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必读丨“课堂转型转向何方”的三个新路标,你正走在哪条道上?

【转】随着学校内涵发展的不断深化,课改的前沿阵地——课堂教学成了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的关注焦点。今天任何一所不进入课堂教学变革的学校,都无法真正逼近教育改革的核心地带,也不可能走向真正的优质;另一方面,今天学校组织形态变化必然“惊动”课堂,而课堂变革越纵深也必然“撼动”学校结构之变。由此,近年来出现了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上海静教院附校的后茶馆教学、上海宝山区的问题化学习、上海虹口区的通过电子书包改变教与学方式、沈阳二十中的悟道课堂、北京十一学校的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而设计等,但所有这些探索与创新却让更多的学校踟蹰犹疑——课堂转型究竟转向何方?这绝非照搬一个模式那么简单,“课堂决定了国家的未来”,更多的学校和教师需要的是方向性判断。

中国的课堂教学大体经历着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影响着整整几代人的“教”为中心,课堂就是教师的一言堂,以讲授为主,让“一桶水”的教师教给学生“一杯水”。

第二阶段,进入新世纪,随着关注人的发展的教育理念的引入与传播,课堂开始走向“教与学”的结合,教师开始关注以教为主导的前提下,学生学的含量,于是有了“分层递进”等为标志的教学改革。

第三阶段,近5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技术”第一次以主人翁的姿态走向前台,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依赖于课堂上的教师讲授,“人”本身开始受到极大的关注,“人是如何学习的”成为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题中之义,课堂开始走向“学与教”的结合,不要简单地以为只是学和教的顺序变化,其实质就是课堂开始告别长期以来的“目中无人”的教学,于是出现了“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等为标志的课堂样态。

第四阶段,未来将是真正的以“学”为中心,课堂上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和学生,而是同为“终身学习者”,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建构起具有个体独特学习经历的个人知识。进入第三阶段,传统的课堂就开始出现“转型迹象”,而“转向何方”的目标就是把以“学习者”为中心,让“每一个人的学习”真正发生。

从习惯了的“教”为中心的课堂转向未知领地的“学”为中心的课堂,必然带来“教学新常态”的重新探寻与发现。笔者在深入部分学校的课堂后,初步探测到以下三个新路标。

【 新路标1 】 重新定义课堂

从基于知识的课堂转向基于关系的课堂

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自身大多是在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与掌握为目的的课堂里成长起来的。因为要考试测验,所以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往往只见知识不见人,学习以确认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为依据,并通过检测一再巩固和夯实知识的达成,视情况适度兼顾一下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已经是很优秀的教师了。

未来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就将生成基于关系的课堂,这并不是说知识不重要,而是每天呈爆炸式增长的知识再也无法通过单一讲授来实现了,课堂需要更加关注每个学生如何拥有学习知识的方法,更加关注通过什么途径支持学生建构起个人知识,更加关注知识传递过程中的创造性,这些关注必然带来“目中有人”的教学,而这样的教学就一定是基于关系,此所谓教育学实质上就是关系学。

在基于关系的课堂上,除了要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外,生生关系、学生与媒介技术的关系、学生与文本的关系也从来没有如此被重视过。基于关系的课堂之核心就要创设一种平等的供需关系,课堂犹如一个隐性市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需要什么,我能提供什么,什么样的提供和获取方式才能满足我的需求等成为供需方所关心的问题,因此,这样的课堂必定是一个思想活跃、情感流通的场所,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输入输出的过程。

【学校案例1】北京市十一学校的分区教学

一个50平米的教室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进入到三个学习区域:自主学习区、合作讨论区、个别辅导区,每位学生都会拥有三个老师,即任课教师、学习同伴和ipad。三个老师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学习环节和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产生着不同的交往关系。在自主学习区,最重要的老师是ipad,其次是同伴,任课教师居最后,只有在前面两位老师都不能帮助他们有效解决问题时,才需要任课教师出场。在合作讨论区,最好的老师是同伴,然后才是ipad,任课老师仍然处在最后一位,只有在个别辅导区,任课老师才可以大显身手。这样就实现了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增值。

学校案例2:上海市市西中学的思维广场

由阅览室改建的思维广场创设了不同功能的学习环境,适合于语文、政治、地理、历史、外语等学科整合后的主题学习。教师会每两周发布主题或任务,学生可以据此进行前置学习,并实现在线预约学习。翻转课堂的两周后,有的学生预约了讨论教室和能够支持其问题解决的学科教师共同展开学习,这样的交往发生于师生、生生及师生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过程中,因此对学生在建构个人知识中特别加强了其决策能力的培养;而有的学生选择了工作坊式的合作空间,还有的则选择了有沙发和电脑组合的独立学习空间。这种让人与环境产生关系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找到最佳学习状态。

重要价值:重新定义后的课堂,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和创造专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 新路标2 】 重新定义教师

从不仅掌握教学技能转向更多拥有学生知识

在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更多的记住知识以在日后的考试升学中取得高分,教师们使出浑身解数,在教学五环节中精进讲解、强化训练;当作为公开课展示时,又以个人娴熟的教学技能创造着课堂上的风景。教师从师范培养到讲台实践的漫长教学生涯中,专业的发展多半取决于教学技能的提升和在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业成就过程中所积累的“学生经验”。

在未来,教师的专业竞争力不再仅仅是精湛的教学技艺,更需要拥有包括学生认知规律、学习问题背后归因、个体差异识别等在内的“学生知识”。“未来的教师将是教育知识的发现者和建构者”,其中教育知识的最重含量就是“学生知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如何精准识别不一样的学生的学习优势、学习风格、学习节奏和认知特点,从而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顺着“这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给予最适切的支持,这就是教师的“学生知识”。

