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我们都是什么人?

季羡林晚年曾写道,他什么都不怕了,是真的吗?如果我读的《牛棚杂记》是真的,我还是感觉到了他的顾虑,算作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害怕吧。这种反思来得有点晚,如今也早被人遗忘。社会总在不停地向前,却又不停地重复着历史。归根结底是人性一直没有变,而这归根结底的人性恰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就如一名“哲人”所说:腐败是改革的润滑剂。万事万物无论怎么看,都具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

曾经有一批人在朋友圈里说“今夜我们都是法国人“,好吧,我的境界很难达到这种“高度”,我一直是个旁观者。后面有些事情大家是知道的,“我们都是英国人”,“我们都是德国人”,“我们都是新西兰人”,我们都是……,感觉世界充满着大爱。今天斯里兰卡的事情,好像这种声音没有听到了,朋友圈里几乎看不到信息。那些大爱的人怎么神奇的消失了呢?奥,我这个旁观者还是在旁观,并没有离开。我并不迷信任何宗教,我只遵从自己的内心,遵从自己对万物的真实观照。然而宗教却一直存在,而且还在一直影响着我们的世界。人类的反省总是姗姗来迟,有时候显得很矫情,以至于让人觉得多此一举。这注定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季羡林是勇敢的,我大学期间很流行这类反思文章,比如吴冠中等。特朗普是个商人,如今又多了个政客身份。有一天女儿问我,特朗普这个总统怎么样,我说很不错呀。女儿很不解,其实我不是欣赏特朗普,我只是挺认可他的,其实美国人也挺认可他的,他连任应该是没有什么悬念的了。商人追逐利益的那种直接态度在政治上恰恰显得很可贵,是另的一种真实。我喜欢特朗普那种实用主义政客,只是他相较于那些永远政治正确却根本无法知道他真实想法的政客强些。他限制移民,态度坚决,不妥协,当政治正确是狗屁。那为什么这么多人反对他呢?那是我们还存在某种程度的幻想,内心不停地否定自己的判断,那怕是事实。灾难往往发生在人们的侥幸中,可怕的是灾难以后那种侥幸还存在于另的人心中。最近天气很潮湿,妻子用暖气烤衣服,结果衣服烤得焦黄焦黄的。她一边惋惜那衣服,一边念叨着,其实她早预想到了。

我非常喜欢周星驰先生,他是个天才,用百年周星驰褒奖他也是不为过的。我对于天才的理解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周先生若在演艺道路上一帆风顺的话成就肯定不会那么高,碰巧他早年是个跑龙套的。我欣赏他的一句台词“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吗?需要理由吗?”当下社会我们难道不需要反思吗?反思真的很重要吗?难道不重要吗?问着问着我们自己也糊涂了,那爱到底需不需要理由,我们不也没有弄清楚吗?宗教问题是当今最大的社会问题,可有些政治正确的政客视而不见,整天四海升平,人文关怀云云。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需要大视野大智慧,目前而言比全球气候治理显得更迫切。

2011年我开始关注阿拉伯之春,很多战争一直延续到今天,那些国家的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呀。我一直关注一个百度贴吧,就是关于叙利亚局势的一个贴吧。叙利亚的战争非常残酷,非常复杂,利益和矛盾都是盘根错节的。如果用长焦镜头观察,宗教利益和矛盾下其他的利益和矛盾显得很模糊。有人归结于美俄等国的地缘政治,若没有宗教矛盾地缘政治会失去存在的土壤,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宗教问题。我们的理想是追求文化乃至文明的多样性,美丽事物总有她的局限性,就如同好看的玫瑰却带刺。

我一向抱着“不招灾不惹祸”的人生态度,我能苟活到现在,很多时候感到莫名的幸运。斯里兰卡一天之间几百条鲜活的生命莫名其妙的失去了,人类是如此脆弱与贱微,若蝼蚁无他。若只这样,那人类文明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我们需要活出尊严,自在,平和,不仅仅是简单的富裕。如今连安全都是一个问题,生命还经得起拷问吗?我并不想成为登高一呼的人,即使登高一呼,大抵让人觉得是疯了,注定无人问津。我只是想安安静静地做个旁观者,但愿我能一直拥有这么自由的思想,至少比蝼蚁强小小。



2019年4月22日子音于广州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夜我们都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