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面-兰州牛肉面回乡记(五)

五、二百年前的无私大爱

陈九如先生是兰州市科协退休的电子工程师,电子专家,1950年出生于兰州,2011年退休,1982年获甘肃省劳动模范荣誉。他曾任甘肃省电子乐器学会会长、兰州电子协会秘书长、兰州大学专利事务所总工程师、兰州市科学技术协会驻深圳联络处法人代表等职务,曾主持研制了“太阳能微电脑时间控制器”、“中国第一代多功能电子琴”、“太阳能微电脑自动灌溉系统”、“日光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等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其中太阳能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等成果被成功应用于中科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研究基地等项目领域,为青藏铁路建设、运营和维护提供了很好的科学试验平台。他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受到甘肃省政府和兰州市政府的好评。

《河南商报》引发的这场牛肉面发源地大讨论,通过各种媒体转载震动了全球华人圈子,引起了极大反响。作为沁园春大酒店与《河南商报》联系的牵线人,《焦作日报》食娱工作室主编、《焦作晚报》副主任陈东明也多次往返于焦作博爱之间,寻访陈家老宅,采访陈家后人,查阅历史资料,拍摄专题图片,写出了《博爱小车牛肉与兰州牛肉拉面的传奇故事》五篇文章,在7、8月份《焦作晚报》食娱栏目连载发表,引起了地方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这场大讨论也让陈九如先生萌发了回老家探亲的念头。父亲陈万通在世时曾经多次嘱咐过: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家乡,有生之年一定要回家看看,际会家乡的山水竹林和亲人。

2014年9月7日,陈九如先生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看望亲人,与未曾谋面的马红丽、陈东明等新闻记者和朋友们会面。沁园春大酒店抓住这个机会,在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配合县文化局筹备了“博爱县兰州拉面历史渊源与饮食文化座谈会”,积极牵线搭桥,让地方领导、焦作市酒店餐饮业协会领导、省市县新闻媒体记者、各界朋友与陈九如先生面对面座谈,向大家全面汇报了挖掘牛肉拉面历史渊源的细节过程。

座谈会上,陈九如先生不仅公布了苏寨陈家牛肉面的家史,而且公布了家传的牛肉面煮肉、调汤的秘方,这是他十三世祖陈维精在清代同治年间留下的一封家书——《维精送子位林孙和声西行手记》,家书既体现了陈维精对儿孙当年远赴兰州依依不舍、盼望早归的心情,而且巧妙地嵌入了二十三种天然植物香料:

众鸟高飞尽,“桂子”独去远。“豆蔻”年华和,身强余“百倍”。春风草“木香”,“当归”怀庆府。新绿欲涌,“丁香”初开,花“香叶”茂,“荜菝”涟漪,百里林“草果”然繁盛“芳香”。路远难行,高“山柰”何?汝等避“草寇”而返苏寨。“车前”着吉服马褂“红袍”,夜宿“八角”楼,晨饮“胡荽”汤。马“良姜”行千里,遍“地黄”花时至,司碧玉书联水席相敬,“月山姜”汤“茴香”豆,烹“肉扣”碗“贵老”忙,横“披垒”灶。在这首诗里,陈维精将小车老汤牛肉面的23种调料全部嵌了进去。 家书或谐音或别名或意思,巧妙嵌入了23种香辛料。其中贵子意为桂子,碧波意为荜拨,山奈意为山柰,良将意为良姜,肉扣意为肉蔻;百倍是牛膝,红袍是花椒,八角是大料,胡荽是芫荽,月山姜即很有名气的清代贡品上庄姜,贵老是陈皮,披垒是胡椒,其余的比较清楚。其中的豆蔻、肉寇、草寇、草果等都起去腥提香的作用。

通过陈先生提供的有关史料,我们仿佛看到了苏寨陈家牛肉面“出走”兰州的一幕幕场景:

嘉庆年间,陈维精风华正茂,赴京攻读太学,与东乡族马六七、皋兰陈士忠等结为同窗好友,马六七是外班生,没有膏银补助,生活比较清苦。陈维精十分同情马六七的境遇,便将家传的用煮牛肉汤下扯面的厨艺教给马六七。马六七学业完成后到甘肃奉职,将牛肉面厨艺带到兰州,成为一道很有名气的坊间美食,引来了当地官员、国学家张澍等人写诗讴歌。到了同治年间,陕西、甘肃等地发生长达十年的“同治之乱”,汉人被戮上千万,后回族被遣散边远地区,战乱平息后牛肉面在兰州几近失传。为了恢复牛肉面厨艺,年事已高的陈维精应好友陈士忠等邀请,派儿子陈位林、孙子陈和声前去规范,并以家书形式记下了牛肉面煮肉调汤的调料,具体用法与配比,则由陈家人代代口传得以延续。

一碗面,承载着太多的无私大爱,在几千里之外的两地和不同民族之间,搭起了一座友谊之桥,经历了风风雨雨的一年又一年......

拉面千丝香,惟独马家爷。

马家大爷牛肉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华第一面-兰州牛肉面回乡记(五))