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上藤校的父母什么样

昨天和一对教授夫妇聚餐,摇摇晃晃又跟着蹭吃蹭喝。本来是想聊聊生物哥的实验,结果一下子变成了育儿讨论会。教授夫妇的两个女儿一个哈佛毕业在Goolge巴黎工作,还有一个宾夕法尼亚大学本科在读,多次美国芭蕾舞比赛大奖得主,这听起来简直就是人生满贯赢家。

我对他们如何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孩子非常感兴趣。从谈话中,我发现这两个幸运的女孩子真是有两个非常优秀、低调、情商高的父母。所以他们女儿们的优秀,在我看来是一种必然。

孩子都上藤校的父母什么样_第1张图片

首先,他们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习环境。教授夫妇认为孩子的学习环境是最重要的,因为孩子身边的小伙伴会给孩子非常大的影响。同时,学校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也非常重要,家长应该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而不是让孩子去适应学校。比如他们的大女儿因为天资聪明,是小学班上唯一一个被选入天才班的孩子,结果她在天才班里非常孤独,她对爸爸妈妈说想去一个全校都是天才班的地方,教授夫妇意识到了孩子内心的孤独和不安,孩子心理的健康要比天才班更加重要,所以他们毫不犹豫的给孩子转学去没有天才班的学校了。再比如,他们听说蒙台梭利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好,就让小女儿去上蒙台梭利幼儿园,结果有天晚上小女儿睡前突然对爸爸说宇宙是无限的,人类是渺小的,教授吓出一身冷汗,他们并没有觉得这种超前的教育是对这个年龄段孩子最好的启蒙(这个因人而异),所以让孩子转到了其他普通的幼儿园。我觉得这真的是好的父母,他们是从孩子的具体情况出发,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

其次,培养孩子的兴趣,专注,到她们成为这个领域的翘楚。他们的两个孩子一个弹钢琴,一个跳芭蕾,都是因为兴趣而起,但都做到了在全国大赛上获奖的水平。其他的都没有学,每人就学好一样,但是尽量做到最好。大女儿同时在公益活动中也非常活跃,她和几个小伙伴做了规模不小的非洲儿童救助项目,而且作为亚裔的她竞选成为高中的学生会主席。这一切都源于孩子的兴趣,仅仅是专注做好几件事情,但是每一件都做得有板有眼。

第三,孩子身份认同的引导,让孩子从容而自信。身份的认同一直是一个少数族裔需要面临的挑战。其实国内也有不同背景文化的孩子如何融入的挑战。教授夫妇对于孩子的引导让我非常佩服。我们的生理特征,黄色的皮肤,黑色的头发决定了孩子的种族。对于我和生物哥来说,我们本来就是中国人,不存在需要其他种族的人认同我们的身份,所以对于歧视有时候我还鄙视他们,呵呵。作为孩子,他们并不能理解歧视,但歧视又是客观存在的,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鼓励他们对于是中国人后裔的骄傲感,首先要了解自己是谁的后人,尊重自己的本源文化,这样才能有根。但是又需要把握一个度,比如教授提到大女儿在竞选学生会主席的时候本来的口号是“我们亚裔这次赢了!”但是他们告诉大女儿这样的口号显示出她思维的局限性,真正的领导力一定是更加包容的,不应该分种族。同时,因为两个女儿学习都非常好,他们经常有意识的告诫他们,作为亚裔比别人学习好也不能骄傲,要能看到别人的好。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引导的平衡下,他们的孩子心态非常好,我想这种价值观也正是她们优秀的基石。我见过很多家长急着让孩子强化自己是美国人的概念,生怕孩子融入不了。和教授夫妇的理念一比,low爆了。

真是再次醍醐灌顶。买单的时候教授夫妇执意要买,跟我和生物哥说你们是小朋友。呵呵,我说好的,下次我们来,一定下次还得交流。如沐春风,回家和生物哥交流了一路,两人又讨论了整整一个下午,直到太阳下山。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都上藤校的父母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