。像尼采一样,维特根斯坦不是在一种学术背景下接触叔本华作品的。那些作品他是作为维也纳上流社会所有的思想储备的一部分来读的(有一个解释性的小细节,叔本华的另一个“门徒”古斯塔夫 · 马勒在早几年前住在维特根斯坦家中的时候,曾经送给布鲁诺 · 韦尔特一套叔本华全集)。事实上,对于一个来自像维特根斯坦家庭那样的有教养的年轻人而言,没读过叔本华会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503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