以往,优秀教师常常会有更丰富的“学生经验”,这一个孩子一定会在这类问题上粗心、那一个孩子擅长这种题型……这些都是经年累月积淀起来的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学生经验”,它表现为一种直觉,无法被较大范围辐射。而学生知识则需要从大量案例或数据中提取分析建模,并实现可转化、可迁移、可辐射和可操作。

学校案例3:世外小学和大境中学的IMMEX课程

世外小学和大境中学从美国引进了IMMEX课程,通过基于学科的问题解决发现每一个学生完全不同的思维路径和解决问题的风格偏好,从而提供给教师识别学生差异的多一个视角和多一根拐杖。在上周世外小学的数据反馈会上,教师们惊讶地发现,虽然学习结果是完全一样的,但在解决问题的路上却千差万别,有的孩子喜欢找捷径,有的孩子虽然付出的代价很大但始终坚持己见,有的孩子按部就班地谨慎行事,这些巨大的差异却在同一个课堂里无法完全暴露出来;教师们也惊喜地发现,某一个孩子在完成不同问题情境时的表现差异,从而得出其在某一学科领域更显现出优势倾向的初步判断。这样基于科学数据的分析能够帮助教师回到教学现场时更有策略地“因材施教”。

学校案例4:复旦附中劳技特级教师的教学法宝

复旦附中劳技特级教师吴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与其说是在让每个学生提高技能水,不如说是通过不断积累“学生知识”创造出满足不同需求的劳技课堂。吴老师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学习档案,记录其每一步的学习轨迹,沿着这些轨迹去寻找,他发现对于高端学生,一定要通过有效的方式让“顿悟”发生。他创设学习情境、设置问题陷阱、嵌入讲解视频、预设教学补丁,让高端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自主学习中,逐步产生“顿悟”。最有意思的是他还形成了“顿悟识别法”,最浅的“顿悟”是突然爆发的兴奋,并伴以“哇,这样啊”的呼喊;中等的“顿悟”是会心的释然,并伴以轻轻的“噢~”语气;最高级的“顿悟”是深深的长时的沉默。

当然,对并不一定喜欢劳技课的普遍意义上的学生而言,吴老师在大量案例基础上归纳了《让学生爱上劳技课的八条守则》:实践项目要有趣有用;教会学生使用工具就放手;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做想做的事;以任务来驱动致使学生食宿无味;教师做好坚强的后勤保障;鼓励多于批评,甚至于没有批评;坚持技术原则但给学生反悔的机会;评分起点要高,但学生间分差要小。

重要价值:重新定义后的教师,需要教师回归真实本性,并且拥有促进不同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的有效办法。

【 新路标3】 重新定义教学

从有局限的教学时段转向无边界的流程再造

我们太熟悉这样的状态:同一年级学生同一张课表,学生在校的全部生活以35分钟或40分钟为单位地切割成7-8段,每一段代表一门学科,教师的教学是以时段为节点的,“这一节是数学课”“下一节是语文课”。所有的教学发生在五六十平米的教室空间之内,不断地转换着学科频道。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只能漠视:这个学生在数学课上刚刚渐入佳境,下课铃响了,教学戛然而止,必须进入到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地理课;漫长的40分钟终于熬过去了,迎来了最喜欢的体育课……就在这样有局限的教学时段中,学生们在忽高忽低地学习状态中跌宕起伏,时间一长竟习以为常地适应了,就这样,在一方狭小的空间里教学无形中扮演着“个性加工”和“知识罐装”的角色。

随着移动时代的飞速来临,教师准备讲授的也许学生早已知道,他们的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发生。课堂上,这个学生刚刚完成的3D打印作品一键上传迅速点击量上千万,于是一夜之间这个学生就拥有了粉丝;上课前,那个学生把事先预习所产生的问题借助百度搜索找寻答案,立刻获得了包括最佳答案和一般答案在内的数百条解决方案,于是他验证筛选后不仅解决了问题还深刻理解了知识背后的门道,进而创建了“知乎词条”成为知识的贡献者;教学中,教师不再一言堂,可以设置任务让学生合作讨论,也可以连接全球发布项目寻求学习伙伴,有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还可以在线预约教师进行个别化辅导。

这一切正在发生,教学不再局限于40分钟的课堂之内,模糊了时空边界的教学流程不再以让所有的学生一起学会什么知识为起点和目标,而是更加适应于随时随地的不同学的方式和学到不同程度的新流程。

学校案例5:上海市迎园中学的三百字团

迎园中学是上海远郊的一所初中,去年以来学校利用公众微信号的平台创立了“三百字团”的专栏,专门发表学生日常观察、记录、感悟的微作品,以期促进语文和英语学习。但专栏推出后一发而不可收,原本从未进入过教师视野的学生充分“暴露”出来,极富个人色彩和独立见解的文字冲击着教师的传统观念;同时因为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脱颖而出,致使产生了涟漪效应,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观察生活、真实记录感悟,并在线上进行思想流通,实现了“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效果,同时让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进而促进了学习效益的提升。

学校案例6:曹杨二中走班选课后的自由时间

本学期起,在新高考背景下,曹杨二中正在拥抱“走班选课”新学习时代的来临,学校重新排定课表,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选课空间,这样的尝试刚进行了一个学期,就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自由时间”,而在可以充分支配的“自由时间”里,学生重新规划了学习,发现了潜能,进而去探寻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对于教师而言,更多的看到了学习可以发生在线上,也可以发生在图书馆,更可以发生在集体之外的另一个新集体之中。

重要价值:重新定义后的教学,让时间和空间得到延展,以移动、链接、创造为特征的个性化学习开始成为现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师必读丨“课堂转型转向何方”的三个新路标,你正走在哪条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