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真实经历看Uber和某滴到底有何不同?

从个人真实经历看Uber和某滴到底有何不同?_第1张图片
160203_EYE_Uber-Logos.jpg.CROP.promovar-mediumlarge.jpg

这本来是一次普通的Uber出行。

司机不小心绕了路之后

路上,司机无意中走错路,导致大概多走了5公里。其实没多几块钱,由于没堵车有没耽误多少时间,我一向是很好话说的消费者,这种事情我一向也不在乎,偏偏今天鬼使神差想做个较真的消费者,觉得多绕路但是司机不主动提出提前结束有点不合常理,给了个非5星的评价,并一句话说明了情况。

或许,我心里隐隐希望Uber能比滴滴快的给出不一样的处理。

  • 下午1:12分,给出3星评价

我给出了3星评价,同时简单说明了情况:「司机不小心走错路,但没有提前抬表」


从个人真实经历看Uber和某滴到底有何不同?_第2张图片
Uber绕路-02.jpg
  • 下午1:19分,后台修改完毕

收到邮件,提醒Uber后台已经根据正常行程修改本次乘车费用。


从个人真实经历看Uber和某滴到底有何不同?_第3张图片
Uber绕路-01.jpg
  • 下午1:22分,客服发来邮件说明

收到Uber客服的邮件说明,通知我的反馈已经处理完毕。


从个人真实经历看Uber和某滴到底有何不同?_第4张图片
Uber绕路-03.PNG
  • 几次高效的邮件互动过程是这样的:
从个人真实经历看Uber和某滴到底有何不同?_第5张图片
Uber绕路-04.jpg

某滴上的类似经历,却又截然不同的遭遇

司机无意中走了弯路的情况是很常见的。让我联想起之前在某滴打车上遇到的类似遭遇。

那一次是夜里从机场打车回家。司机看错我的目的地朝相反方向开了十几公里,我发现后还企图把我半路放下,让我在凌晨重新打车。因为我的目的地对他来说不顺路。在我坚持之下,他不情愿地把我载到目的地。费用比正常路程多了近50块,一次普通的出行到最后不欢而散。

再好说话的我也选择了提出投诉。但是这个过程真是自找苦吃:

我按照标准流程投诉,给了差评,用一百多字准确地描述了完整过程;

三天后,客服给我回电话。让我描述情况,花了好几分钟。虽然我强调我已经写清楚了,让她自己看文字描述和后台行程,仍然无效,需要再描述一遍;而且,我浪费时间描述之后,客服并不给我准确的反馈,给了一句「我们会跟进调查,后面给出合理处理」的套话。关键我真不知道有什么好调查的,后台行程很清楚啊。

第二天,又接了个电话。又要问当时的情况。我这次就不耐烦了,我感觉他们在故意浪费我的时间。我让他们看情况处理,我对他们不抱什么希望。

又过了一天,我收到一条短信,给我发了一个15元优惠券,使用还有一堆附加条件:车费**元有效,抵扣20%等等。记不清楚了。

我感觉向这样的公司投诉产品/服务纯粹就是浪费生命。结果很简单,我作为一个用户很简单地选择用脚投票:

我成了Uber用户。

那么,Uber到底有何不同?

  • Uber的评价、反馈让你感觉公司真正在乎你的体验,而不是一个「必须有的功能模块」

提出反馈,能迅速得到回应和快速处理,而不是在客户已经快忘了这件事的时候忽然又有气无力地出现

  • 真正在乎用户体验,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快速适当处理,不浪费客户的时间和精力

在中国,维护自身权益的举动往往吃力不讨好,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只能得到并不真诚的套话道歉。所以,我们已经习惯了不去争取,不去维护。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独善其身吧。在乎用户不能挂在嘴上,最起码要做到用户投诉别搞得很麻烦,浪费用户的时间精力。

  • 在乎用户也是一种素质,需要基本的业务能力支撑:公司要对投诉、反馈进行流程梳理,给员工有效的培训和相应的授权,能快速提出合理解决方案。这种基本素质,在国内很多产品/服务上都非常欠缺。

经常,你能感到对面那头的客服并不擅长做这件事,不知道如何有效处理这件事,ta也不在乎不喜欢这个工作。

对比之下,Uber来自公司创始人经常去接听客服电话(Y&C创业公开课中某个创始人分享的经验)的硅谷创业环境,他们的客服素质相对高,受过完善的处理问题的培训,而且售后流程梳理得很清楚,能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很快给出合适的处理。

其他的Uber们

  • Apple Developer Program

我曾经和Apple Developer Program的客服团队针对账号申请、个人账号调整到企业账号有过接触,** 整个流程也是简洁高效虽然电话那头的中文有点生硬,但是你感觉对方是非常有活力、有效率的活生生的人,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按照常识给你合理解决问题**,而不是一个只会慢吞吞差流程手册、只会说套话的接电话机器。

  • iA Writer

iA Writer除了提供最纯粹的Markdown写作体验,他们的客服也让人惊喜。我使用软件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不小心删掉了一篇文章,给客服发了邮件。几个小时后,大洋对面的他们上班了,一封邮件过来立刻帮我解决了问题。就是这样的体验,让你觉得花费几百元支持这样的产品和团队实在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最后的话

  • 这肯定不是软文。我和Uber是纯洁的用户和产品关系,我不认识Uber的任何人。而且,我一向为我真正喜爱、内心赞同的产品免费、卖力呐喊,包括Apple、Kindle和Evernote;

  • Uber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擅长营销可以,但是做好产品、服务好用户才是基本面。创业公司,最核心的商业模式就是为用户创造价值,我信奉这种简单的道理;

  • 做产品,一定要让客户真正的感动,就像今天Uber真正感动我(不是退了我钱,而是投诉处理的体验好,感觉真正被产品重视!)。

  • 让用户原本「普通」的使用体验,变成一个「Wow moment」。创造惊喜,这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个人真实经历看Uber和某滴到底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