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丨解构“书呆子”

一个时代一套语汇。

许多我们小时候时时萦绕耳际的词,现在都没有了。比如说,以前的人会经常提到一个词,叫“机会主义者”。那个年代的人都比较朴实,所以有趁火打劫或投机取巧者,都称为“机会主义者”,略微带点蔑义,但没有太严重。然而,今天周围人人都是“机会主义者”,所以这个词也就消失了。

学生时代,还时常从老师家长以及各种学生书刊上看到“书呆子”这词,大概指的是那些读死书的人。也指那类读书成绩很好,但其他素质跟不上的所谓“高分低能”者。但随着时代的推进,我们慢慢长大,用心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所以“书呆子”这词迅速退散。现在要是被人评价为“书呆子”,大抵不算贬义,至少也是个爱看书的人嘛。

那么到底什么是书呆子呢?

以前我也没有仔细思考这问题,直到有一天,我爸一句话让我有些震惊。我是这两年才开始陆陆续续地看书的,以前很讨厌看书。所以有一个周末,我宅在家里捧着书看时,我爸走过来问了我一句,你这样每天一有空就看书,会不会看成个书呆子啊?我一惊,有道理!但我这人不是那么容易被说服的。于是我开始想,什么是书呆子,我到底算不算书呆子。

显然,不是书读得多就会成为书呆子,但是书读多了也很容易成为书呆子。林语堂在他一篇叫《印刷术诞生五百周年》的散文里,写过这样一段话:

多印书妨碍读好书,多读书妨碍多思考,这种现象今天还有可能顺理成章地继续下去。按照叔本华的观点,读书太多会禁锢我们个人的活跃的思路。“别人澎湃的思潮必定限制和淹没我们自己的思绪,最终使头脑瘫痪......我们读书时,著书人代替我们思想......因此若有人整天抱着书本啃......他就会逐渐丧失思维力”(摘自林语堂《印刷术诞生五百周年》)

我在里通过文章发表的那些不激进的观点里,通常表达的都是那几个意思,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光看书不思考是没有用的。这里面有个潜台词,就是读书过量会挤占思考的时间。

此处想提两个西方经济学概念。

第一个概念是“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就是当你做A事的时候,你失去了做BCDEFG等等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利益。

举个最通俗的例子,一个女孩子有很多追求者,她如果全都不答应,她就会拥有与其中任何一个男生谈恋爱的机会。但是机会只是机会,她不拥有恋爱。一旦她答应了其中一个男生,那么她就会失去其他追求者的宠爱,也会失去与更优秀者谈恋爱的机会,但是她实实在在获得了一份爱情。

所以,当一个人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看书和写作的时候,他失去了思考的机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到过“认知的辩证发展过程”,也就是认知——实践——再认知——再实践。这个过程我非常赞同。人的思想成长史上,根本没有“无敌境界”,没有究极,不会封顶。所有人都是通过认知与实践的循环往复,才能够不断进步,突破重重关卡。

而“看书”与“写作”就是实践过程,思考是认知过程。认知如果不提升,实践过程也就成了低水平重复了。这个体系就像人放风筝一样。人如果光顾着跑,不理风筝,风筝就容易断线。但是如果人一直站在原地不动,风筝也飞不了,会一头栽下来。认知与实践必须互相照应。

第二个概念是“边际效用”。通常来讲,边际效用都是递减的。

何谓边际效用?举个例子,当我们肚子很饿的时候,我们得到一块蛋糕,吃下去觉得超级好吃。一块不够,同样的一款蛋糕,一块一块往嘴里塞,最后当你吃到第20块的时候,你觉得想吐。但是那第20块蛋糕和第1块蛋糕,味道大小等等都是一模一样的。因为我们吃得多了,所以觉得越来越难吃。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阅读与写作也是一样的道理。你从某处得到“高人指点”,了解到一项写作技巧,并将之付诸实践。第一次是很好的尝试,第二次是不错的尝试,第三次是一般的尝试,第四第五次开始,边际效用就越来越小,最后这种实践对你来说就毫无意义了。只有在行进过程中勤奋地思考和总结,才能使边际效用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

