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的搅团

三原的搅团_第1张图片


秋末冬初,也就到了吃搅团的时节。

搅团是陕甘宁等西北地区的特色吃食,首推陕西为代表。陕西的搅团以关中平原地区为代表,东西两府和陕南陕北并不普及,偶有凉粉之别称。如伤心凉粉,实则是藕粉做出的搅团而已。关中搅团的代表则是泾渭平原上的“白菜心”——三原的搅团。三原的搅团,则以塬上人的搅团最为特色。

当西北风嗖嗖地刮起来的时候,路广人稀,万物凋零,秋收冬藏也接近了尾声,塬上村落,炊烟袅袅。此时渐渐天短夜长,早寒晚凉,各家各户也就到了吃搅团的时候了,因为吃了搅团,浑身暖和。

当年新收的玉米面清香可口,也只有一老碗搅团在这个时候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清丰塬的淳朴和乡村味道。

搅团,人们也把它叫做“哄上坡”,意思是说尽管当时填饱了肚皮,下地干活时,刚干了一会就饿得肠肚咕咕地叫,是不耐饥、不顶用的东西。

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搅团是老百姓的救命之物,功不可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搅团也如其他许多独具特色的食品一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其不同寻常的吃法有它不可替代的位置。尤其是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已经成了地方风味小吃、特色美食。不乏有驱车之徒,不顾车马劳顿,专程一品美名远扬的搅团。

饭店里的农家特色搅团大多已徒有其名,已经没有了原始搅团的大锅搅团、大锅酸汤热气腾腾的场面;也失去了因天气变化而变化的热搅团、凉拌鱼鱼、凉拌搅团的味道了。

搅团,因搭配酸汤餐食,又叫“水围城” 。一把一把地把玉米面均匀地撒入水中,边撒面边搅拌,旺火快搅,小火慢搅,还要搅得十分地均匀,一点疙瘩也不能有。好手艺就是能做到锅底不焦,上下熟透,火候刚好。俗话说:搅团要好,七十二搅。更有甚者说:搅团做的好,三百六十搅。搅团搅团,就在这一个“搅”字上,所以,搅就是关键。一根粗细趁手擀面杖和一口大锅,文火慢烧才能成就一锅特色地道的搅团。

只有能做搅团的人才就能把这颇费功夫的七十二搅轻松应对,个把小时的搅动需要耐心、细心,还要腰力上好,持续不断地根据火候搅动,还要掌握好稀稠,拿捏好软硬才行。所以才有:搅团费腰,鱼鱼费瓢一说。

男人们爱吃搅团,不只是搅团的绵软酸洌,更喜欢静静地欣赏围着锅台七十二搅的腰肢摇曳、动感的女人。女人们爱做搅团,也不仅仅是为了一日三餐,更是手艺的传承和热爱生活、热情奔放的流露。

搅团做的好的人,大多是爱运动,耐力好,长年累月,曼妙身材也就得益于此愈发完美。

搅团做法单一,吃法变化多端。酸辣、油辣、川味、酸菜、乔面、玉米、洋芋等各具品味,加上芹菜、香菜、韭菜、小蒜、豆豉等就会风味迥异,老少咸宜。搅团好做难收拾,盛过搅团的锅碗瓢盆和盛过浆糊一样,总是乱糟糟地让人眼里颇烦。爱干净的人总是边做边收拾,厨房灶具干干净净,吃起来也清爽,就连搅团锅底也是焦黄干嘣脆的,加上调料拌匀汤汁也是一道美味佳肴。

评价一个好媳妇、贤内助,做搅团就是第一关,也是必修课。是不是一个行家里手,只看搅团的吃法变化和搅团的锅底也就能略知一二了。

一个粗瓷大老碗,满满地盛一碗酸汤,星星点点的菜油葱花,白生生地搅团在酸汤里若隐若现,碗里风景也是千般变化。一口劲道爽滑细腻的搅团,搭配上酸爽的汤汁,吸溜吸溜,连吃带喝。既能暖手,也能爽口。饭后的回味也是绵长无穷,饭足汤饱肚儿园的感觉足以超越每一个人的想象。

早晚寒凉吃一碗热乎乎的酸汤搅团,浑身舒坦;午后日暖,圪蹴在墙角背风处,边吃边谝,直吃得敞胸露怀,头上冒汗。舒坦之余,天高云淡,倒也安然。

初冬的搅团,总是让人回味留恋。

这正是:

一锅搅团,气象万千,

三碗面鱼,都不上算,

酸汤凉拌,客随主便,

要想解馋,还得上塬。


三原的搅团_第2张图片


三原的搅团_第3张图片


三原的搅团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原的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