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进化论

观影进化论_第1张图片
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苏尔

我第一次看电影大约是五岁的时候,那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当时电影票属于稀缺资源,在电影院工作的人更是高人一等。看的什么完全没印象了,只听妈妈说过,当时我要上厕所,电影院的人不给去,说是出去了就别想再进来了。妈妈觉得哪有这样的道理,对方趾高气扬,根本不容说理,于是妈妈和她打了一架。虽然,事情最后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可是我再也不想去电影院看电影了。

后来上小学,每学期大约会有两次全校包场看电影的活动。看的什么也不记得了,只记得满场的嗑瓜子声,一地的瓜子壳都能把脚给埋了。看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从父母那要到几毛钱,买一包多味瓜子,和小伙伴们边嗑边聊。

再后来,到了高三的时候适逢《泰坦尼克号》上映,真是造足了声势。Rose和Jack相拥船头的巨幅海报,点亮了灰色的高三生活,也让青春期的我们蠢蠢欲动。电影院每晚都在播放,好友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偷摸着去看。每到沉船的时候又得往家赶,否则就露馅了。当时,她最大的遗憾就是看了无数遍,却永远没有看到结局。没想到,学校包场观看这部大片,我们简直要三呼万岁。得此机会,好友终于看到了影片的结局。那句触动心灵的“YOU JUMP,I JUMP.”,至今听来依旧感动万分。席琳迪翁的《My Heart Will Go On》成了人人必会的歌曲,悠扬婉转的苏格兰风笛仿佛还在耳边萦绕。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宿舍的老幺是当地人,每个周末都会回家。她最大的爱好就是买国外进口大片的碟片看,她所看电影范围之广,数量之巨,常常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小县城的我们和省城考生之间的差距。熟识之后,她经常邀请我们周末去她家观影,顺便给我们加个餐。至今还记得,我们七八个女生在她家大快朵颐之后,通通窝在她的床上看影片的快乐。《廊桥遗梦》、《罗马假日》、《飘》《美丽人生》、《沉默的羔羊》、《活着》、《小鸡快跑》……都是那时候看得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些影片没有什么情节,类似于意识流这样的片子,我看不太懂,所以也没什么印象了。但是她却觉得影片拍得很好,对于影片的背景,导演的手法,演员的演技都能点评一二。那时候,我就知道我们虽然考分相当,但是视野远没有她开阔。

读研的时候,宿舍里来了一个比我们小五六岁的姑娘暂住。那时候,我们都有电脑,宿舍也有了网络。周末,她呼朋唤友来宿舍观看韩国片《色即是空》。对于我们极度缺乏性教育的这一代来说,首先是没怎么看懂,其次面对一屋子男男女女,看到敏感情节,简直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再看那个小姑娘,神色自若,不得不承认时代变了,我们落伍了。

读大学和研究生的几年里,去影院观影的次数屈指可数。当时的电影票比较贵,实在舍不得从仅有的伙食费里拨出这部分钱来。记得,某次宿舍同学拉了一个活,给报社写影评,免费获得一张电影票,当时看的是徐帆主演的《一声叹息》。还有一次是正准备和前男友分手,想到由于是异地恋,恋爱几年都没一起看一场电影。为了弥补遗憾,他特意请我看了场电影《天下无贼》。看到刘若英挺着肚子大口吃烤鸭,我哭得不能自已,当然最后也没有分成。不得不说,这部片子看得很是时候。但是几年后我们还是分手了,在一起的这几年依旧只看了这一部电影,回忆起来不禁自问时间都去哪了。

有了小朋友之后,看得最多的就是动画片。虽然美其名曰是陪他看电影,但是大部分时候是利用这个时间来补觉的。个人观影基本是在爱奇艺上完成的,进影院观影也只有在三八妇女节这样一年一次的节日里,工会发福利,放半天假外加一张电影票。真的,在电影院看片的感受还是爱奇艺给不了的。

好像不论什么时候去影院观影都是件奢侈的事情,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钱的时候又没有时间。大概正因为奢侈,偶尔满足下自己,才觉得自己是在生活,而不仅仅是活着。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影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