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日语中的授受关系

75. 日语中的授受关系_第1张图片

在表达人与人之间物品的授受关系时,在汉语中,“我给你,你给他,他给我”在动词上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用一个“给”字。但在日语中就比较复杂了,表示授受关系的动词也很发达,「あげる/くれる/もらう」是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动词,统称为“授受关系”。

日语中授受动词发达,是因为它受到严格的人称限制。“我给你一本书”和“你给我一本书”在日语中必须用不同的动词。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三个动词的用法。

あげる

N<赠与者>は/が N<接受者>に N<所赠物品>を あげる

这个句型用于表示说话人或在心理上属于说话人一方的人将物品赠与他人,或者是第三者将物品赠送给第三者,接收方用格助词「に」表示。这个句式是侧重与赠与方的表达方式。例如:

いろいろな男の人がかぐや姫にプレゼントをあげました。(第三者⇒第三者)
各种各样的男人给赫夜姬赠送了礼物。

私はガールフレンドに花をあげました。(说话人⇒第三者)
我给女朋友送了花。

王さん、母の日に何かプレゼントをあげましたか。(听话人⇒第三者)
小王,母亲节你送点什么礼物了吗?

这个句型中,接受者不应该是说话人或在心理上属于说话人一方的人。例如下面两个句子是错误的:

1. 田中さんは私にプレゼントをあげました。×
2. 王さん、田中さんはあなたに何をあげましたか。×

上面第1个句子中,关系是:第三者⇒说话人,这种情况下,是不能使用「あげる」的。而第2个句子中,关系是:第三者⇒听话人,这种情况下,听话人是属于“心理上属于说话人一方的人”,因此也不能使用「あげる」。

另外,当说话人给听话人东西的时候,一般直接使用「はい、これ。」就可以了。
「はい」在这里不表示应答或同意,而是提醒对方接住说话人递过去的东西。在这里「これ」指示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面前的东西,因为要使对方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上面,所以一般后面不加助词,而且还省略了后面的动词「あげます」。这句话在语气上比较轻松,没有郑重其事的感觉,因此不宜对上级或长辈使用。相当于汉语的“那,这个给你”,“给(你这个)”的意思。例如:

はい、これ。明日のチケットです。
给。明天的票。

くれる

N<赠与者>は/が N<接受者>に N<所赠物品>を くれる

这个句型用于表示他人将物品赠与说话人或在心理上属于说话人一方的人,接收方用格助词「に」表示。当接收方为说话人(第一人称)时,表示接收方的「に」格补足语经常省略。这个句式是侧重于接收方的表达方式。例如:

高橋:王さんがくれたぬいぐるみ、大切にしますね。(听话人⇒说话人)
高桥:小王你送的毛绒玩具我会很珍惜的。

お正月に祖母がお年玉をくれました。(第三者⇒说话人)
新年祖母给了我压岁钱。

これは姉がくれた辞書です。(第三者⇒说话人)
这是姐姐给我的辞典。

(对姐姐说)去年お姉ちゃんがくれたノートを今も使っています。(听话人⇒说话人)
去年姐姐给我的笔记本现在还在用着。

当客观描述第三者与第三者之间的授受关系时,只能使用「あげる」。如果使用「くれる」的话,则表示接受者对说话人是亲近的人。例如:

田中さんは妹に花をくれました。(第三者⇒跟说话人亲近的人)
田中给我妹妹送了花。

もらう

N<接受者><索取者>は N<赠与者>に/から N<所赠物品>を もらう

这个句型用于表示从他人那里得到或索要物品。表示接受者或索取者的名词在句子中做主语,多用于助词「は」表示;而表示赠与者或者给予者的名词在句子中作补足语,用格助词「に」或「から」表示。这个句式是侧重于接受者(索取者)的表达方式。例如:

高橋:王さんは何をもらいました?(第三者⇒听话人)
 王:私は携帯のストラップをもらいました。(第三者⇒说话人)
高桥:小王你收到了啥?
 王:我收到了一个手机挂链。

私たちは友達にアメリカのお土産をもらいました。(第三者⇒说话人)
我从朋友那里收到了美国特产。

このケーキ、一つもらってもいいですか。(听话人⇒说话人)
这个蛋糕,可以给我一个吗?

表示第三者和第三者之间的授受关系时,从接受者的角度进行表述时可以使用「もらう」。此时没有接受者必须是自己亲近的人的限制。例如:

クラスメートは先輩から歌舞伎の入場券をもらいました。(第三者⇒第三者)
同学从学长那里得到了歌舞伎的入场券。

最后,用一张图来总结授受关系的方向性。

75. 日语中的授受关系_第2张图片
授受关系的方向性

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里留言,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点一下下面的喜欢。如果大家觉得这个《现学现卖学日语》专题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关注。虽然有没有你们的鼓励我都会坚持写下去,但是看到你们的鼓励,我还是会很开心的哟。

上一篇:74. 日语中几个常见的表示比较的句型
下一篇:76. 「と言う」和「という」

你可能感兴趣的:(75. 日语中的授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