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读后感

凉风习习的天气,适合煮一壶茶,放上轻音乐,捧一本书,安安静静地享受此刻的宁静。

《皮囊》-读后感_第1张图片

午休时间跑来24小时不打烊书店,一口气读完蔡崇达的《皮囊》。关于这本书,已经看到过不少的读后感和书评,每个人的着重点不同,因而在每个人的世界里感受到的温度不同,理解不同。

或许是因为闽南大地和潮汕大地挨得近,有一些共同的习俗和传统,读起来会有一股熟悉的味道。特别是关于《我的神明朋友》这一篇,母亲为了父亲在阴间可以过得更好,特地赶来找“巫”帮忙联系在阴间的父亲,让“父亲”去神庙做“义工”,一个月后父亲期满,母亲也开始安心。对于神明,很多人会觉得是迷信、封建的行为,但纵观自己身边的人,其实更多的是一种信仰,把自己心中的美好寄托在信仰上,也让自己变得心安。在这个物质横溢、变化极速的社会,也许因为心中的信仰而让自己多了一份安定、温暖的感觉,不再害怕,不再彷徨,不再绝望。

闽南小镇上土生土长的阿太,父亲,母亲,张美丽,天才文展,他们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改变和自己内心的不舍与感慨。阿太说“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她的积极乐观心态使人不自觉地受到感染。父亲曾经在自己心目中是魁梧的海员,直到几次手术之后,让自己成为一家之主,开始承担起责任。后来的父亲就像是小孩子一样,让人想要疼惜,想要用自己的储蓄带他去美国看病,让他恢复健康的生活。母亲为了活着的一口气,一定要让这个家的楼层比周围多了一层,一定要摆酒席请客,看似虚荣,但实则是因为不忍心吞下这一口气,而当她拿出准备了许久的老鼠药时,才知道自从父亲病变之后她一个人忍受了多少的痛苦和脆弱。而那些陪伴在成长路上的小伙伴,他们渐行渐远,渐渐模糊了身影,好想跟他们打招呼,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只能一个人在心理,默默想着,默默念着。

一个人的大学,一个人的北京,为了使家庭摆脱困境,为了父母,为了自己心目中的目标,一个人坚持了一年又一年。没有学会抽烟和喝酒,也没有让自己走上极端的情绪发泄方式,只是一个人在房间里不停地走,不停地叹气。胸口的沼气终究未能发酵,最终黏糊成一团世界。而后继续行走在路上。


《皮囊》-读后感_第2张图片

火车伊爱开往叨位。看到最后一章的时候突然眼眶红了。每天上班习惯搭车坐在靠窗的位置看飞驰而过的熟悉的风景,就像每次在火车动车上,看路过的风景的心情,多希望车不要停下来,就这样一直开着开着,而车上的人不会下车,不会离去,还能继续欣赏相同的风景。如同最后一段话:对那些我正在爱着或者曾经爱过的人,我希望你们明白,我多么希望付出全部为你们停留,如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你们刻在我的骨头里,即使时光列车拖着我的肉身一路远行,至少你们的名字和名字牵扯的记忆,被我带走了,这是我对时间能做的唯一反抗。

最近的梦里,总会出现熟悉的人影,就像还在身边不曾离开一样。时光一逝永不回,时光列车终究带走过往,我希望,无论火车开往何方,你们的温暖是我路上的动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皮囊》-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