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际金教育碎思(308)——日本之行话教育之“三无”学校

武际金教育碎思(308)——日本之行话教育之“三无”学校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前面将“礼仪”篇上传后,有朋友提到了一个词“崇洋媚外”,对这个提法本人持不同的观点。“祟洋媚外”是全盘西化,是失去自尊的自我否定,这是我们极力反对的。

清著名思想家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孙子谋攻篇》中也有“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之论说。以地大物博自居,以唯我独尊自持,以老大的姿态关起门来当皇帝,只能走向闭关锁国,闭门造车。

一个曾经伤害过我们的民族,在经济实力、文化传承、文明程度方面落后于他们,我们如果一味片面的敌视、批判,而不去学习、借鉴他们的长处,研究、思考赶超他们的策略方法,以求实现“化日”之目的,又如何让我们的下一代赢在这条“起跑线”上呢。

武际金教育碎思(308)——日本之行话教育之“三无”学校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如果我们能够靠提升自己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让强悍的对手主动伸出橄榄枝,这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大智慧。所以,我们还是继续来研究日本,研究他们的教育吧!

武际金教育碎思(308)——日本之行话教育之“三无”学校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昨天碎思中提到过,进入日本的第二天,我趁着出发前的间隙秘密探访了一处酒店附近的小学。之所以称之为“秘密探访”,是因为这所学校不在本次教育考察的行程之中,属于“自行开发”。进入这所学校异常的顺利,没有大门和保安,也没有任何人询问和阻拦,这令我非常诧异与不解。后来考察的两处学校也如出一辙,惊人的雷同不得不令我们这些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校长们感到震惊与不安。当在后续与校方交流的过程中问及此事,他们的回答是:“为什么要有大门和保安?”真是无语啊。后来与翻译再次勾通,我得到了这样的答案:日本的治安非常好,没有设置保安的必要。

武际金教育碎思(308)——日本之行话教育之“三无”学校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进入学校到教学楼之间要穿过操场,当踏上他们操场的那一刻,看着脚下砂土混合的地面,比比我们学校的塑胶场地,真是大跌眼界啊!当时想可能我来的是一处特殊学校,也就没太在意。但后来考察的两处学校操场也是光秃禿的砂土地,其中一所是别府市立学校。日本的GDP位居世界第三,人口不足中国的十分之一,是个不差钱的国家,可为什么在操场问题上却如此“吝啬”?带着这个问题,我专门咨询了领队,得到了如下答案:一是塑胶操场和砂土操场出现挫伤等受伤事件的概率相差不大,但塑胶操场修建和维护费用高,砂土地性价比自然就高于塑胶材料;二是操场是孩子们释放活力、跑跑跳跳、贴近自然的地方,塑胶跑道就有很多限制,不是非常符合学生活动的需要;三是砂土操场的建设也不是简单的砂土混合铺压而成,而是由专业资质的施工队伍完成,有成熟的施工方法,材料选用也有严格标准要求,其铺装后的透水性极强,而且还有适度的弹性。

武际金教育碎思(308)——日本之行话教育之“三无”学校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将垃圾带回家运动”是日本于1972年从尾濑国立公园开始并扩展至日本全国的一项垃圾箱拆除行动。从那之后,日本街头没有了垃圾筒,垃圾也随之销声匿迹。今天,走在日本街头,确实看不到垃圾筒,更看不到垃圾。那么,学校里会是怎样呢?毕竟这里大部分是未成年人,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孩子们能做到不乱扔垃圾吗?之前虽也有些耳闻,但一直还是将信将疑,本次日本之行也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了中小学校园,来一个眼见为实。进入的三处学校,给我的触动比预想的更深刻。所到之处,看不到垃圾筒,也没有发现垃圾,那么,垃圾到哪里去了呢?答案在“将垃圾带回家”中。另外,在探访中,我还发现一个现象:日本学生在学校里一般有三双鞋,一双教学楼内穿,一双教学楼外穿,也有一双是体育课专用。三双鞋保证了将室内外空间隔离开来,既便是砂土操场,也不会将室外尘土带到教学楼内,保障了室内整洁干净。

无大门保安、无塑胶操场、无垃圾灰尘,这样的“三无”学校在国内实属罕见,至少我没见过,也没有听说过,这是值得我们这些教育人深刻思考的问题。

早在唐朝就有“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才有了当朝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古人能够做到,就说明我们这个民族血液里流淌着这样的基因,只是没有被再次唤醒而已,相信加以时日,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会水涨船高,中国人民将以更加伟岸的身姿,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你可能感兴趣的:(武际金教育碎思(308)——日本之行话教育之“三无”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