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粉(七)

(六)抗肿瘤

1896年,Cooper等人发现不溶性的γ-菊粉可以激发免疫活性。摄入γ-菊粉能促进可杀死肿瘤细胞的巨噬细胞的产生,延长受试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1991年,Koo和Rao也发现喂食双歧杆菌和低聚果糖的小鼠,由1,2-二甲基联氨引起的结肠突变泡囊(ACF)的发生率降低,但结肠末端受到的保护最小。1994~1996年,Roland等人发现接种了人体肠道菌群的小鼠在喂食菊粉后,其肝脏的解毒能力提高,谷胱甘肽5-转移酶和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合成也增多,这些外源代谢酶对抵御致癌物质具有重要作用。1995年,Deol等人发现低聚果糖可增强绵羊的细胞免疫力和体液免疫力。

1995年,Taper等人发现低聚果糖可阻止患有化学性乳癌小鼠的癌变过程,如减小肿瘤的大小和数量。病理组织学的研究发现,喂食低聚果糖的小鼠其肿瘤的恶性较弱。1997年,Taper等人给肌肉内移植TLT肝脏肿瘤细胞的小鼠,以及患有EMT6乳癌的小鼠,分别喂食15%的低聚果糖、菊粉及果胶,发现喂食菊粉和低聚果糖的小鼠其肿瘤的生长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如图4-15所示为菊粉和低聚果糖对小鼠体内TLT和EMT6肿瘤发展的影响。

菊粉(七)_第1张图片
图4-15

1996年,Gallaher等用1,2-二甲基联氨使小鼠产生癌变,然后给它们分别喂以2%的低聚果糖、双歧杆菌以及两者的结合物。他们发现喂食低聚果糖和双歧杆菌均可显著减少结肠ACF的数量,当喂以两者的结合物时这种作用更加明显。同时还发现喂食低聚果糖的小鼠,其肠道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1997年,Reddy等给注射氧化偶氮甲烷(AOM)的小鼠喂以10%的菊粉或低聚果糖,都使结肠ACF的数量明显减少(分别为35%, 24%)。ACF这种癌变前损伤是日后肿瘤发展的早期危险因子,而这2种果聚糖的抑制作用都是很显著的。长链菊粉较短链低聚果糖的作用更明显,这可能是由于ACF多发生在结肠末端,而长链菊粉发酵速率较慢,可以到达结肠的更远端并在那里激发微生物代谢发挥功效。图4-16示出菊粉和低聚果糖对小鼠体内ACF数量的影响。

1998年,Rowland等人在注射AOM前给小鼠喂食5%的菊粉,发现摄入菊粉或双歧杆菌均可减少结肠ACF数量。当同时摄入菊粉和双歧杆菌时,其减少ACF数量的作用可产生协同效应。图4-17给出菊粉、长双歧杆菌对结肠ACF数量的影响,以及两者的协同效应。

菊粉和低聚果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由化学因素导致的小鼠结肠癌变前损伤的形成,它们显然延缓了癌变的初发期。在预防结肠末端损伤的形成方面,长链菊粉要比短链低聚果糖更有效。结肠末端是人体最易发生癌变的部位,由于长链分子的发酵较慢,可以调节结肠末端的细菌活性。其他试验还表明,菊粉也可延缓小鼠结肠癌变的增殖期。

菊粉(七)_第2张图片
图4-16/4-17

同时食用菊粉和双歧杆菌可产生协同效应,这是在体内试验中第一次观察到生物活性的协同效应。此外,还证明菊粉和低聚果糖可以抑制移植到小鼠大腿及腹膜上肿瘤细胞的扩散以及防止小鼠化学性乳腺癌的恶化。

菊粉应用

人和动物体内都缺乏分解菊粉的酶类。2009年关于批准菊粉、多聚果糖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中,批准菊粉为新资源食品。2003年美国FDA已确认菊粉为GRAS(公认安全物质),日有效摄入量为5克,推荐最大日摄入量为15~20克。2009年中国卫生部发布了2009第5号公告,正式批准菊粉为新资源食品,可用于各类食品,但不包括婴幼儿食品。2015年12月12日,欧盟发布法规(EU)2015/2314,批准菊苣菊粉(Chicory

inulin)有助于维持正常肠道功能的健康声称。根据该条例,菊苣菊粉的使用条件为:消费者每日摄入12g才能获得有效功能。菊苣菊粉所含(单糖+双糖)≤10%且其平均聚合度≥9。

临床实验证明,每日摄入40~70g菊粉对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菊粉在美国的人均消费量为1~4g/d,而欧洲为3~10g/d。菊粉作为一种天然功能性食品配料,具有安全、无毒、显著改善食品风味品质以及促进人体健康等特点,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近年来,菊粉的开发利用受到重视,并已成功应用在蜡烤食品、糖果、乳制品、饮料以及调昧料等食品领域,表4-28是菊粉在各种食品中推荐用量以及产品的特性。

菊粉(七)_第3张图片
表4-28

菊粉在食品中的主要用途如下:改善低能量冰淇淋的质构和口感;保持饮料稳定,增强饮料体积和口感;替代焙烤食品中的脂肪和糖分,提高焙烤食品的松脆性;改善肉制品的持水性;保持低能量涂抹食品的品质稳定性。

更多资讯:凡秘能官网

你可能感兴趣的:(菊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