我所认识的博览群书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书呆子(当然,我自己也很年轻啦,哈哈哈)。年轻人好像都有一种特质,有一股楞劲,他们青春无敌,勇往直前。所以很少会自觉把时间用于回忆和总结上。他们在生活当中没有这类意识和习惯,在读书的时候自然也就发挥不了。

所以他们呈现出一种状态,当你与他探讨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记忆力很好,能够引经据典,但总是停留在惟大师与书本是尊的层次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有立场有观点,但都是别人的立场和观点。所谓独到见解,许多也不过是拼拼凑凑。有点类似于将剪报拼贴成册。他们的理解和思考缺乏一个中心体系,没有向心力,爱好猎奇。对主要学问漠不关心。阅读缺乏内在目的性,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信息,所以看到一点记一点,且容易被无关紧要的内容吸引。

最终他们给我的印象,就是多智而不通透。文章讲到这里,大家也都明白了,只有勤于思考,才能救活书呆子们。但是关于“思考”和“书呆子”,还有两个理解上的误区。

其一,思考作为一个认知发展过程,许多人一谈“思考”就表示要“深入”。错的。

思考本身是个思维纵深发展的过程,但“纵深”不是由你来努力,“纵深”它会自然发生。思考所需要的是横向联想能力。从你的所有经验中,捕捉可以支撑和帮助你钻研某一论题的知识点,通过一定的程序,想象以及组合,最终促成“深入”的自然发生。就像你垒一个小沙丘,也是双手将沙子从四周聚拢,从而使其逐渐升高,而绝不是将沙子直接从中间垂直地抽出来。

其二,书呆子不是一个绝对身份。它有两层相对意义。

第一层,就是书呆子也分领域。一个在A领域是巨匠大师的人,在B领域有可能是书呆子。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事实上,活学活用是一种本事,能够灵活处理信息的人本身具备批判怀疑精神。所以通常见到的书呆子,都很难在某方面达到很高的造诣。

第二层,是我最近瞎琢磨出来的一个猜想,叫做“书呆子的相对论”

首先,我们把一个人目前的所有经验和知识统称为“知识储备”,用百分制进行量化。(事实上,个人是有这种知识总量,但无法量化,极限应该是有的)。假定作者写书的时候都发挥出他们最好的水平,于是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推断:

1.一个50分的人写出来的书,一个30分的人看着会特别崇拜。而一个90分的人写出的书,30分的人看了也很崇拜,但是崇拜的程度弱于50分的那本(理解不了)。

2.一个70分的人,看一本50分的人写的书,70会觉得50是个书呆子。而当一个90分的人看70写的书时,90觉得70是书呆子。

3.一个90分的人看30写的书,90觉得30是书呆子;当90看70写的书,90也觉得70是书呆子,但“轻视”的程度弱于30。

(更复杂的情况)

4.当50看了一本70的书,然后写了一篇书评(表达崇拜)。这篇书评被90看到了,90觉得50是个书呆子(因为90觉得70那本书不怎么样)。而当50看了本30的书,然后写了一篇书评(表达怀疑与批判)。90看到了这篇书评,他觉得50不是书呆子,因为“英雄所见略同”(90也看不起30)。

5.当50看了本100的书,写了一篇书评(表达崇拜和不理解)。这篇书评被90看到了,90基本认同,但也看出50的不理解和自己的不理解水平不同,所以90觉得50是书呆子。当80看了本100的书,写了一篇书评(表达崇拜和不理解)。书评被90看到了,90基本认同,且觉得80的不理解与自己相当,所以90觉得80不是书呆子。

暂时只能想出这5种情况。总之,书呆子这事情,有可能是相对而言的。想要在某个领域里有更多的人看得起你,就必须充分认识“思考”的地位,多花时间在这上面(比如看书的时候慢点看,给自己更多时间去琢磨字句背后的涵义。又比如在自己的房间里来回踱步,我就很喜欢这样,哈哈哈)。

而懒于进行系统思考的话,“输入”和“输出”只不过是个迂腐的死循环。


☆其他写作话题分享,参见「图特谈写作」总目录所列相关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写作丨解构“书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