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一直都是“鸵鸟思维”

原来我一直都是“鸵鸟思维”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今天是16年的最后一天,16年的电池电量不足百分之一,马上就要自动关机了。虽然有些恐惧,但是知道明天这电量就又会是满格。

最后这段时间是给自己17年计划的缓冲期,在这段时间里慢慢发现自己其实还是一个表现型人格的人,我对自己做的事情还不够专注,格局还不够大。真的是想做到见人就分享建设性建议,提供价值而不是试图去得到什么,也没有把自己的注意力控制好,我需要有时间就分享,达到那种程度就好,我的注意力要用来不断地对未来进行预测判断,而不是拿去浪费,当然我们需要有放松时间,其实我们做得事情其实就已经是刚需了,不做都不行了,做的话也就是放松的感觉,就像写作,就像健身,就像用英语,就像坐享。其实我可以把健身的空闲时间用来听听英文。可以把休息时间用来输入输入点东西,这都是值得偷的时间。

 这十几天以来做的事情还算顺利,每天都在做,只是说养成刚需还需要我再整上半年,那个时候就会有质的飞跃,那个时候就会有一定的小成绩,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一不小心就会被推到那个节骨眼上,让我们去感受现状,任何一个现在都是我们过去所做的事情的积累的结果,同样17年也将过得奇快无比,我只是想做一件事情,现在持续做一年,然后再去谈行不行,这件事情必须百分之百的去做,不能有一点的迟疑与放松。

我觉得现在我应该想办法把这个时间更好的利用起来,我应该偷更多的时间去补充自己,也就是输入,花更多的时间去输出,分享那样才会有更多好的事情发生,更多惊喜发生。还有七八天就到期末了,我还有的时间不多,现在得不断的输入输出东西,所以我得把时间都利用好,求得最好的结果最高的效率。

我对于17年的展望也就是不断的去做这样的事情,让自己的获得那样一个技能,我相信那时的我更加的自由,因为输入端的强大,整个世界就会更加的不一样,而且我还懂得了反思自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什么样的?将会达到一个怎样的结果。我要积极的去思考,不会给自己找借口,找理由,这些东西可能潜移默化的还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中,但是我现在有了一双慧眼,能发现凡事没有能够深入思考的,凡事没有去分析问题的就是在找借口,就是在寻得安全感,什么可以改变的不可以改变的因素去思考和解决,接受不可以改变的,用自己的真正欲望真正情绪去改变一切可以改变的东西,再去区分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紧急的,哪些是既重要又紧急,哪些是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总之就是这样一直分析,做出最好的判断与决定,还有一个判断依据就是去划分未来可能发生的概率,预知到的且好的结果....

这些都是我们要去考虑的事情做出最后的判断,我们的注意力不用来做这些事情用来干嘛?不去做这些思考与分析就会出现没有预料到的那种事情,要么是分析不到位,导致问题,要么是去接受简单的因果关系,给自己找借口找理由不去进行进一步思考与判断。

鸵鸟思维就是典型的找借口的一种思维方式,不去接受现实,不去接受自己即将被猎杀的现实,本来应该想办法逃跑,但是却给自己找理由去把自己的头埋在沙子里面欺骗自己,解决了问题。以为自己避险了,不去面对深入思考,而去追求那个安全感,实际上是最大的冒险,我们说过避险才是最好的盈利方式。

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控制不住要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本能去为自己找借口让事情合理化,过去的无法改变的事情我们可以合理化并且接受,但是可以改变的事情我们就必须面对困难,解决问题,让其达到最好的结果。找借口,抱怨,这两件事情都归结为面对问题的时候不去找钥匙,更不要说只是盯着锁了。这让自己无法去深入思考因果关系,只是浅显的去用这样那样的语言把自己给骗了,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刚需,不然早就有钱了,成为那百分之一。我们经常在说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其实说的就是笑来老师说的分析能力,我们不仅仅看到的是财富金钱,我们看到的是我们之间的差异。那些需要时间注意力来积累的差距。这其实也是让我们接受不能改变的事,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找借口和抱怨都是骗自己不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而且也不接受已经不能改变的事情,同样要面对不能改变的痛苦,一个是在痛苦的时候选择欺骗自己不去接受痛苦,一个是选择接受痛苦,承认差距,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这只是一个选择“正确的痛苦”而已,就像人生本来就要经历许许多多的困难,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等着我们解决,不管解决不解决都要面对,不管你选择怎么面对猎人的追捕,猎人都回来,与其等死,不如跑在别人前面,那么就会活下来。抱怨和找借口只让我们看到不好的一面和两者都不去看,不去分析。这只会停止我们去寻找钥匙,然而我们需要不断的寻找钥匙,解决办法。

实际上,金钱只是人与人的认知差异和时间注意力产出的积累的一个反应而已。记得:一个人的成就=有效学习总时长。也就是说当我们的有效学习总时长达到一定程度,我们的分享的东西多到一个程度,我们教给别人的东西多到一定程度,产生的惊喜多到一定程度,那么我们就会得到交换,就会有人来交换我们的东西,所以我们只要不断的分享不断的教自己东西,这个差距越来越明显的时候就会变现。

其实不光是金钱是一个差距的反应,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的只要是能够让人去找借口找理由不去面对不去做的事情都是一个差距,因为那些看得见的东西都会伤害一些人的玻璃心,他们会不自觉的去比较,一旦比较就会有差距。我们为什么很多人不去放弃百分之百的安全感,掉进那么多的坑里去?随大流,不去做判断,凑热闹,也是不去判断,也根本不去判断这件事是不是真正需要做的事情,对自己的将来是否有用,只是感觉不安全而去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去用一种肤浅的方式去追求自己让自己真正快乐的事情,名誉地位面子权利金钱等等,这也是大家都在追求的,大家都是从这个方向去评判一个人的。正是因为去做预测,去预知未来这件事情需要放弃部分安全感,因为我们也看不到谁在预测未来,谁在思考未来,那是很多人无法从表面上看到的一个富人才去做的事情,而本来富人也少,更不要说去随这个大流,也只能算是小流,正因为只能看见表面的因果关系,深层次的关系看不到,才会导致随大流,去比较,去进入只有胜负那个世界去寻找成就感。而为什么不去预测呢?为什么不去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呢?原因之一是没有真正体会到这样做的好处,只是看到了立马就能得到的那种安全感(还包括成就感,安慰,归属感),也是想立马得到那种需求,立马得到奖励,也跟表现型人格有关,想立马成功,立马花钱,立马达到目标,得到别人的认同有关,想立马得到那块棉花糖而不去等待一下得到更多的棉花糖,被困在永恒的当下,基于“自我保护机制”,为了不让自己本来可以得到的“好处”离自己而去,所以就想立马得到,那么就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让自己不去继续思考问题,这也是一种程度上反应了没有格局,贪图小利,渴望天上掉馅饼,殊不知奖励是应该感恩的,没有奖励才是这条路上的正常现象。借口阻断了这条我们本应该面对的并且走过去的路,元认知丧失,发现不了值得学习值得从中获利的有价值的教训经验,看得见他人的好是最小成本而最大程度的获利,殊不知只要我们进一步观察就能够让我们自己在路上少掉一些坑,借口就阻碍了一切不去深入思考,这种思考本来是获利的事情,但是因为自己的本能性“自我保护机制”(抱怨,找安全感,找借口迷惑自己,欺骗自己,在大众的认同感下,表现型人格),阻碍自己的行动,自我麻痹,为别人而活,被世俗所束缚。       注意力用在时常的判断力的积累上我们才能够做出更好的行动,每一次注意力的产出都是对未来的自己的那个现状负责。也就是在为那个更好的自己服务,为未来的自己做出的选择,这是对自己真诚的好的最好证明。  我们要做的是看见别人的好,接受别人的好与自己之间的差距,接受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接受还没有找到钥匙的那种不适感,这种不适感不管你坚持找还是不坚持找都存在,找到了就解决了,不去找不去思考就是错过,就是损失,明明有一个机会去赚的更多,却损失了。选择正确的难受去分析问题,去获得更多的“雷区图”,实现利益最大化。

这么久了,我才意识到自己竟然也跟那个鸵鸟一样,去用那一点经不起推敲的东西去合理化自己所面对的问题。现在我给自己制定一个规矩,就是每次分析问题的时候都用纸写下来,按照既定的方式去思考完善,再也不要做一只鸵鸟!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来我一直都是“鸵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